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世界主要大国生物安全战略研究——英国篇
2018年7月30日,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卫生和社会福利部以及内政部联合发布《英国生物安全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文件”)。文件认为,重大疾病暴发会威胁生命安全,造成公共服务和经济的中断,无论是自然发生的疫情,如大流行性流感或新出现的传染病等,还是由于科学或工业设施的意外泄漏或蓄意的生物攻击而导致的疾病,都是任何社会面临的最高风险之一。流行病的威胁不受国际边界的限制,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一个国家出现的疾病可能很快成为全球威胁,破坏本已脆弱的地区稳定。
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何去何从
2020年4月16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行战略与安全周末论坛第10期——“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产业链安全与稳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和学术委员陈小工、姚云竹共同主持,中心学术委员、研究员以及特邀嘉宾20余人与会并发言。研讨会就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已经和即将产生的影响、中国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赵明昊:美国在阿富汗的“国家建设”缘何失败
阿富汗是美国在“全球反恐战争”背景下实施“国家建设”的主要对象。基于考察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可以认为美国在阿富汗展开的“国家建设”缺乏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连贯明确的战略,很多政策相互矛盾,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在政策执行和机构协调等方面问题重重。美国在阿富汗的安全重建受到“反恐”和“反叛乱”军事行动的主导,削弱了阿富汗社会和普通民众的安全感,重建援助的“军事化”问题突出。在政治重建方面,美国不顾北方联盟和部分国家的反对,在阿富汗推行总统制,这一选择与阿富汗政治传统和文化不相适应。美国绕开阿富汗中央政府进行援助导致出现“平行政府”,破坏了中央政府权威。在经济重建方面出现“双重寄生体制”,对农业和乡村地区的发展支持严重不足,难以有效应对毒品经济问题。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高估了中亚国家与阿富汗的一体性,也缺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根本而言,美国在阿富汗的“国家建设”缺乏道义基础,难以获得阿富汗民众的支持,与阿富汗政府倡导的“阿人所有、阿人主导”的和解进程存在诸多冲突,彰显了美国权力的傲慢及其“自由主义霸权”战略的深刻困境。
世界主要大国生物安全战略研究——日本篇
日本在生物安全领域立法主要采取以专门立法为主,其他行政规章制度为辅的立法模式,以此对生物安全进行规范。在生物安全战略的议程上,日本政府十分注重生物安全的民生项目和两用技术研究,创立了多个执行部门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日本政府也越来越注重战略安全领域的生物安全规划。
世界主要大国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俄罗斯篇
由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生物安全的影响,俄罗斯在生物安全战略制定方面特别重视生物安全风险的监测与生物恐怖袭击的防范,包括组建地区性跨部门机构对生物病原体进行实验诊断与鉴别,强调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和诊断测试系统,重点防御生物恐怖主义。
世界主要大国生物安全战略研究——美国篇
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已成为今年最主要的国际事件,也对几乎所有国家的生物安全治理机制造成严重冲击。当下,国际生物安全形势总体上处于从相对温和向相对严峻转变的过渡期,安全的总体战略态势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威胁的范围无边界且全球化,威胁的来源多样化,威胁的持续时间更长等。
陈琪:全球新冠疫情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判断,是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对外部环境趋势变化的深刻认识。
美苏合作根除天花的启示
天花病毒是历史上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病毒之一。天花传染性较强,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死亡率可以达到25%以上,而在某些地区甚至可以达到90%。人一经感染上天花病毒,就难以治愈。曾经肆虐的天花疫情导致人类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人口消减,被史学家称为与枪炮比肩的种族屠杀武器。
疫情下的中东形势变迁
截至目前,所有中东国家均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三国突破万例,已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中东形势长期动荡不安,这次疫情一方面弱化了地缘对抗态势,为长期以来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窗口;另一方面制造了一些新的矛盾与对立,特别是为恐怖组织提供了生存空间。中东整体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王缉思:当代世界的身份政治和“文明冲突”
只有理解“身份政治”(或称“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才能真正把握当代世界政治的真谛。相同的身份,如阶级、国家、种族、民族、宗教等等,是把人们组织、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力量。
卞永祖:外贸受阻、投资受制 后疫情时代怎么办?
日前北大科技园公司的16亿元债券违约,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抛开北大系公司的是是非非,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信息可能更值得深思。这个事件是否说明传统的投资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达巍:面对全球危机,合作是唯一选项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至今,不仅是自1918年“大流感”之后,百年来人类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也不仅仅是冷战结束后继“9·11”事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次重大国际安全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危机”。
陈小工:新冠疫情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此次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目前看,要彻底战胜它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它对全球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疫情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同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国际政治的发展进行预测。近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采访了12位政治学领域的“全球顶尖思想家”,请他们对世界秩序何去何从作出判断。除这些专家外,还有不少国内外的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专家发表对世界发展趋势的看法,有一些看法的历史跨度还非常大。
王振民:大灾之中的省思——历史和现实中的瘟疫,以及我们怎么办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及其带来的焦虑情绪在世界多国蔓延,其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未来一段时间,我们或将面临同疫情打“持久战”的“新常态”。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我们哪些方面的思考?我们又该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常态”?
傅莹: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加敏锐、更加充分地把握时代变化赋予的机会和条件,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既有助于增强我们自身话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舆论更为真实、均衡地反映世界发展趋向。 一个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一个矢志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不愁没有好的国际口碑。
傅莹: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提升话语权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加敏锐、更加充分地把握时代变化赋予的机会和条件,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既有助于增强我们自身话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舆论更为真实、均衡地反映世界发展趋向。 一个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一个矢志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不愁没有好的国际口碑。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得与失
2020年3月29日,饱受战乱的中东国家叙利亚报告出现首个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截至3月31日,叙累计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已达到10例。叙政府已就阻断病毒传播采取全国封锁、宵禁等措施,但由于连年战火,国内多数医院被毁,医疗能力脆弱,人们十分担忧叙爆发严重疫情,在危机中再添危机。
印度全力抗疫意义重大
2020年3月24日,莫迪总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从当晚12时起全国实行21天封锁措施,要求民众严格遵守规定,认真居家隔离,并强调如果印度不能用好这21天,整个国家和个人家庭将倒退21年。莫迪同时宣布将拨付1500亿卢比(合150亿元人民币)用于加强检测及购买医护设备。
李晨:疫情如何影响大国竞争战略规划
新冠疫情的影响反映出大国战略竞争态势的固化。疫情所带来的共同挑战未能推动大国关系改善和新一轮大国合作。
樊吉社:疫情全球扩散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扩散,疫情将对所有国家产生重要影响,无论该国或地区是否已出现确诊感染病例。疫情从微观上冲击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宏观上冲击国家间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乃至加速推动“逆全球化”的趋势。对这些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应对。
«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