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美国研究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美新政府百日:裂痕的表与里
几个月来,美国政府好像长在了网络“热搜”上,领土扩张论”“对等关税”“信号门”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种争议性举动引发全球范围的震动。朝令夕改、混乱纠结成了人们对当前特朗普政府的普遍印象。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机理,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接受《环球》专访,对此进行了深度解析。
赵明昊: 特朗普的执政取向及其影响
2025年1月特朗普开启总统第二任期以来,在内政、外交领域推出诸多变革性举措,其“破字当头”的做法引起很大争议。特朗普再次执政体现了保守民粹主义在美国日益主流化的趋势,其本人具有革命性特征的执政取向,不仅促使美国的内外政策出现深刻转型,也对未来一个时期的中美博弈具有重要影响。
朱锋:“特朗普关税”是开倒车,美国定会反对美国
4月15日,美国白宫披露了一份实事清单(Fact Sheet),清单提及“中国对美出口商品最高可被征收245%的关税”,国际舆论倾向于认为这是美国继续“对华加码”的迹象。在次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只是淡淡回应道:“具体的税率数字,你可以问问美方。”很显然,对美国单方面操弄的数字游戏,中方秉持了一种“不值一驳”的鲜明态度。5天前,中方明确表态: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国内政外交前景——王缉思教授专访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第二任期内外政策议程与美国未来前景的热议。2025年初,《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对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缉思教授进行了专访,王教授就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的内政外交、社会变化、中美关系等相关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美国政治极化与选举暴力相伴相生
美国国家与社会结构性矛盾导致政治极化愈演愈烈,由此产生的选举暴力是对美式民主的严峻挑战,甚至让美国民主政治陷入恶性循环。美国民主制度在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方面愈发困难和低效,其对外推广自身民主模式的举动更面临合法性危机。
余翔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用儿戏般的计算公式给全球贸易体系“埋雷”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引发国际社会哗然。加征“对等关税”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对等关税计算公式”。然而,这一计算方法在理论依据、数据应用和政策执行层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其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依据。
赵明昊 | 硅谷与五角大楼的“联姻”:“技术鹰派”如何重塑美国对华战略
近年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愈演愈烈,科技领域的博弈随之升温,科技政策“安全化”日益凸显。美国国家安全部门与科技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陈琪 | 书评:从《乡下人的悲歌》到白宫权力角逐的变调
自2025年1月20日就任美国副总统以来,J.D.万斯频频活跃于国际舞台,其言行风格引发全球瞩目。从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对欧洲盟友火药味十足的批评,到对白宫争执事件中特朗普与泽连斯基激烈交锋的助攻,万斯的保守主义立场和外交上的对抗性姿态显露无遗。
从南非到硅谷,他们正推动美国外交政策潜移默化?
自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以来,华盛顿就一直在针对比勒陀利亚,先是特朗普抨击南非国内土地改革政策,后又宣布终止对南非的援助,再就是鲁比奥拒绝出席在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从而放弃了作为国务卿在国际舞台上的首秀机会,如今则直接升级到了在外交关系上的“准降级”地步。
赵明昊: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存在信息赤字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李京泽)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赵明昊21日在第七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上表示,美国在芬太尼问题上存在信息赤字,对中美关系带来不利影响。
翟崑:东盟国家如何应对“特朗普2.0时代”的挑战:手段与策略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宜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拉开“特朗普2.0时代"的大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东南亚在特朗普地缘政治视野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次于俄罗斯、欧洲和中东,但该地区面临“特朗普2.0时代”的挑战也是立竿见影、全面深刻的。
特朗普上任43天:竞选感的演讲,“冰火两重天”的党争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4日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其全面的国内外政策计划。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开启第二总统任期后,首次向美议员发表正式讲话。
翟崑:特朗普2.0冲击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发展前景
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是指东盟组织及其成员为寻求自身和地区的安全与发展,总体上对周围大国实施多面交好、不偏不倚的外交战略。在长期复杂演进的国际格局中,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日趋成熟,对维护东盟国家自身利益、东盟共同体建设以及东亚和亚太区域的合作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征关税无法解决美贸易失衡
1月20日,特朗普上任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在他之前的竞选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他宣称一旦当选,就会广泛地使用关税武器,以改变美国在贸易当中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本文进一步研究美国的行为,具体内容如下。
赵明昊|革命在风中飘荡:特朗普开启“新里根周期”?
特朗普宣誓就职后即发布数十份行政令、备忘录和公告,以颇为凌厉的作风开启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在就职演说中,他宣称将推动美国进入新的“黄金时代”,“结束美国的衰落”,其所展现的自信甚而是骄横,俨然是“帝王般总统”。
TikTok正成为特朗普2.0首次大考
2025年1月1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非常快的速度达成意见一致的终审裁决,支持所谓《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威胁法》(即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的法律)符合美国联邦宪法。换言之,该法律在宪法意义上被裁定不存在问题而应予执行。相应地,TikTok 针对该法律的司法抗争就此落下帷幕。未来,TikTok在美国的去留将由政治与商业的博弈结果决定,而特朗普2.0被认为将成为最大变数。反过来说,如何解决备受关注的TikTok争议,正在成为特朗普2.0在尚未就位之前就开始要面对的首次大考。
樊吉社:拜拜,拜登!再见,特朗普!
与四年前动荡无比、抓马频出的权力交接相比,2025年1月20日的过渡如德芙巧克力般“丝滑”,异乎寻常的顺畅。 两位主角没有变化,场景何以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当然是权力的“交者”和“接者”易位:特朗普输掉了2020年的连任竞选,不准备认账,不想离开,后续的种种插曲算是大选的续篇;民主党未能赢得2024年的总统大选,心有不甘,但按照游戏规则配合权力交接。
赵明昊:保守民粹主义崛起:特朗普冲击与中美长期战略博弈
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利标志着保守民粹主义的主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政策议程及其更加忠诚于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将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深刻变革,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外溢性影响。特朗普试图开启的'新里根周期”,既可能令美国缓解沉疴痼疾、焕然一新,也或使美国陷入更为深重的对立和危机。
特朗普及其第二任期涉外团队的对华倾向与政策影响
唐纳德·特朗普赢得 2024 年美国大选并再次当选总统,其回归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可能影响备受关注。特朗普个人及其充斥着对华鹰派的涉外团队在总体上将延续对华战略竞争,但在经贸、科技、军事安全、台湾问题、所谓人权与价值观、应对气候变化和毒品问题等诸多议题上的对华倾向又展现出微妙差异。特朗普个人更强调将中国定位为“竞争者”,偏好关注经贸议题,强调通过关税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目标,基本属于“交易派”或“选择性鹰派”。其涉外团队则强调将中国视为“敌人”,全方位、多议题围堵、遏制中国,追求实现对中国的“速胜”,基本属于鼓吹“新冷战”的“超级鹰派”。这些差异可能与他们的个人背景、从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将在特朗普打造的“助手团队”决策生态中发挥作用,未来可能出现其他涉华工具性议题辅助作为主线的经贸议题的明确情形,也可能出现这些工具性议题“喧宾夺主”导致中美在经贸议题上失去互动空间的复杂消极情形。
安刚:海湖庄园的客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基于主权原则、制度规则和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在进入第80个年头之际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