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乌克兰国立基辅-莫吉拉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德米特里·叶菲列莫夫(Dmytro Yefremov)来访,与CISS专家达巍、周波、宋博、王从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康杰,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思羽,清华大学地区与国际研究院欧亚中心助理研究员石靖等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趋势”主题展开对话。
2024年12月26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和清华大学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冲突中的人道力量:国际红十字与国际人道法的使命”主题交流活动,由清华大学学生战略研究协会(SAISS)组织承办。CISS邀请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史德林(Balthasar Staehelin)先生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马尔瓦·莎巴尔(Marwa Shabbar)女士为同学们就人道主义与国际法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活动开始前,CISS副主任肖茜会见了史德林一行,双方围绕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人工智能武器化的风险和应对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2024年12月13日至14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办2024年终形势务虚会。本次会议以“迎接挑战,实现超越”为主题,邀请中心学术委员、特约专家及中心研究团队共30余位专家参加研讨。
2020年前后,南海局势开启了新一轮动荡,摩擦事件不断,但总体维系和平稳定。2023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多点全面挑衅中国,中菲矛盾加剧,引发了世界对南海局势的再次高度关注,尽管实际形势远非媒体和大众想象得那般紧张。在美国加大介入和“南海仲裁案”裁决等负面因素影响之下,其他声索国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和其他议题中,也显著提高了要价,越南的岛礁建设和马来西亚的单边油气开发活动正愈演愈烈。2025年,上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南海有关争议及地缘政治博弈继续是亚太地区主要安全议题中的热门话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域内外国家加快在南海进行战略布局:其他声索国以固化既得利益为导向的单边行动接二连三,美日等域外国家加紧扩大军事存在和构建旨在遏制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多边安全机制,中国和东盟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面临挑战、遭遇阻力,南海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但是,中国南海维权决心坚定不移,能力不
2024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应约在《中国日报》撰文,对近日发布的《里根国防调查报告》 结果进行分析。文章指出,2018年美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并反复强调“生存性威胁”,导致美国民众对华认知存在严重偏见。此民调涉华问题的设定也对受问民众产生误导。文章强调, 中美两国未来和平共处,亟需双方重建互信,期待美国新政府对华采取务实态度,取消人文交流的障碍,采取措施缩
为推进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领域的相关研究,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组织研究团队定期跟踪最新国际研究动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应用对国际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并针对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国际动态、智库报告、学术论文等资料进行分析。本文是CISS推出的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研究动态第12期,主要聚焦法国即将举办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分析。
12月3日,美国科技政策新闻(Tech Policy Process)网站刊登拜罗伊特大学博士研究员安东·莱克特(Anton Leicht)的文章《早期人工智能政策的终结》。文章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政策在尝试制定安全规范时过于激进,导致政策成果有限、政治阻力加剧以及长期战略劣势。
The CISS Podcast features conversations with experts from CISS Tsinghua, a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analyz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issues based in Beijing. In the CISS Podcast, scholars and experts will address their thinking on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will also present China Forum series conducting one-on-one discussions with top-level officials, diplomats, well-known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media expert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