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乐玉成:牢牢把握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美建交40多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近来美国一些政客倒行逆施、挑起争端,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干涉中国内政,蓄意全盘否定中美关系历史,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打压遏制,百般阻挠中美各领域的交往,竭力破坏中美合作大局。中美关系正面临建交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局面。
黄仁伟:美国为什么拒绝与中国合作抗疫?
2020年8月31日,中联部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多国学者、政要围绕“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交流。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会议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赵明昊:美国攻防并举,加码“技术竞争”
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晚,特朗普在白宫发表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讲,表示若连任他要让美国在5G等技术领域赢得优势地位,并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这些有关科技创新的目标在近日公布的特朗普第二任期政纲中也可以看到。
胡波:如何看当前中美在西太海上的军事摩擦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美关系持续下行,加之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国内外不断传出类似“美国要轰炸甚至占领中国南海岛礁”的所谓内部消息,中美双方的前沿兵力也都在强化存在和威慑,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纷纷担心,继贸易战和科技战后,“中美会不会爆发军事冲突”?
安刚:沟通的力量
斯考克罗夫特作为当代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之所以被铭记史册,为中国学界熟知和尊敬,不仅是因为他在实务操作中体现的战略思维,更是因为他曾在最危险时刻参与推动了中美之间的艰难对话。2020年8月7日,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去世。消息传到中国,给弥漫在战略界的忧虑和伤感氛围增添了一丝凝重。
张沱生:中美应如何避免爆发新冷战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不仅未能使中美关系有所缓和,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关系的恶化。最近,随着美国大选日益临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接连发表反华讲话(包括涉南海问题声明、在尼克松图书馆的演讲以及在参院外委会听证会上的发言等),大有要把中美关系一举推进冷战深渊之势。
陈琪 薛静:不当美国主导经济体系附庸,中国将跻身未来三大区域经济中心
随着两国关系基石的不断变化,中美关系在过去的50年中起起伏伏,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疑虑与希望彼此冲突。自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新纪元开始,中美关系在此后的约20年当中处于较为紧密的合作状态,甚至可称之为“类同盟关系”。
赵明昊:如何面对一个“裂痕美国”
近期,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在一系列问题上难以达成妥协,白宫最终选择以“总统行政令”方式行事,这是选战白热化背景下美国政治僵局更趋深化的又一体现。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所言,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的DC已经成为“失能首都”(Dysfunctional Capital)的首字母缩略词。
达巍:告别“接触”,美国对华战略走向何方
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的尼克松图书馆发表了最新的对华政策演讲。蓬佩奥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发表演讲,一个重要原因是明年将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然而,蓬佩奥演讲的主旨不知是否会让九泉之下的老总统“辗转反侧”。在演讲的开头,他开宗明义宣布,自尼克松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对华接触战略已告终结。“与中国接触50年后……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无情的事实,并应以此作为我们未来几年和几十年的指导: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模式根本做不成事。我们绝不能延续这个模式。我们决不能重回这个模式。”
章百家:穿越历史透析中美之变——当前对两国关系的若干思考
本文运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分析中美关系的走向。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追溯19世纪中叶至今中美关系的演变,指出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地缘环境和国际地位变迁对双方关系的影响。第二部分总结中美交往的历史经验,主要阐释中美关系与世界的互动、中国的变革与美国的反应、中美博弈与互信之道。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当前的中美矛盾,通过历史比较说明两国仍有避免零和博弈的可能,重塑中美关系需要耐心、智慧与创造力。
赵明昊:美台关系会走多远?
在近期中美关系波折不断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又采取新的挑衅举措。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尔(Alex Azar)将在近期率代表团访问台湾,他将是六年来首位访问台湾的美国政府内阁成员,以及1979年以来访问台湾层级最高的美国官员。
安刚:从休斯敦到成都,时代的终结与开启
对中美关系来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最大城市休斯敦绝对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在1979年1至2月邓小平对美国的九天历史性访问中,休斯敦是第三站。 邓小平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顿小镇观看牛仔竞技表演时,戴上牛仔帽向公众挥手致意,这个画面成为中美关系的永久象征,也作为“最成功的公关外交”留在美国人记忆里。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后,主要是出于地域均衡分布的考虑,休斯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首个设领之地,接着是旧金山,美方则对等选择上海和广州。
周波:过度自信的美国很危险,缺乏自信的美国更危险
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政策彻底结束了吗?这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M. Campbell)与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胡佩尔(Mira Rapp-Hooper)在《外交事务》联合撰文《北京不再韬光养晦》(China Is Done Biding Its Time)中提到的问题,他们认为自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中国利用疫情造成的混乱局面和无所作为的美国政府留下的全球权力真空,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外交攻势。
展望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能源格局与博弈
2020年7月3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办“疫情冲击下的中美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学术研讨会。会议由CISS秘书长陈琪主持,国内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6人与会(名单附后)。专家们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全球能源合作和气候变化治理带来的影响,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能源格局与博弈进行了深入探讨。经与会专家许可,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精选发布。
«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