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3
»
孙成昊:北约峰会为何突出“中国元素”?
在俄乌危机影响下,北约必须考虑欧洲对当前地缘政治安全的强烈需求,文件更可能将俄罗斯定位为“最重要、最直接的威胁”,同时也极可能将中国定位为对同盟“价值观、利益、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俄乌冲突百日思】余翔:俄乌冲突加快国际经济秩序调整进程
俄乌冲突的爆发为百年变局添加了新的时代注脚。叠加世纪疫情,俄乌冲突加速了国际经济秩序从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向多边平行体系并存的全球化演进
【俄乌冲突百日思】吴莼思:俄乌冲突对国际核军控和裁军的影响
本篇文章是报告的第五篇,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吴莼思撰写。
【俄乌冲突百日思】赵隆:俄乌冲突不会改变中俄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独立价值
本篇文章是报告的第四篇,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赵隆撰写。
【俄乌冲突百日思】崔洪建:中欧能否共克时艰增进合作?——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本篇文章是报告的第三篇,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崔洪建撰写。
【俄乌冲突百日思】陈东晓|困境与启示:俄乌冲突对中美关系的严重影响
本篇原标题为《俄乌冲突对中美关系的严重影响》,是报告的第二篇,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撰写。
安刚:道德关乎大国兴衰
这部书探讨的是伦理与外交的关系。
【俄乌冲突百日思】达巍:跨越国际秩序的卢比孔河
这篇“跨越国际秩序的卢比孔河”是报告的第一篇,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撰写。
达巍:中国要着眼于大势,保持同全球充分连接
近年来国际秩序是在向着封闭、对抗、强权政治的方向在发展的,俄乌冲突则进一步加剧了阵营化的趋势。
周波:北约和俄罗斯如何避免核大战?有这“三步”可走
5月26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在《南华早报》发表评论文章,首次提出北约和俄罗斯避免核大战的“三步走”建议:首先,北约应单方面承诺不首先对俄罗斯使用核武器,其次,北约应以“停止扩张”交换俄罗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第三步是北约削减常规武器数量,换取俄罗斯削减核武数量。中国论坛受权翻译,以飨读者。
赵明昊:拜登日韩之行的深意
拜登此行是美国落实其印太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继续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心。
赵明昊| “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对华竞争的新工具
拜登政府将供应链重塑、主导数字贸易规则等作为其印太经济战略的重要目标。
张沱生:俄乌冲突对台海局势的潜在影响
就俄乌战争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张沱生分别从台湾、美国、中国大陆三个方面谈论其看法。
余翔:国际货币体系去美元化和本币结算前景
5月12日,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发表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余翔的英文评论文章“Prospects for De-Dollarisation of the World Monetary System and Settlements in National Currencies(国际货币体系去美元化和本币结算前景)”。余翔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过渡性特征是美元继续主导国际经济体系,但国家间用本币结算的比例不断提高。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与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理性。
«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