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战略与安全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6
»
相互依赖武器化的机制探析——权力来源与政策实践
本文选取欧盟在不同时期对俄罗斯相互依赖武器化的两个关注度高且具有差异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以证明本文理论框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翟崑|金砖机制:潮起南方,惠及全球
全球南方力图建立一个南北方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的国际秩序,其群体的整体性、名称的合法性、秩序的创新性、本质的包容性、进程的行动性,汇聚成为再塑全球秩序的新浪潮。在此过程中金砖机制挺立潮头,源源不断地提供合作动力。
翟崑|消解“四大赤字”: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国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类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赵可金:从开发式援助到赋能式援助——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范式变革研究
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应高举全球南方的旗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在尊重受援国意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赋能式援助,重视完善与有关方开展优势互补、富有成效的三边和区域合作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发展合作的治理能力,共同推动全球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薛澜: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
薛澜教授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章百家: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
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基本情况;二、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线索;三、研究改革开放史的若干思考。
鲁传颖: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及治理模式探索
这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治理思路不仅为破解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安全难题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方案,还进一步为创建普遍、公平、合理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了契机,是解决人工智能安全问题的良方。
翟崑:持续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
翟崑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鲜明学科特色、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从而为推动区域国别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美人工智能对话需要更多利益攸关方
只有吸纳多元利益主体,深化国际合作,中美两国才能引领构建稳健、安全且道德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并惠及世界。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基于技术特性与议题属性的分析
为构建具有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机制,本文提出原则先行、分类敏捷、中间连接以及技术自治等治理思路,以启发国际社会各方参与主体的思考与行动。
吴士存:菲政府否认“君子协定”违背诚信原则,也违背国际法
菲政府背弃中菲间曾就海上管控达成的“君子协议”,这既是菲当前政府毫无诚信的表现,也是违反国际法的。2006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公布的《适用于能够产生法律义务国家单方面声明的指导原则》就明确指出,公开作出并表示愿意接受约束的声明(无论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可具有产生法律义务的效力。
鲁传颖: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目标、挑战与中国方案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大国,中国及时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策略与力量:商业主体在人工智能军事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
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与商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弥补传统国防工业系统中的短板、激发军事系统活力的同时,引导商业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二者和谐互动,共同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做出贡献。
薛澜:数据之于数字经济,正如当年石油之于制造业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发挥重要作用,现在已经成为重塑全球数字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