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房宁:关于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思考
人们对于亚洲以及东亚、东北亚地区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待。特别是东北亚,这一区域聚集中日韩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目前的经济规模在全球GDP中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杨伯江:俄乌冲突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第一,随着事件朝着长期化的方向发展,俄乌冲突产生了越发广泛的外溢效应,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尤其巨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实的、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粮食能源供应、在产业链方面。二是对相关方战略心态、战略心理的影响,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保守、消极、负面。三是这些心态、心理会影响到战略决策,会体现为政策的调整。
阎学通:大国竞争的欹器满覆之危
大国兴衰之所以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永恒的主题,原因是自古以来所有的国际体系主导国都毫无例外地走向了衰败,其后崛起的主导国也不可避免地重复衰落的历史悲剧。早在1100多年前,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依据美国学界的造词习惯,就会把大国衰败的前赴后继现象称为“杜牧陷阱”。
周波:德国朝向错误方向的转折
2022年4月21日,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在主题为“Was erwartet die Welt von Deutschland?(世界对德国有什么期待?)”的评论版发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的评论短文。中国论坛受权首发中英文版,以飨读者。《时代周报》创办于1946年2月21日,是一份覆盖全德国、最广泛阅读的德语周报,约有200万读者。
赵明昊:俄乌冲突激化全球“数字竞争”
以信息通信(ICT)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战、信息战和认知战是俄乌冲突的重要战线之一。这场冲突进一步凸显了数字时代大国博弈的新特征,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数字技术压制正在不断强化。作为全球“数字竞争”的主角,中国需要思考和应对俄乌冲突所带来的衍生性影响,尽早为应对更为激烈的“数字冷战”做好准备。
面对欧亚变局,周边外交更重要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升级、美欧与俄关系的全面破裂、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翻新出台,以及一些国家内部政局的变动,一场二战后空前猛烈的欧亚变局轰然展开。中国作为亚洲国家,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在周边地区,直接承受着这场变局的种种后果,也直接影响着这场变局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安全战略和亚洲外交布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需要做出怎样的响应,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与《世界知识》杂志合作,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请他们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
孙成昊:俄乌冲突重塑拜登对俄政策
俄乌冲突重塑了拜登政府的对俄政策。如何评估这种政策调整?这种调整对欧洲和中国又有什么影响?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樊吉社:正确评估和应对亚太地区形势转变
与过去相比,亚太地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多转变,变得更加分裂而不是更多合作,这些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黄仁伟:中美关系如何建立“护栏”
与过去相比,亚太地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多转变,变得更加分裂而不是更多合作,这些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
傅莹:怀念美好时光——写在中英建交50周年
我是2007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三年间,我走访过英国许多城市和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结交了很多朋友,包括外交部的同行、其他政府部门官员和各行各业的人士。2010年1月底离任时,我在海德饭店的告别招待会上说:虽然人还未离开,就已经开始想念了。
周波:中印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没有根本不同
4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线上会晤,这一度被认为是美国向印度直接施压,以寻求在俄乌问题上印度能站在美国一边。近日,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苏桑特·辛格,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访谈,双方就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对印度的工作访问、中印关系应如何走出加勒万河谷冲突低谷、两国边境实际控制线问题解决、中印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之“同”与“不同”,以及中印在亚太和全球事务的合作等热点畅言。访谈播客已在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网站发布,观网和中国论坛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孙成昊:俄乌冲突将怎样影响欧亚大格局
持续演进的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态发展引发大国力量对比和彼此关系之变,也将深刻塑造相关国家的对外战略。美国在冲突期间表现格外活跃,前不久拜登通过任期内第三次访欧强调美国对欧洲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借助军事援助、经济制裁等手段介入,希望局势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章百家:俄乌冲突为中美关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中,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十分重要,因为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而亚太地区的稳定又离不开中美之间基本正常的关系。但是,当前的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俄乌冲突又为处理中美关系增加了一个新的不确定的棘手因素,这很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的进一步下滑。
董汀:道德外交能否胜任美欧能源供应“去俄化”
2022年3月24日,北约、七国集团和欧盟史无前例地在同一天召开峰会。会后美国总统拜登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能源安全联合工作组,双方旨在通过多样化欧洲天然气供应来源和能源品类,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强欧洲能源安全。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徐步:亚太需要更加紧密的一体化进程
俄乌冲突对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对于地缘政治、能源安全以及很多国家的战略谋划也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希望俄乌冲突尽早结束,因为俄乌两国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如果说双方能够做到不只是停火,而且能够止战、终战,这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中国之所以有这样的主张,是基于以下考虑。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阎学通:乌克兰局势将加剧去全球化
去全球化并不是由这场俄乌冲突而始,但这场军事行动一定会加剧这个趋势。对俄罗斯的制裁、脱钩显然会大大地削弱现在的全球供应链,而且战争还迫使很多国家重新考虑他们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俄罗斯的问题。就我的理解,亚太小国的对冲战略遇到了新困难,有一些国家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这意味着去全球化将会在亚太地区加剧。中美两极格局在本地区正在形成,竞争将会恶化,而不会缓解。
【“风云际会”中的亚太】崔洪建:亚太地区应当成为持续和平发展的榜样
亚太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主要是由于正在出现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亚太正成为世界经济、投资、产业和创新中心。地区GDP总量占全球GDP总和的比例已超过60%,而且还会继续增加,更多的地区国家正成长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全球贸易、投资和产业将继续向亚太聚集。这是过去40多年全球化发展的显著成果。
俄乌冲突下东盟释放何种信号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不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新加坡也追随美国脚步,成为东盟唯一一个加入对俄制裁行列的国家。新加坡此前对其他国家实施的所有制裁都基于联合国决议,从这一点看,这次对俄制裁决定颇为罕见,似乎表明新加坡与美国形成了某种“特殊关系”。
傅莹:中英关系和未来展望
2022年3月13日是中国与英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作为中国第十任驻英国大使,我很高兴借此机会分享对中英关系的回顾和展望。
姚锦祥:伊核谈判的走向与变数
当前,伊核谈判已进入关键时期。伊核协议本就是大国协调和大国博弈的产物,因此大国间的关系调整也将给其带来新的影响和变数。
«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