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底,中心博士生研究员牛啟羊完成为期一年的ACONA学者项目(Arms Control Negotiation Academy,军控谈判学院),获最佳论文奖,并在雷克雅未克冰岛大学2025年“新域磋商:地缘秩序演变下的技术与冲突”会议上代表2024-25年度ACONA学者发言。
6月23日至6月2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副研究员孙成昊率战略青年李逸杰、龚筱雨赴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两地,与美国智库、商会、企业、媒体、国际组织、美国政府部门及国会人员就中美关系等议题座谈及餐叙20场,会见对方近60人。
2025年6月26日-2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中关系未来”项目(Penn Project on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在京联合举办“2025新生代学者中美关系对话”。
6月30日,华为与百度宣布开源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消息震动了全球科技界。华为开源了盘古70亿参数的稠密模型、720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以及基于昇腾的推理技术。
自二战结束以来,寻求力量的绝对优势就是美军军事战略、特别是海上战略的一大传统,这一点在冷战结束后变得更加不容置喙,尽管美国战略界不断有人提醒美军军力的短板或扩张的极限,建议美国寻求更务实更经济的军事战略,比如拒止战略。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先进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引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为世界提供了大量有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公共知识产品。
5月9日,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发布研究员艾米莉亚·普罗巴斯科(Emelia Probasco)评论文章《军用人工智能:我们美好本性的天使还是控制工具》。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角色正在迅速演变,从单纯的工具发展为潜在的“教练”甚至“执法者”。首先,在当前的军事实践中,人工智能多数仍被视作一种“工具”,用于完成由人类明确设定的任务,例如目标识别或战场监控。
5月12日,美国斯考克罗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印太安全倡议主任马库斯·加劳斯卡斯(Markus Garlauskas)等人在大西洋理事会发布《东亚地区日益严重的双重核威胁》报告,表示美国未来在印太地区或将面临中朝同时挑起冲突的严峻挑战。台海或朝鲜半岛局部冲突存在横向升级为中美朝三方战争风险。报告认为,通过“守护虎”(Guardian Tiger)系列演习可以发现,美国主导的部队可能难以赢得甚
The CISS Podcast features conversations with experts from CISS Tsinghua, a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analyz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issues based in Beijing. In the CISS Podcast, scholars and experts will address their thinking on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will also present China Forum series conducting one-on-one discussions with top-level officials, diplomats, well-known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media expert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
本文是《美国观察》栏目推出的第151篇文章,作者围绕美国稀土战略的特征、动因、挑战与全球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分析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政策变化和战略布局,揭示其背后的国家安全、经济复苏及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探讨这一战略对中国及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远影响,并展望未来稀土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文是《美国观察》栏目推出的第150篇文章,本文梳理2016年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中亚政策的演变,总结了美国中亚政策的特点与侧重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中亚政策的可能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