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文章和访谈
中国论坛
执 委 会
特约专家
论坛原创
文章和访谈
论坛活动
工作团队
联系我们
«
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周波:中国的抗疫援助不是为了争当全球霸主
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国的表现可不像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据报道,目前中国已经向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种医疗援助,并向12个国家派遣了共计14支专业医疗团队。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表示,截止到4月29日,中国向美国提供的口罩已经达到人均14只。
王帆:美国对华战略临界点与限制性竞争
当前,美国对华战略聚焦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国内认为中国具有了挑战美国的实力,且已经根本性地影响到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出现了所谓的战略临界点;另一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伴,即美国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关于第一个问题,美国国内形成了全面的共识;关于第二个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在特朗普时期,美国认为来自中国的挑战已经构成了对美国的现实威胁,如何切实有效地遏制和延缓中国的发展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题中之义。
李波:数字丝绸之路初见成效,新冠疫情呼唤更多国际合作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50万例,死亡超过25万例,疫情仍然有进一步蔓延风险,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病毒的大流行。许多专家认为,人类这次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可能要持续若干年,直到针对性有效的疫苗开发出来并能够在全球范围实现合理的分配。
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中国论坛采访
全球抗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此关键时刻,中美合作抗疫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在美华人、华侨以及中国留学生的工作、生活状态如何?对于中美关系,我们应该抱有怎样的期待?4月30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接受了中国论坛执委、CGTN评论员韩桦的远程采访,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朱锋:新冠疫情会如何改变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会改变世界?这不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更是一个理论问题。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和历史叙事中,少有从病毒疫情的角度总结瘟疫究竟会对人类基本社会生活、国家间权力竞争和利益分配带来怎样的改变。然而,此次新冠疫情已经扩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分民族、国籍、性别、肤色和年龄,重新书写了人类危机和灾难叙事,改变我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论认知和历史经验。具体来说,新冠疫情正从以下四方面“前所未有”地改变世界:
于洪君:大疫之后,世界依旧?
我们正在经历的2020年,可以说是人类编年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华民族决战小康社会建设、争取实现全面复兴、深化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抵制孤立主义和保守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共同开启新一轮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历史关头。然而,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严重地扰乱了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也极大地冲击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议程。 目前全球疫情阻击战进行得如火如荼,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的感染者、确诊者和病亡者数据,触目惊心。与此同时,主权国家的经济复兴战、世界范围的舆论争夺战,已烽火遍燃。由此产生的以邻为壑、相互仇恨、彼此隔绝的“政治病毒”不径而走,制造并散布各种阴谋论的“精神瘟疫”大行其道。大疫之后的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人类社会到底要走向何方,人们众议纷繁,见解莫衷一是。 本文根据作者在“华中科大视频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经作者授权发布。
黄靖:中国必须反制“追责索赔”论,分享抗疫经验教训比分享成功更具说服力
我们必须反制来自政客的“追责/索赔”歪风。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和国际形象,更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应与世界分享抗疫经验教训,如果将自己为世界“趟雷”过程中的失误、教训和牺牲展现给世界,比分享自己的成功更具说服力。
于洪君:经济复兴任重道远,趋利避害引导舆情
2020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史和人类编年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决战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之年,也是国际社会抵御保守主义和新霸权主义,探索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谋求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年份。然而,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突然席卷全球各个角落,极大地扰乱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前进步伐。面对人类社会可能整体“沦陷”的现实威胁,“疫情阻击战”“经济复兴战”和“舆论争夺战”在全球打响。对此,我们已有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并且正在全力以赴积极应对。
朱锋:中美关系需要重回现实主义
1979年中美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间的政治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冲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中美关系还是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冷战结束前最重要的驱动力是苏联这个最大的共同威胁,后冷战时代则是双方都依据现实主义的政治和外交认知来处理两国关系。
中美媒体因疫情遭遇信任危机
3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在推特上使用“中国病毒”这一种族歧视性词汇,而不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官方名称COVID-19 (之前被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显然,这场疫情引发了中美之间的最新矛盾,对于已经因贸易冲突而剑拔弩张的双方而言,这又是进一步的考验。疫情对中美在经济、社会、教育、智库、公共卫生政策与战略竞争等多个领域的双边关系造成打击,其中媒体领域正遭遇信任度的下滑。
汤蓓 | 断供世卫:特朗普用“甩锅”掩盖真正的治理矛盾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因为世卫组织在应对疫情上“严重失职,掩盖病毒传播的事实”,他将要求政府暂停向世卫组织供资,并对其开展一项为期60-90天的“全面”调查。
王帆 | 世界总体稳定对中美都有利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严峻时刻,美国一些政客不思与其他国家一起,共同联手抗疫,反而把它当成削弱别国的机会。不得不说,这是缺少历史观和战略观的肤浅之举。
毛克疾:印度制造业想要取代中国?可能还要先向中国学习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冲击中国产业体系,更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威胁。这种突发性问题与长期中美“脱钩”的论调共振叠加,加剧各界对中国制造业“外流”的担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这个与中国人口、经济潜力最接近的国家,就为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新一代全球制造业中心。
田士臣:航母舰长遭解职,折射美军治理理念和国家安全观
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4月2日,代理海军部长莫德利宣布了“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舰长克洛泽上校的解职声明。“我不知道是谁把这封信泄露给媒体的,但他可能违反了良好操守与纪律。”
«
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