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
得州与加州的“蝾螈”之战,是纽森和特朗普的2028之争?
2025年8月23日,共和党占据多数的得克萨斯州参议院将最终通过的该州国会众议院选区重划方案正式提交给了同为共和党人的州长格雷格·阿博特(Grege Abbott)。就此,延烧将近三个月的得州选区重划政治闹剧即将在阿博特签字笔落下的一刻告一段落。
樊吉社:战后国际秩序有效性日益迫近历史的“检验时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多极世界加速而来,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刘铁娃,翟 崑,岳圣淞:“和合善治”与“共同家园”:中国与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互动实践 *
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文明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却面临多重危机的复合型挑战。作为最具普遍性和权威性的国际机制化平台,联合国在推进全球治理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薛澜、郑庆华共论人工智能治理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今天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AI技术正在以超过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秩序。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道考题摆在了我们大家面前。我们特别请到了两位行业专家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AI治理的破局之道。
肖茜| 中非人工智能领域合作:概述、挑战与建议
在全球技术革命浪潮重塑国际格局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正加速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国际技术治理话语权。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协调与合作,尤其注重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团结各国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薛澜: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生成的伦理治理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社会各界大范围关注。以下内容为学习时报采访薛澜教授相关记录
鲁传颖:中美数字地缘政治博弈
数字空间是人类创造的虚拟空间,信息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超越了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克服了地理因素对数字地缘环境的影响。由于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和独特性,数字空间独立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深入人心,认为数字空间是超越国家疆界的全球性公域。
薛澜: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治理——挑战、机制与未来路径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前沿科技,更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和全球治理格局的系统性力量。
翟崑: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标识性概念,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秩序构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鲁传颖:网络空间的安全困境、秩序演变与中国方案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其秩序建构与全球稳定息息相关。然而,网络空间在技术层面的缺陷导致安全问题迟迟难以解决,加上传统安全困境在网络空间的映射,形成复杂的网络安全困境,阻碍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的形成,导致阵营化和碎片化的趋势。
肖茜:两份文件凸显中美AI发展理念差异
近日,中美两国接连发布人工智能(AI)政策文件。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以13条具体举措勾勒出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上的系统设计和前瞻思考。美国白宫7月发布名为《赢得AI竞赛:美国AI行动计划》的政策文件,从联邦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出口三个核心层面,力求重塑并强化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达巍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
7月2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在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要什么》。达巍在文章中介绍了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原则立场,分析了中国各界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讨论与观点,并且对乌克兰问题和平前景及中国可能的作用做了论述。
肖茜:为全球南方参与AI发展提供新路径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肖茜出席大会相关活动,并应环球时报“环球圆桌对话”之邀,就AI国际治理等相关话题发表看法。
达巍 | 水到方能渠成:国际秩序重构背景下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提升
在全球秩序转型与全球治理“退潮”的当下,中国作为新兴大国,面临着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中国在全球治理中遭遇的结构性挑战,包括国际秩序转型、国内治理与全球主张的差距、体制差异以及理念落地等问题,并探讨中国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为全球治理贡献独特智慧,提升自身话语权,以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全球事务。
肖茜:AI开源重塑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6月30日,华为与百度宣布开源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消息震动了全球科技界。华为开源了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以及基于昇腾的推理技术。
胡波:美海军放弃优势战略转而寻求拒止?
自二战结束以来,寻求力量的绝对优势就是美军军事战略、特别是海上战略的一大传统,这一点在冷战结束后变得更加不容置喙,尽管美国战略界不断有人提醒美军军力的短板或扩张的极限,建议美国寻求更务实更经济的军事战略,比如拒止战略。
翟崑:作为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先进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引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为世界提供了大量有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
文晶:伊以冲突背后美国的战略考量
一直犹豫不决的特朗普,为何决定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打击?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中东政策的重大变化?特朗普到底信奉什么样的中东政策?《凤凰大参考》特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论坛媒体传播主任文晶解读。
王缉思:国家安全与国家其他目标的关系
国家安全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除安全以外,国家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目标。
阎学通接受专访谈新型国际领导体系
阎学通认为,在逆全球化趋势下,大国竞争策略从全球化背景下追求“绝对收益”的策略,变为限制对手发展以提升自身相对优势的“相对收益”策略。国际秩序正从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转变,也使国际体系的无序性显著加剧。
1
2
3
4
5
6
7
8
9
10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