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美国研究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
TikTok正成为特朗普2.0首次大考
2025年1月1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非常快的速度达成意见一致的终审裁决,支持所谓《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威胁法》(即针对TikTok的“不卖就禁”的法律)符合美国联邦宪法。换言之,该法律在宪法意义上被裁定不存在问题而应予执行。相应地,TikTok 针对该法律的司法抗争就此落下帷幕。未来,TikTok在美国的去留将由政治与商业的博弈结果决定,而特朗普2.0被认为将成为最大变数。反过来说,如何解决备受关注的TikTok争议,正在成为特朗普2.0在尚未就位之前就开始要面对的首次大考。
樊吉社:拜拜,拜登!再见,特朗普!
与四年前动荡无比、抓马频出的权力交接相比,2025年1月20日的过渡如德芙巧克力般“丝滑”,异乎寻常的顺畅。 两位主角没有变化,场景何以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当然是权力的“交者”和“接者”易位:特朗普输掉了2020年的连任竞选,不准备认账,不想离开,后续的种种插曲算是大选的续篇;民主党未能赢得2024年的总统大选,心有不甘,但按照游戏规则配合权力交接。
赵明昊:保守民粹主义崛起:特朗普冲击与中美长期战略博弈
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胜利标志着保守民粹主义的主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突出特征。他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政策议程及其更加忠诚于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将给美国的内政外交带来深刻变革,也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外溢性影响。特朗普试图开启的'新里根周期”,既可能令美国缓解沉疴痼疾、焕然一新,也或使美国陷入更为深重的对立和危机。
特朗普及其第二任期涉外团队的对华倾向与政策影响
唐纳德·特朗普赢得 2024 年美国大选并再次当选总统,其回归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可能影响备受关注。特朗普个人及其充斥着对华鹰派的涉外团队在总体上将延续对华战略竞争,但在经贸、科技、军事安全、台湾问题、所谓人权与价值观、应对气候变化和毒品问题等诸多议题上的对华倾向又展现出微妙差异。特朗普个人更强调将中国定位为“竞争者”,偏好关注经贸议题,强调通过关税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目标,基本属于“交易派”或“选择性鹰派”。其涉外团队则强调将中国视为“敌人”,全方位、多议题围堵、遏制中国,追求实现对中国的“速胜”,基本属于鼓吹“新冷战”的“超级鹰派”。这些差异可能与他们的个人背景、从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将在特朗普打造的“助手团队”决策生态中发挥作用,未来可能出现其他涉华工具性议题辅助作为主线的经贸议题的明确情形,也可能出现这些工具性议题“喧宾夺主”导致中美在经贸议题上失去互动空间的复杂消极情形。
安刚:海湖庄园的客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基于主权原则、制度规则和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在进入第80个年头之际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肖茜在《中国日报》撰文分析《里根国防调查报告》
2024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应约在《中国日报》撰文,对近日发布的《里根国防调查报告》 结果进行分析。文章指出,2018年美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并反复强调“生存性威胁”,导致美国民众对华认知存在严重偏见。此民调涉华问题的设定也对受问民众产生误导。文章强调, 中美两国未来和平共处,亟需双方重建互信,期待美国新政府对华采取务实态度,取消人文交流的障碍,采取措施缩小双方认知鸿沟,培育健康的双边关系。
赵可金 | 美国大历史:政治重组、战略转型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当前的美国研究大多是片段式的、对象化的,学者们想象中的美国和现实中的美国差距越来越大。生态制度主义将美国视为一种理性设计与自发生长的制度形态进行研究,则能够缩小想象与现实的差距。美国在建立之初借鉴了全世界的政治智慧,包括犹太教、罗马帝国、近代欧洲等等,这一智慧结晶如种子一般种在北美独特的生态环境下逐渐生根、开花、结果。因而,美国的政治基因具有杂糅性(hybrid),其制度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
刁大明:2024年大选与美国政治的未来走向
持续伴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2024年美国大选,本质上是2016年以来又一次以民怨情绪集中宣泄为主题的选举。民主党因经济与通胀、移民与边境管控以及应对外部危机等议题上的“在任者包袱”等不利原因而处于相对劣势,哈里斯的接棒也并未逆转最终的失败。特朗普再次利用民怨情绪以选民票的一定增长实现了“准连任”。2024年大选标志着美国政治步入保守派主导的新周期,两党在选民结构和区域分布维度上都将持续变化,两党政治精英也将迎来代际更新。大选后特朗普所面对的微弱的“一致政府”“遗产导向”的动机以及“少数总统”的状态都会塑造美国内外政策,而特朗普与金主不同以往的互动及其政策影响也值得密切关注。
达巍:终局之辩——2024年大选背景下的美国对华战略辩论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战略界围绕对华战略的“终局”问题进行了新一轮辩论。“基于体制的终局”“基于秩序的终局’“基于政策的终局”以及“不设终局”,是辩论中的主要观点。辩论显示,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趋于更加消极。目前很难预测特朗普上任后,以上何种观点会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选择,但是美国战略界对“终局”的共识还远未形成。
房宁:美国种族问题的“坎儿”难迈
美国社会现在很撕裂,这几乎成了人们共同的观感。那么,美国为什么撕裂?这就涉及种族问题这个美国的“元问题”之一了。种族问题,主要表现为欧洲裔美国人与非欧洲裔美国人的关系问题,从美国建国前到现在一直都在牵动美国社会,影响美国政治进程。这也是美国与生俱来,既推动美国发展又制造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对话朱锋:特朗普新任期将如何重塑世界?
美国第60届总统选举结果出炉,特朗普赢得大选。2024年11月6日,中评社特约嘉宾、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中国论坛媒体传播主任文晶和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就特朗普上台后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展开对话交流,以下为对话全文
2024美国大选影响四年还是四十年?
选举影响未来四年,还是四十年?这次选举会不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节点和起点?因为任何一个党上台都不会改变现在的战略方向,所以不会有新的节点、新的起点,但会影响到未来四年互动的方式和节奏。那就意味着,这场选举不会对未来四年有大的影响,但如果真的像我所说,一种可能性出现,会让美国政治出现更加癫狂的状态的话,那会影响的事实上是整个美国的政治生态和国际角色,也包括影响其对华政策。那就意味着,这次选举不会对未来四年的中美关系带来重大的影响,但或许会对未来的十年、十四年甚至是四十年的美国带来影响,进而也就会对中美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带来长期影响。
2024年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写在大选揭晓前
2024年大选是美国政坛在新冠疫情之后的首次全面重大洗牌,其结果将影响未来二至四年美国的重大内外议程。过去一年多来,2024年大选从拜登与特朗普两个老人之间“二次对决”的确定性开启,经历了众多不确定性,最终演变成哈里斯与特朗普之间的“新老对决”,凸显了特殊性。无论谁最终当选,美国政治都将迎来新的观察起点。
刁大明:万斯的胡须:在特朗普影响下的自我毁灭与重生
这么一个唱着“悲歌”一路走来的乡下人,奋力拼搏才在建制派的体系内跻身精英阶层,但却最终以蓄须的方式喊出了对美国精英文化的终极背叛。如果说特朗普过去8年的反建制是其对对手的改造,是一种“他塑”,那么万斯展现出的就是一种“自塑”,一种在特朗普影响下的自我毁灭与重生,这也就是“特朗普化”的最关键体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