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3
»
傅莹:智能、人类与大国责任
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在AI治理方面的言论和行动是负责任的。
邹骥:“新三样”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信号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6月20日举行的2023年第二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异军突起,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信号。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与对亚太安全秩序的挑战——基于施动者—结构的分析
优势各异的多元施动者不仅是亚太安全秩序弱稳定性的来源,也是影响地区秩序维系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安刚:在对外传播中加强共情工具运用—基于中国代表出席第59届幕安会经验的思考
提升对外传播效能,需要充分运用共情传播手段,贴合传播对象的心理实际和利益需求,才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的负责任应用体系
建构负责任的数字技术应用治理体系,从技术后撤、法律前置、政策平衡和理念向善等维度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应用与治理,保障数字中国行稳致远。
文晶:沙伊和解的背后逻辑
当地时间6月6日晚,伊朗驻沙特使馆正式重新开放,意味着沙伊双边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宣布双方达成“北京协议”,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并且将在两个月内重开使馆并互派大使。如今,沙伊两国正式兑现协议,将给地区和世界带来深远影响。
姚锦祥:埃尔多安胜选背后挑战重重
6月1日,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正式计票结果,现任总统埃尔多安以52.18%的得票率击败反对联盟领导人克勒奇达尔奥卢,顺利再选连任,未来最多可执政至2029年。埃尔多安在经济与震后复苏的双重压力下稳住政权,并在长期民调落后的情况下成功翻盘,还是令许多观察者颇感意外。
孙成昊:G7广岛峰会对华释放了何种信号?
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公报既折射出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集团正日益精细化对华竞争的策略手段,也体现出部分理性思维在对华竞争中的短暂回归。“短期缓和、长期竞争”可能是下一阶段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走向。
李晨: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评析
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以来,美国及其部分盟友对乌克兰实施了军事援助。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援助不断升级,从单兵和小分队使用的反坦克导弹等装备,升级到重型火炮、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地面主战装备和防空导弹系统。美国在军事援助中发挥了政治、地理、同盟、技术、后勤保障以及乌克兰战备方面等优势,但也受到战略目标、美军自身战备需求和国防工业产能以及乌克兰消化和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军事援助虽然对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产生了战略影响,也塑造了不同阶段的战场态势,但难以使乌克兰实现“北约化”,也难以使其形成军事优势和掌握战略主动权。美国及其盟友伙伴也从对乌军援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应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变化,但对乌军援模式难以在亚太地区复制。
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与澳大利亚作为中美第三方的战略选择
理解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总结中美互动中第三方国家的行为逻辑,为更好地稳定地区局势和推进周边外交提供思路。
章百家:未来世界将会趋于多极化
中国发展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比我们原以为的大得多,而中国的发展也深刻地塑造了新一轮全球化。他强调,未来世界会趋于多极化,我们期望看到的是比较均衡的多极化,在这个过程里,中国和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作用会不断提升。
翟崑:在自立自强中推进对外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赵明昊︱所谓共同警长:日本与美国在印太的“小多边”
近年来,为推进所谓对华战略竞争,美国越发注重“拉帮结伙”,力图构建具有议题导向特征的多边阵营,打造更为灵活、相互嵌套的盟伴体系。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加紧拼凑、充实各类“小多边”(minilateral)机制,如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以及美日澳、美日韩等三边协作。
赵明昊:台湾问题的风险性仍在上升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给中美恢复外交和安全等领域的高层互动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果美国不能全面、深入审视台湾问题的高风险性,设立再多拜登政府所说的“护栏”也不足以避免中美刀兵相见。
翟崑 | 韧性迭代:疫情期间美国对东南亚青年公共外交
疫情期间,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化,东南亚成为美国外交的战略重心和中美博弈的重要场域。
姚锦祥:和平新风吹向中东大地
据新华社4月19日报道,海湾地区多名官员说,2017年遭周边阿拉伯国家集体“断交”的卡塔尔正与断交国之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着手恢复外交关系,两国有望在数周内正式复交。
文晶 | 美国在中东的民主改造:失败的霸权建构
21世纪伊始,美国提出“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目的在于在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输出西方民主思想,塑造一个政治和经济体制完全西方化的大中东。
大美之道:从全球文明倡议看中国的全球倡议体系
美美与共,是为大美。
吴士存:我在马尼拉感受中菲关系之“变”
近日,我赴马尼拉参加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菲马尼拉论坛。
翟崑:全球公域国际战略的突破创新
极地、深海、网络和外层空间同属于全球公域,是各种国际力量竞争与合作的新领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