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成功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共享、共赢”为主题,设有四场大会讨论、十八场小组讨论。大会讨论的主题包括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大国协调与冲突解决等。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这一全球目光聚焦的国际盛会上,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朱海胜专访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
6月16日至1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受邀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参加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核武器交汇处的优先事项”。
“关税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布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影响将会超越经贸领域,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冲击。与第一任期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关税战”的执念更深。其将19世纪晚期的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称为“关税之王”,高度赞扬麦金莱的关税政策为美国跃升为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基础。特朗普多次宣称,关税是“最美好的词汇”,关税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加富有和强大。
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前一天,美国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了“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这项标志性立法延续并扩展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税收政策,调整了联邦支出,并预示其第二任期的施政方向。
6月30日,华为与百度宣布开源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消息震动了全球科技界。华为开源了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以及基于昇腾的推理技术。
5月28日,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网站发布澳大利亚前网络事务大使托比亚斯·费金(Tobias Feakin)的文章《硅谷沙暴:海湾地区人工智能、权力与新技术前沿》。文章认为,特朗普中东之行签署一系列高端科技协议,反映美国从“出口管制”到“技术扩散”的技术战略转向。通过向海湾国家输出尖端芯片与云基础设施、构建“端到端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华盛顿试图在遏制中国技术扩张的同时将中东打造为数字霸
5月31日,太平洋论坛研究员阿基尔·梅什(Akhil Ramesh)与印度教美国基金会政策和项目常务董事萨米尔·卡拉(Samir Kalra)在《国家利益》网站联合撰文《印巴危机后,美国应聚焦中国》。文章认为,在印巴近期军事冲突中,巴基斯坦作为“破产的中国附庸国”展现出两面性:既向美国示好又接受中国支持,其使用中国战机雷达系统、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获取“一带一路”倡议最大单笔融资,甚至依托中国
The CISS Podcast features conversations with experts from CISS Tsinghua, a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analyz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issues based in Beijing. In the CISS Podcast, scholars and experts will address their thinking on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will also present China Forum series conducting one-on-one discussions with top-level officials, diplomats, well-known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media expert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
2025年2月1日,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来自加拿大除能源以外的进口商品新征收25%的关税,直到美国面临的“非法移民与毒品所构成的危机”得到解除为止[1]。
本文是《美国观察》栏目推出的第151篇文章,作者围绕美国稀土战略的特征、动因、挑战与全球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分析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政策变化和战略布局,揭示其背后的国家安全、经济复苏及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探讨这一战略对中国及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远影响,并展望未来稀土市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