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智库报告
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研究项目
战略与安全大事记
全 部
«
1...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7
7月7日,《华盛顿邮报》刊登题为《特朗普政府就新冠疫情应对情况致函世界卫生组织(WHO),声明美国将退出》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退出WHO将降低联合国对全球新冠疫情的应对能力,并重塑全球公共卫生外交。超过700名公共卫生专家联合反对这一决议,称美国在疫情期间退出WHO将给世界健康局势与美国国家利益带来危险,这一举措将把美国排除在未来疫情应对机制与疫苗发展进程之外。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6
7月5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Sunday Telegraph)报道称,英国首相约翰逊将宣布从今年开始逐步从英国5G移动网络中淘汰华为设备。报道透露,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下属的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构成的窃听风险进行了重新评估。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5
7月2日,美国旅法作家托马斯·查特顿·威廉姆斯(Thomas Chatterton Williams)在《大西洋月刊》网站发表题为《美国人知道他们做的有多差吗?》的评论文章。文章称,当法国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开始遏制住疫情蔓延,特朗普政府治下的美国仍在难以置信地继续打破每日感染记录,美国面临着一场彻底的灾难。
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动态 | 总第116期
印度或通过一系列非军事政策报复中国。对印度来说,在疫情肆虐、经济形势堪忧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军事冲突不是明智选择。在冲突中失利的印度可选的报复措施有限。虽然中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边境问题,但两国一直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合组织等多边机构在多个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两国在安全问题上不断升级的分歧,可能会使印度重新考虑与中国合作的问题。因此,印度政府可能会通过一系列非军事政策进行报复,包括抵制中国商品与收紧中国对印投资的审查。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4
布鲁金斯学会发表7月报告《平衡举措:对美中大国竞争的全球应对》,基于1月对全球各地区9位专家学者的采访,报告认为,世界各大国都面临美中竞争带来的选择压力。日本、印度等亚洲大国普遍担心美中竞争影响地区稳定;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3
7月1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表题为《专家:美国制裁将促使俄中贸易放弃美元》的文章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6月30日在瓦尔代国际俱乐部小组辩论期间表示,在美国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和中国应削弱美元在其贸易中的作用。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2
6月6日,国防部国防创新小组主任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前任国防部长办公室主任埃里克·丘宁(Eric Chewning)、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帕乌尼特·辛格(Pavneet Singh)发表题为《为美中超级大国马拉松做准备》的文章。作者认为,美国陷入了处理对华关系的困境。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1
6月27日,《联合早报》发表陆克文(Kevin Rudd)和荣大聂(Daniel Rosen)的署名文章《中国经济的十字路口》。文章称,中国政府未能兑现在2013年许下的改革承诺,经济长期过度依赖债务,如今已是债务缠身的中国不得不将改革重新提上日程。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90
6月26日,耶鲁大学教授葛维宝(Paul Gewirtz)在布鲁金斯学会官网发表题为《跨大西洋合作的未来对华政策:中欧峰会展示出了什么》的文章时指出,刚刚召开的中欧峰会表明,尽管美国和欧洲都在朝着对中国更强硬和更批判的方向迈进,但欧洲各国政府却没有那么强硬。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9
6月22日,美国CNBC网站发布其记者艾芙琳·陈(Evelyn Cheng)题为《外商不顾政治冲突大量投资中国公司,北京向其敞开大门》报道称,在过去的18个月内,外国公司对中国合作伙伴的并购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外国公司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8
6月25日,《外交学人》杂志发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中和东南亚高级研究员乔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的文章《中国的全球治理方式》指出,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存在的中国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塑造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看法。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7
6月23日,美国彭博社(Bloomberg)发表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希望特朗普胜选》的文章。文章认为,如果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美国将继续维持一种缺乏对华实施有效战略的状态。原因有二:一是美国与中国长期竞争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战略定力与原则,特朗普显然不具备。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6
6月22日,《联合早报》发表社论《中印须管控边境冲突》。文章认为,虽然中印边防军爆发肢体冲突,但是双方高层均表现出克制。跟世界各国一样,中印还未完全摆脱疫情的经济困局。同时,疫情所导致的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和逆全球化压力,都对两国构成巨大挑战。中印都是拥有核武器的人口大国,任何试图分出胜负的武装冲突,都非常可能成为灾难性的核战争。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5
6月15日,德国民调机构Dalia Research公布了最新的“2020民主认知指数(Democracy Perception Index)”报告,报告围绕2020年上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从53个国家搜集了超过12万名受访者对各国抗疫决策与政府民主程度的看法。报告显示,几乎所有受访国家都表示中国对新冠病毒的应对比美国更好。只有日本和美国自身认为美国的防疫措施比中国好。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4
6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FT)网站发表其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的署名文章《新冠疫情将如何改变世界?》。文章称,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与政治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作者认为,疫情后的世界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从实体全球化转向虚拟全球化;(2)加速应用那些有望增进安全、同时也有机会加强社会控制的技术。(3)政治更加两极分化。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3
6月11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其客座研究员彼得·派特里(Peter A. Petri)以及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高级研究员迈克·普朗博(Michael G. Plummer)联合署名的文章《美国从东亚撤退的代价很高》。文章称,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东亚国家在贸易合作方面正在向前迈进。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2
6月12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副教授雅思察·芒克(Yascha Mounk)在《大西洋》杂志上发表题为《病毒将成为赢家》的文章。他认为,尽管第二波新冠疫情已在路上,但美国缺乏抗击意志。纵使在过去几个月美国付出巨大牺牲,病毒仍可能成为赢家。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 81
6月13日,《联合早报》发表社论《自强不息应对世纪变局》。文章认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所熟悉的世界面貌。过去七十多年来维系整个国际体系和全球秩序的基础正在动摇,全球化和开放市场已不再是理所当然。此外,世界大国之间均势的改变,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尤其是中美两大强国的激烈争斗,都将颠覆现有的世界格局。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80
6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东亚与美国脱钩:贸易战、COVID-19和东亚新贸易同盟》称,美中贸易战的加剧及民族主义对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反应,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关系。除此以外,两个新的大区域(megaregional)贸易协定,即《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将重新使东亚的经济联系聚焦于该地区本身。
疫情海外信息专报79
6月8日,《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题为《为什么特朗普政府帮了中国》的文章称,自1971年基辛格开启美中关系正常化进程以来,特朗普政府是对中国最为严厉的一届美国政府。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缺乏对华的全面清晰战略,没有听取战略思想家的建议。在形象树立、盟友关系、信号释放方面,特朗普都自行其是,造成了消极影响。
«
1...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