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全 部
智库报告
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研究项目
战略与安全大事记
全 部
«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6
»
总第31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8日)
3月16日,美国《政客》杂志刊登国家安全记者娜塔莎·伯特兰德(Natasha Bertrand)和外交事务记者纳哈尔·图西(Nahal Toosi)的文章《美中将在阿拉斯加举行一场冷淡的高层会议》。文章认为,作为拜登上台后的第一次重大会晤,美中对此期待截然不同、无法确定应达成何种共识为会晤蒙上了阴影。此次会议安排是松散的,这是否因美中关系紧张或新冠疫情流行导致尚不可知。
总第314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7日)
3月15日, 布鲁金斯学会发表高级研究员何瑞恩(Ryan Hass)的文章《拜登搭建了与中国竞争的桥梁》,文章认为拜登调整了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直接对抗的战略。作者分析道,尽管美中当前的局势与冷战期间美苏对抗格局不全然相似,但拜登计划与中国竞争的核心原则与1950年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对苏联外交逻辑如出一辙,即“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道,以‘实力地位’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总第313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6日)
3月11日,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其高级研究员伊莱恩·卡马克(Elaine Kamarck)的文章《拜登首次全国讲话:关于真相、同理心与结果》。文章指出,拜登发表的首次全国电视讲话表明,直面事实真相、富有同理心、注重结果而非空口承诺这三点特征使拜登有别于其前任总统特朗普。
总第312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5日)
3月11日,《报业辛迪加》网站刊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及外交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的文章《为什么拜登政府应放弃对华关税?》。文章回顾了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任期内的对华关税政策,指出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已经逼近“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关税水平。
总第311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2日)
3月9日,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登了其全球事务通讯员乔纳森·艾亚(Jonathan Eyal)的文章《美国关系尴尬的盟友》。文章称,拜登政府已认识到其首要任务是修复与美国盟友的关系,而不是与敌人对抗。然而,目前美国面临盟友间(韩日、英国与欧盟)呈相互激烈对抗的局面。
总第31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1日)
3月9日,《报业辛迪加》网站刊登了老布什时期美国国务院政治军事事务局政策分析师本尼特·兰伯格(Bennett Ramberg)撰写的文章《与朝鲜实现核和平是否可能?》。文章称,美国数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均以失败告终,朝鲜半岛核军控前景堪忧。由于核武器能够为朝鲜政权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对韩施加影响,朝鲜不会轻易做出让步。
总第30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0日)
3月4日,史汀生中心发布其副总裁维多利亚·霍尔特(Victoria K. Holt)和国际和平研究所项目高级主任杰克·谢尔曼(Jack Sherman)的文章《恢复美国的参与:拜登政府改善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优先事项》。
总第30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9日)
3月7日,《国家利益》网站发布伯明翰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教授帕特里克·波特(Patrick Porter)和诺丁汉大学学者苏曼特拉·马特拉(Sumantra Maitra)的文章《美国应拒绝对抗全球威权主义》。文章指出,拜登的上台意味着自由主义的崛起,民主与专制主义的较量逐渐凸显,基于此背景,一些呼吁捍卫民主的论者提出,美国应创建一个“开放的世界”,重塑“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总第30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8日)
3月4日,《金融时报》网站发布其美中通讯员德米特里·塞瓦斯托普洛(Demetri Sevastopulo)和南亚通讯处长艾米·卡兹明(Amy Kazmin)的文章《美国及其亚洲盟友筹划新冠疫苗战略以反制中国》。文章称,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已经重启,拜登政府正在将其设计成为美国亚洲政策的核心动力。
总第30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5日)
3月4日,《国会山报》发布科罗拉多基督教大学研究员威廉·莫罗尼(William Moloney)的文章《拜登的“美国归来”承诺使世界不为所动》。文章指出,拜登当选后宣称美国对世界领导的回归并未得到世界的认可。近期在欧盟11个成员国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已损坏、中国十年内将变得比美国更强大、欧洲不能依赖于美国的保护,应在美中冲突中保持中立。
总第30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4日)
3月3日,白宫发布《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文件。白宫强调,发布该文件旨在传达拜登总统对美国与世界互动的愿景并在正式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布之前,为美国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提供对外协调行动的相关指导,其中,如何应对中国挑战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总第304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3日)
3月3日,WTO新任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Ngozi Okonjo-Iweala) 在金融时报撰文《WTO成员国必须加强合作》。文章认为,疫情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发展中国家多年来的经济收益和一些低收入和最不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发展都功亏一篑。
总第303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2日)
3月1日,华尔街日报刊登题记者林优香(Yuka Hayashi)撰写的题为《美国政府将对中国贸易行为采取强硬立场》的文章。文章阐述道,拜登政府曾表示将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应对中国的贸易“不公平”行为。
总第302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3月1日)
2月26日,《外交政策》杂志在其网站发表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非常驻研究员詹姆斯·特劳布(James Traub)的文章《拜登的领导计划》。
总第301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26日)
2月21日,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心发表了文章《美欧对华合作的路线图》。文章称,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但与美国现有的对华政策并不一致。欧洲不断强调自身利益与欧中投资协定的签订都是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尽管美欧之间存在分歧,但在应对中国挑战方面跨大西洋合作仍至关重要。
总第30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25日)
2月21日,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发表其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Frederick Kempe)的署名文章《拜登的民主“拐点”对美国和盟国构成了历史性挑战》。文章表示,拜登在2021线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三次使用了“拐点”一词。作者认为,拜登政府将需要对其亚洲和欧洲盟友采取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创造性、集约化和合作性的互让方式,以推动共同事业,但团结盟友可能变得十分困难。
总第29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24日)
2月23日,《外交学人》网站发表帕特森外交和国际商业学院助理教授罗伯特·法利(Robert Farley)的文章《欢迎来到全面消耗的大国竞争时代》。文章指出,将大国竞争作为美国21世纪的宏伟目标缺乏全局和战略性考量,竞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美国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欧盟共同利益广泛,可以在核安全、打击恐怖主义、控制疫情以及延缓气候变化等领域充分展开合作。
总第29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23日)
2月22日,纽约时报刊登美国霍华德大学校长、外科学教授韦恩·弗雷德里克(Wayne A.I. Frederick)撰写的文章《如何预防后疫情时代危机》。文章指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以及惧怕前往医院的心理,许多人正在遭受与新冠病毒无关的严重健康问题。
总第29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22日)
2月18日,美国《外交事务》网站发表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与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胡祖六合著的文章《理性的中国政策》。作者回顾了50年前美中关系解冻的历史。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几位美国总统均重视中国带来的地缘政治益处,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的意图,“没必要把美国政府形式强加给其他国家”,还将中国纳入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框架内。
总第29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2月19日)
2月16日,《外交政策》发表了题为《半导体与美中创新竞赛——供应链中的地缘政治与台湾的核心角色》的特别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现状及美中竞争,并分析了美国已实施的和计划中的相关政策。
«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