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文章和访谈
中国论坛
执 委 会
特约专家
论坛原创
文章和访谈
论坛活动
工作团队
联系我们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4
»
制度环境与国际组织的知识生产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汤蓓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扈赫扬合著文章制度环境与国际组织的知识生产
周波:中美两国可以在减少核威胁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8月21日,国防部国际安全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在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发文,论述五个核大国曾经达成互不瞄准的协议,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显然比“互不瞄准”前进了一大步。既然核大国都认为“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为何不可以如中国一样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文章还详细论述了在欧洲和亚洲如何减少核威胁的双轨思路。
周波:标志性事件塑造了历史,中国已从“砝码”变为“斡旋者”
7月23日至26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访问中国,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高级官员首次访问中国,此次行程也引发了各方高度关注。针对此次访华的背后动因及未来国际影响,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周波老师发表了他的见解与看法。
唐晓阳:控制不了大房间温度,就另建一个小房间
在“金砖国家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对话会上,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唐晓阳提出金砖国家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方向,即,金砖国家可以建立小规模的替代性国际货币系统,以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特定需求。
高健:英国多地爆发严重暴力骚乱事件,移民群体或成社会矛盾激化“替罪羊”
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高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发文剖析欧洲社会文化与政治版图的主要议题之一——移民问题。
姜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坚
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发文剖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核。
周波:中国成为“和平缔造者”的三个优势
8月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周波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题为"In Ukraine and Gaza, China’s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在乌克兰和加沙,中国应承担大国责任》)的评论。周波指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海床深不可及”,中国外交正在塑造全球和平历史。中国在讲和促谈方面有独特优势,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周密: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大所副所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密发文剖析自贸区改革带来福利因素。
王元丰:全球教育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王元丰从思想理念、模式方法、教育管理全方位思考,分析传统教学模式面对AGI带来的新挑战,如何进行战略性的深刻变革,适应未来的要求。
周波:美苏曾是“信任,但要核查”,今天中美应是“信任,但要对话”
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接受德国国家电视台—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专访,就中美军事对话、菲律宾对中国的挑衅、南海局势等回答了主持人Richard Walker的提问。
于洪君:开辟人工智能中国路径 彰显全球治理中国经验
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于洪君发文,深入分析
文晶:区域国别视角下的精准传播
在新的舆论环境下,如何通过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周波: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摊牌,美国的盟友会参战吗?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专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在《南华早报》发表英文评论《Who can the US really count on in a war with China over Taiwan?》(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到底能指望谁?)指出,美国在全球虽然有60多个盟友和伙伴,但当最坏情况发生时,站队美国的盟友,恐怕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刘晓明:追求卓越,融通中外,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中国前驻英国大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刘晓明在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2024品牌国际传播高峰对话上发表主旨演讲,如何追求卓越,融通中外,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