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文章和访谈
中国论坛
执 委 会
特约专家
论坛原创
文章和访谈
论坛活动
工作团队
联系我们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3
»
田士臣:中美竞争背景下亚洲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笔者认为,尽管国际安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亚洲世纪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21世纪成为亚洲世纪的趋势并未改变。
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赵华胜接受“今日俄罗斯”通讯社采访
2022年12月7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赵华胜接受了“今日俄罗斯”(RT)通讯社的采访,就所提出的世界格局、上合组织、中俄关系等问题做了回答。
周波接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纪录片访谈,分析阿富汗现状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在接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CNA)阿富汗问题纪录片专访时表示,美军撤离阿富汗一年有余,但阿富汗的人道主义危机远未结束,塔利班是否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还需要时间考验。
刘晓明:把准方向,抓住机遇,开创中欧经贸合作新局面
12月20日,2022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直播形式,汇聚国内外政商界高端人士,围绕“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全球视野——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多方智慧,解读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倡议加强全球合作共赢。中国前驻英国大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刘晓明线上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中国论坛特此首发演讲全文,以飨读者。
周波: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责任就是不火上浇油
2022年11月2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在访英期间接受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简称FT)视频专访。
于洪君:科学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顽固存在,力量对比失衡与地缘政治冲突相互交织,国际秩序混乱与全球治理无序彼此叠加,世纪疫情与经济衰退困扰世界各国。人类和平与发展遇到诸多风险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重新认识并科学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高健:美欧跨大西洋关系凸显信任危机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欧盟的基本政策一度倒向美国,外界甚至认为美欧跨大西洋合作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近期美欧双边关系的动态充分表明,这个结论是“根本错误的”。
马凯硕:当我们步入“亚洲世纪”时,必须摆脱对西方思想的依赖
11月2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思想亚洲THINK ASIA”智库论坛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应邀出席并做主旨发言。本文为马凯硕英文发言实录。
赵明昊:中美需共同应对全球“危机时刻”
全球“危机时刻”为中美缓和关系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窗口”,但关键在于,双方需要更加重视如何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的内政因素。
翟崑、刘嵩:“四大浪潮”推动中国亚细安数码经济合作
中国数码企业的东南亚投资已取得巨大成功,但亚细安各国仍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市场特殊性强等问题。
黄靖:对一个态度趋强、力度趋弱的美国做好准备
民主党依然在参议院保持着微弱优势,但共和党在众议院很可能获得221席(民主党214席)的多数席位,拜登政府已经“跛脚”,这样的局面对中美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元丰: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困境寻找解答
人类现代化正处于十字路口,人类文明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将为人类走出自身困境提供非常宝贵的答案。
周波: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越不安全 ——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演讲
11月24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应邀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就乌克兰危机、欧洲安全及中国立场发表演讲,并现场回答了有关问题。
丁一凡:明清“闭关锁国”?警惕落入西方殖民主义话语陷阱
丁一凡认为,所谓“中国闭关锁国”的说辞实为西方殖民者为掠夺中国而炮制的借口,如果不加反思地接受这一叙事,就会落入西方殖民主义的陷阱。拒绝将明清社会简单地标签化为“闭关锁国”并不意味着拒斥开放、拒斥现代化,恰恰相反,澄清历史真相是为了打破西方神话、树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
王帆 :世界为什么如此关注中美元首会晤?
中新社“近观中国”栏目专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王帆,解析11月14日中美元首会晤的世界性意义。
龚炯:“大合流”时代亚洲的集体愿景
11月11日,龚炯在《南华早报》发表评论文章“An Asia of the Asians, by the Asians, for the Asians”( 一个亚洲人有、亚洲人治和亚洲人享的亚洲) 文章认为,“亚洲人的亚洲”是一个集体愿景,是多样性的体现,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地区发出呼声:亚洲的命运,亚洲的和平繁荣和亚洲人的幸福,应由亚洲人民来决定。
周波:所谓“美国领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是子虚乌有,世界之美在于丰富多样
文章指出,所谓的 “自由国际秩序”对于现实世界缺乏解释力,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及日益增强的全球联系揭示,一种新的多元国际秩序正在孕育。中国论坛特此翻译并首发中文版,以飨读者。
顾宾:全球南方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选择
10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副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顾宾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评论文章“The Global South Needs More Options From the IMF”。顾宾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信托基金只是穷国的一种选择,但其他选择却很少受到关注。这种情况应当改变,以利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中国论坛特此翻译,以飨读者。
高健:中欧两大文明交流合作远不止经贸
观察当前欧洲政治状况,刻意渲染中欧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战幽灵依然存在,一些欧洲政客依然热衷讨论“中国威胁论”,肆意妖魔化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西方文明优越论就像“伏地魔”一样,借助不同的“魂器”死灰复燃,对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构成极大障碍。
张雪滢:中国的人权发展道路是如何演进的?
长远来看,中国可以与国际社会开展更为开放、包容、平等的人权对话与合作。首先,我们要避免人权沦为大国竞争中的政治化工具,正确处理好发展、稳定和人权的关系。其次,我们要妥善应对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中涌现出的各类型人权问题。最后,我们要与国际社会一同探索如何通过为国际人权事业贡献公共产品,推进中国人权观的全球化表达,使美好生活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向往。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