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国际形势讲习营成功举办

2022-10-14

2022年10月7日下午,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形势讲习营拉开帷幕。讲习营面向清华校内学生,旨在帮助有志于从事国际关系、外交外事、战略规划等相关研究与实务工作的青年学子培养战略思维,增加其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1665972330269038989.png

图 |  第一届国际形势讲习营活动现场


此次讲习营特别邀请到外交部政策司、亚洲司领导给同学们做专题讲座。

政策司副司长王擎以“一个危机”“一场斗争”“一次出访”为切入点,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总体形势及其内在逻辑,详细描绘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利己达人的品格和独特风范,擘画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壮阔前景,为参加讲习营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登高望远的理论制高点。

1665972349662087585.jpg


图 | 王擎讲授


外交部亚洲司参赞、中国原驻马亚西亚槟城总领事、原驻越南胡志明市总领事吴骏结合自身丰富外交经验,分析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形势和前景,细心讲解周边外交的含义、目标、成果及所面临挑战,介绍了下一步开展周边外交的总体原则和理念,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有关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认识到周边地区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

1665972367838098563.png

图 |  吴骏讲授


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副主任李伟全面深入介绍了日遗化武问题的源起、历史、现实与未来展望,回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围绕日遗化武问题的长期磨合过程,将这项鲜为人知而又意义重大的外交工作立体化呈现出来。

1665972903931073904.png


图 |  李伟讲授






之后的课程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老师们讲授。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围绕“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主题授课,他首先以严谨的历史脉络回顾、国际法及国际条约规定等思路指导大家如何有力论证中国对台湾的合法主权;之后,又分别从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和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入手,与同学们探讨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已有立场以及分歧所在;最后,达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博弈,并对两国关系中的风险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1665972925128021419.png

图 |  达巍讲授


研究员周波以“边界矛盾冲突背景下的中印如何在印度洋共存”为主题进行分享。周老师从中印冲突的来源以及双方现有的分歧点讲起,分别从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存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以及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的“亚洲世纪”入手,为同学们绘制了一幅印度洋上各国力量此消彼长的博弈图景。周老师本人传奇的人生经历也让同学们再一次领略到了前线外交人员的风采和智慧。


1665972963341070754.png

图 |  周波讲授


助理研究员孙成昊以“拜登任内的美国和中美关系”为题,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美国内政外交决策的台前幕后,介绍了这座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和相互关系,并对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独到分析。

1665972998249010360.png

图 | 孙成昊讲授


助理研究员宋博带领学员们从历史的角度对乌克兰危机如何从问题走向战争进行分析,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乌克兰危机如何发酵。他客观理性的讲述让大家对俄乌冲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665973020295065893.png

图 |  宋博讲授


作为区域一体化的“模版”,欧盟的发展一直是众学者所关注研究的重点。在讲习营的最后一课中,助理研究员石岩给学员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她以丰富的欧洲研究经验为基础,对欧盟的“战略自主”政策背后的政治逻辑进行了推理分析,也结合现实为我们阐述了欧盟发展的困境。

1665973142676056959.png

图 |  石岩讲授




在结营仪式上,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中心主任廖莹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代表主办方介绍了活动设计的用心良苦,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学会客观观察和理性分析国际热点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和大国博弈的动向。在朋辈分享环节,同学们热烈交流,结合学科背景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想和启发,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谢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和设计,希望有机会继续参加类似的讲习营活动。

1665973166505095908.png
图 |  肖茜、廖莹在结营仪式

部分营员心得分享

第一是结构化的思维,以一个概念或框架梳理纷繁复杂的现象,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第二是代入感,作为研究者代入当事人的处境,理解他们的困境,心理,就能更加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作出相应的决策和选择。第三是历史意识,不局限于短期和现期,从过去理解现在,过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关键节点有哪些,过去怎么解决问题,现在会有路径依赖吗,这样能更好地研判未来。

——蔡泽洲 公管学院 公共管理专业

直观的收获很多哲学学科研究领域之外的内容,感觉对个人经验丰富了很多。哲学学科一般会通过概念去把握世界,或许会有更为深刻的见解,但现实世界的真实体验是哲学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没有体验本身便无从言说体验。可以说参加此次会议把我从理念世界拉回了现实世界,使得我对国际关系与战略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具体的领会。

——马浩然 日新书院 哲学系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讲习营。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盛宴,让我一窥当今热点国际局势问题,了解台湾问题、俄乌危机、中美关系等热点问题的前世今生与外交实务界的一手立场,也让我深受启发,授课老师背景各异,极具人格魅力,他们在讲座中体现的历史意识、分析框架、人生态度等对我的学习与工作都很有指导意义。正如最后两位老师总结的那样,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要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思考,产出自己的观点,努力做一个intellectually sophisticated的人。希望以后能继续有机会参加全胜中心和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办的此类活动!

——肖晶心 外文系 英语专业

我很高兴能参与本次讲习营,两天的讲座课程让我意识到“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朋辈间的交流也让我体会到了不同成长学习背景下思考方式的多元化。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在日常奔忙的生活之外,我们还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世界,试着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或许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全球化的视野,收获更多的思索与创造!

——谭心逸 电机系

本次学术活动受益良多,有所体悟。感谢各位讲座老师的精彩分享与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各位老师、会务组同学的付出。作为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的博士研究生新生,本次学术活动不仅专业十分对口,学术兴趣也十分“对胃口”。各位外交官、老师所从事的一线工作内容,所做的前沿、深度的政策研究令人如沐春风,醍醐灌顶。一天半的时间,学习下来,总共有两点较为深刻的感受:


1.从研究方向上。本次活动的研究内容紧跟时事,与国际形势息息相关,领略了与平时课程中理论、方法论学习的不同,感受到了各位老师的风采、了解了前沿研究的动态;


2.从研究视野与角度上。达巍老师梳理了中美两国关于台湾问题的“三公报一法六保证”,精细到从条约措辞的表述为我们呈现另一视角的分析角度;孙成昊老师不仅解读了特朗普、拜登两届政府的详细对话政策,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从总统身边的人切入,从组阁成员的角度来分析政策变化与推演政策制定;宋博老师梳理了乌克兰危机前的15年历史,“事情的发生不是怦然之间的,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酝酿”;石岩老师则是从“战略自主”这一概念构想,从不同的领域政策切入,详细、全面地阐释了欧洲的战略构想与部署。研究视野与切题角度,就像是庖丁解牛的切入点,若是找不切入点,就会陷到诘屈聱牙的理论辞藻激荡下如坠云雾,遑论领略庖丁解牛的乐趣。再次感谢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本次活动的录取。诚惶诚恐,谨致谢忱;自知学浅,还盼业长!

——张泽明 社科学院 国际关系学系

1.在真假信息混杂难辨的当下,通过一线外交官员,学者们的无私分享,我们得以以更理性,客观的角度认知国际形势,与周边安全挑战,并坚持以国家利益角度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全球化加深主权国家间的相互依存,中国在海外利益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青年学子应该关注地区热点问题,也需要积极加入全球治理中,承担大国责任,在国际舞台发挥影响力。


3.作为清华的青年学子,我们需要向世界传达来自中国的声音,消除彼此间的误解,管控摩擦分歧,促进交流合作,让世界认知真实的中国。


4.珍惜和平。

——赵金钰 社科学院 国际关系学系

首先是八场报告主讲人不同研究领域、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讲授风格的集中呈现,给我带来的感官冲击。他们像八位武林高手,举手投足间“绝招”就得以施展,言谈举止间“绝学”即可窥探,他们步履轻盈却脚步生风,高屋建瓴还亲和无限!然后就是讲习营中主题的丰富多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立体、生动的战略认知视角,这将会助力我们看待国际形势洞若观火,指导我们社会践行有的放矢,做到知行合一!最后就是朋辈间的真诚交锋,交流探讨中收获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深厚情谊!

——王占举 公管学院 公共管理专业

当下的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于是形形色色的消息、真真假假的信息、林林总总的观点不断地涌入我们的眼帘,让我们目不暇接,常常不自觉就受到各种意见的裹挟而失去自己的判断,甚至会蒙蔽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带上有色眼镜。我想,要形成理性自主的判断和观点,首先要真正拨开迷雾、看到真相。于我而言,这次讲习营就是一个渊本求源的过程,它切实地让我知道世界局势中的主要力量是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态势、如何形成当下复杂的关系,或者说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当下我们所处的世界,让我能够放下自己的臆断、偏见或刻板印象,发挥青年人的理性来认识今天,同时也燃烧青年人的热血以奔赴明天。

——姜培 法学院 比较法与法文化学


文案:张丰野 林恩彤 王星懿 马浩然

审核:罗诺 王侯嘉遇

指导老师:罗诺 王侯嘉遇

供稿:清华大学学生全球战略研究协会


上一篇:“国际变局下的亚太形势与中日韩关系”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下一篇:【战略与安全论坛第50期】CISS与中国论坛联合举办“阿富汗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