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美国研究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
赵明昊: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新意与困境
在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美俄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此举力图彰显白宫对外交政策的总体把控能力,以及美国回归印太地区的决心。这份报告宣称,200多年的历史表明美国是一个“印太力量”,美国将坚定地将自己锚定在印太地区。
孙成昊 刘宇宁:执政一年,拜登啥“政绩”
拜登执政以来,希望清除“特朗普遗产”,在美国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然而,一年多过去,拜登支持率屡创新低。一年来拜登的“政绩”为何提升不了支持率?
刁大明:美国又到中期选举年
2020年,我们民主党空前团结,赢得了大选。现在,面对2022年,我想告诉共和党的朋友们
执政一年记:“顾家”的拜登和华盛顿“牢笼”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面对着美国过去一年的白云苍狗,我曾经写过一篇专门评估特朗普首年执政的论文,旨在借此搭建起评价新总统的某个框架,供其他人参考。几天之前,有朋友问我,是否要再评估一下拜登的首年。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必了吧。他毕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建制派,很多表现也大概是平均水平,不能每个总统都写吧。但在转念之间,我却突然意识到,这位超级建制派的拜登其实也有很“不一样”的表现。如果说特朗普的“不一样”来自于其个人的话,那么拜登的“不一样”可能正在更多地反映出其所处环境的深刻改变。
王缉思:身份政治,美国民主危机的重要根源
尽管中美关系摩擦不断,但与2018-2020年的急剧下滑相比,2021年的中美关系相对平和。
孙成昊:拜登想借巧实力拉欧盟“制华” 欧盟会买账吗?
2021年,美国进入了“拜登时刻”,内政外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大国竞争”路线,将中国视为美国“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测试”。同时,拜登政府加快调整同盟政策,加强重塑包括欧洲在内的盟友关系。展望未来,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欧洲又将作何选择?
透视美国气候外交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后,实施了与特朗普时期有所区别的外交政策。其中,气候外交成为“拜登主义”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明昊:“民主峰会”让世界审视美国
拜登政府即将举办的“民主峰会”,将让美国进一步接受国际社会的全面审视。美国试图借助“民主峰会”树立自己的道义权威,为实现拜登所提出的“重新领导世界”奠定基础。然而,美国自身政治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以及美国在阿富汗等国“输出民主”的不佳表现,将会因为“民主峰会”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白宫或正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之中。
孙成昊:“民主峰会”揭露了美国的虚伪与焦躁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后,力图重新激活传统的价值观外交,并将其作为重塑同盟及伙伴关系、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的外交工具之一,近期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峰会”就是典型案例。然而,看似热闹的峰会却折射出美国自身的民主衰败以及急于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灯塔之国”的虚伪与焦躁。
变成“蝾螈”的选区与扭曲的美国“民主”
2018年12月15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一如往常地在推特上发布消息,宣布内政部长瑞安·津凯(Ryan Zinke)将在年内离任。此时,这名首位来自蒙大拿州的内阁部长已是焦头烂额,在媒体推波助澜下,司法部门已经开始对其动用内政部权力插手蒙大拿州开发项目等以权谋私情况展开调查。
孙成昊 王静姝:美国“印太战略”有一个天然缺陷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15日开启亚洲之行,首站访问日本,随后将在16日至18日先后到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根据美商务部事先释放的信息,雷蒙多此行侧重点是东南亚地区,重点将探讨供应链、数字经济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也是对美国总统拜登10月在东亚峰会上倡议建立“印太地区”经济框架的具体推进。
拜登首次“大考”,特朗普却“躺赢”了?
“弗吉尼亚振作起来,展现出你们当年对巴拉克(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我的支持!展现出你们对我和卡马拉(即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支持!展现出对像特里·麦考利夫这样的经得起考验的领袖的支持!”2021年10月27日,即将启程访问欧洲的美国总统拜登特别安排时间给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为民主党州长竞选动员造势。
达巍 黄婷:拜登政府执政后的美国对外政策:继承与转向
近20年来,每当美国总统“换党”,美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发生显著变化。2001年小布什政府执政后,其外交政策相比克林顿执政时期有重大调整,小布什政府的政策可以归纳为“逢克必反”(Anything But Clinton,ABC)。此后,奥巴马以及特朗普就任后,美国的对外政策都曾发生过类似程度的大幅转向。在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曾猛烈抨击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给人一种一旦拜登当选,将会大幅调整美国内外政策的预期。
宋效军 余翔: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对市场影响大吗?
9月21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采取紧急行动,众议院以220比211票通过把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暂停到2022年12月的提案。 随后该法案将被送交参议院审议,预计将遭到共和党参议员的阻挠。如果本月底前国会没有通过新的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法案,联邦政府将陷入停摆。
孙成昊:美国甩锅推责那些招
近期,美方在国际上起劲捣鼓所谓的新冠病毒第二阶段溯源计划,拜登政府指示情报机构针对新冠病毒拿出“溯源报告”,并不断炮制新冠病毒源自中国的报告。这是美国政府甩锅推责的惯用手法。
赵可金:美国“实力外交观”为何破产了
美军仓皇撤退和阿富汗一夜之间变天带给国际社会巨大冲击。号称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阿富汗遭遇大溃败也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美方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外交观破产了。
反思“9·11”后的20年:美国的问题出在哪?
反思“9·11”后的20年:美国的问题出在哪?
赵可金 | “9·11”事件20周年:恐怖主义与美国力量的悖论
2021年,是“9·11”事件20周年;自2001年发兵阿富汗开始,美国全力投入反恐至今也已走过了20年历程。而就在前不久,美国在阿富汗重演了46年前的“西贡时刻”,让全世界见证了美国在阿富汗不那么光彩的落幕。 从“9·11”事件到“喀布尔时刻”,从武装到牙齿的睥睨于世到卷铺盖走人的仓皇撤退,美国反恐20年,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样一个带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课题。
刁大明:“后9·11时代”,美国不断积蓄的内伤加剧
“9·11事件”之后的20年,被认为是彻底改变美国乃至世界的20年。对美国而言,最为显性的变化当然来自于这个国家的对外行为,从2001年的阿富汗到2003年的伊拉克,才有了现如今美国总统拜登不惜自己民调沉没也要下决心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如果战略失焦的影响是外伤,“9·11事件”也在加剧着美国自身国家发展中不断积蓄的内伤。
刁大明:拜登执政“蜜月期”结束了
6月24日,即将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推动新冠疫苗接种的美国总统拜登临时在白宫召开记者会,向外界介绍“美国就业计划”立法最新进展。令人诧异的是拜登的肢体语言:他多次俯下身、瞪大眼,用极其低沉甚至怪异的语调回答提问。对此,拜登解释说因为直升机正在外头等他,因此有噪音,使他不得不费力地与记者对话。拜登的举动给他带来两极化的评价:民主党人表现出“欣赏”甚至“享受”的态度,共和党则给他贴上“恐怖乔”的标签,再次质疑其健康状况。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