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美国研究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刁大明:从佩洛西“窜台”未果看美国国会在涉华事务中角色嬗变
今年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大概率将丧失对国会的控制权,由共和党主导的新一届国会或将彻底失去约束和制衡,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更大的破坏,这更加凸显了我们关注、研究进而影响美国国会政治的紧迫性。
薛静 陈琪:美“印太战略”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
美国的所作所为将矛头直指中国,其“印太战略”的核心是要围堵遏制中国
孙成昊:拜登亚洲行折射美国印太战略新步调
5月是“印太战略月”,在俄乌危机升级为冲突的新背景下,美国的印太战略亦呈现新步调。
“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同盟搞不起来
美国执意推行逆全球化潮流的“倡议”,打造“脱钩”“断链”的小圈子,无益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稳定。
美国内政外交演变的表现与动因——王缉思教授专访
近年来,美国自身及其对外政策的演变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关注。2021年岁末,《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对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王缉思教授进行了专访,王教授就美国的国际地位、内政外交和中美关系等相关议题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本刊将此次专访的相关内容整理成文,经王缉思教授审阅后刊出,以飨读者。
胡波:美国正在把南太过度战略化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任命前朝鲜问题特使尹汝尚出任与三个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帕劳谈判的特使,以延续《自由联合协定》。此举被认为是拜登政府致力于强化与太平洋岛国关系以遏制所谓“中国扩张”的重要举措。
李晨:拜登政府正式出台“印太战略”
2月11日,拜登政府正式发布“印太战略”文件。这一版的“印太战略”明确了五大目标,包括:促进“印太”地区在政治、海空域和新技术领域的“自由开放”;基于美国的盟友伙伴关系,加强“印太”各国之间及同域外国家之间的联系;以“印太经济框架”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等驱动“印太”经济繁荣;以“一体化威慑”、军事技术创新、安全合作等方式强化“印太”安全;应对新冠疫情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增强地区韧性。
民主党的隐忧:大法官提名与"Blexit"
2022年2月2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提名联邦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凯坦吉·布朗·杰克逊(Ketanji Brown Jackson)出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从而补充因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辞职而出现的空缺。现年51岁的杰克逊如果顺利获得批准就位的话,就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赵明昊: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新意与困境
在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美俄关系高度紧张的背景下,拜登政府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此举力图彰显白宫对外交政策的总体把控能力,以及美国回归印太地区的决心。这份报告宣称,200多年的历史表明美国是一个“印太力量”,美国将坚定地将自己锚定在印太地区。
孙成昊 刘宇宁:执政一年,拜登啥“政绩”
拜登执政以来,希望清除“特朗普遗产”,在美国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然而,一年多过去,拜登支持率屡创新低。一年来拜登的“政绩”为何提升不了支持率?
刁大明:美国又到中期选举年
2020年,我们民主党空前团结,赢得了大选。现在,面对2022年,我想告诉共和党的朋友们
执政一年记:“顾家”的拜登和华盛顿“牢笼”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面对着美国过去一年的白云苍狗,我曾经写过一篇专门评估特朗普首年执政的论文,旨在借此搭建起评价新总统的某个框架,供其他人参考。几天之前,有朋友问我,是否要再评估一下拜登的首年。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必了吧。他毕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建制派,很多表现也大概是平均水平,不能每个总统都写吧。但在转念之间,我却突然意识到,这位超级建制派的拜登其实也有很“不一样”的表现。如果说特朗普的“不一样”来自于其个人的话,那么拜登的“不一样”可能正在更多地反映出其所处环境的深刻改变。
王缉思:身份政治,美国民主危机的重要根源
尽管中美关系摩擦不断,但与2018-2020年的急剧下滑相比,2021年的中美关系相对平和。
孙成昊:拜登想借巧实力拉欧盟“制华” 欧盟会买账吗?
2021年,美国进入了“拜登时刻”,内政外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对华政策上,拜登政府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大国竞争”路线,将中国视为美国“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测试”。同时,拜登政府加快调整同盟政策,加强重塑包括欧洲在内的盟友关系。展望未来,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欧洲又将作何选择?
透视美国气候外交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后,实施了与特朗普时期有所区别的外交政策。其中,气候外交成为“拜登主义”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明昊:“民主峰会”让世界审视美国
拜登政府即将举办的“民主峰会”,将让美国进一步接受国际社会的全面审视。美国试图借助“民主峰会”树立自己的道义权威,为实现拜登所提出的“重新领导世界”奠定基础。然而,美国自身政治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以及美国在阿富汗等国“输出民主”的不佳表现,将会因为“民主峰会”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白宫或正陷入“作茧自缚”的困境之中。
孙成昊:“民主峰会”揭露了美国的虚伪与焦躁
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后,力图重新激活传统的价值观外交,并将其作为重塑同盟及伙伴关系、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的外交工具之一,近期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峰会”就是典型案例。然而,看似热闹的峰会却折射出美国自身的民主衰败以及急于向世人证明自己是“灯塔之国”的虚伪与焦躁。
变成“蝾螈”的选区与扭曲的美国“民主”
2018年12月15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一如往常地在推特上发布消息,宣布内政部长瑞安·津凯(Ryan Zinke)将在年内离任。此时,这名首位来自蒙大拿州的内阁部长已是焦头烂额,在媒体推波助澜下,司法部门已经开始对其动用内政部权力插手蒙大拿州开发项目等以权谋私情况展开调查。
孙成昊 王静姝:美国“印太战略”有一个天然缺陷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15日开启亚洲之行,首站访问日本,随后将在16日至18日先后到访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根据美商务部事先释放的信息,雷蒙多此行侧重点是东南亚地区,重点将探讨供应链、数字经济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也是对美国总统拜登10月在东亚峰会上倡议建立“印太地区”经济框架的具体推进。
拜登首次“大考”,特朗普却“躺赢”了?
“弗吉尼亚振作起来,展现出你们当年对巴拉克(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我的支持!展现出你们对我和卡马拉(即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支持!展现出对像特里·麦考利夫这样的经得起考验的领袖的支持!”2021年10月27日,即将启程访问欧洲的美国总统拜登特别安排时间给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为民主党州长竞选动员造势。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