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碧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研究项目成员
编者按
美国观察月度形势报告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研究项目推出,持续追踪涉美动态,评析美国内政、外交、经济、军事安全等方向的重要事件。特此首发,以飨读者。
本月美国-南亚政策动向主要聚焦美国重视发展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关系,积极推动与这些国家互动往来。
美印高层互访,探索两国合作新路径
美印两国走向经济、政治、外交、科技、军事等多方位、多领域的伙伴合作关系,两国高层官员及专业人员频繁交流与互访。美国各界重视印度在美对外战略中的作用,印度对美示好也从“模糊”表态到积极回应阶段。
一是美国利用“全球南方”话语叙事,在G20峰会上推动印度“挑头”。G20峰会上美国推动印度获得成功、积极同中东地区达成协议等举措表明,美国正积极利用“全球南方”叙事,即以印度作为其在“全球南方”的影响力投射支点,在维持美国国际霸权的同时更好应对中国。G20峰会期间,在美国总统拜登积极推动下,各成员国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一致,比如美国推动了连接欧洲、中东和印度的庞大铁路和航运项目。此外,美国主推气候变化、加密货币和改革多边开发银行等方面的议题,这些内容也是莫迪政府更关注的领域。为了争取印度配合,拜登还强调,美国支持印度“入常”。
二是美印签署联合声明,推动多领域合作。在G20峰会前夕,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双边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两国政府在全球议程所有层面继续推动印美战略伙伴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莫迪与拜登总统承诺在一系列领域加强合作,包括贸易、芯片和量子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供应链、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教育等。在军事方面,印或成为美海军未来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舰艇维修中心。美印领导人在声明中着重强调美海军与印造船厂达成的维修协议,同时对“美工业界进一步加强对印飞机维护、修理等设施投资”表示欢迎。此外,印度海军参谋长访美并出席美海军战争学院主办的第25届国际海权研讨会(ISS),旨在探索印美海军合作的新途径,并会晤美、英、澳、埃及、意大利、日本等国海军官员。
三是美国国内战略界重视美印关系在对外战略中的关键作用。美国务卿布林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新时代美国外交的力量与目的”主题演讲时表示,“印美战略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布林肯称,两国在包括先进半导体、国防合作等各个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同时,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在评论报告中表示,美印都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与威胁”,双方合作应对中国符合两国国家利益。
此外,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指控印度政府人士参与谋杀加境内“卡利斯坦”领袖尼贾尔,加印矛盾因此恶化升级。对此,美国前国防部官员公开表示,“特鲁多总理以一种无法反驳的方式提出指控,他无法出示有关证据”。在谈及美国立场时,他声称,“美国不希望在两国之间做出选择,但必要时,美国会选择印度,美印关系尤其重要”。他补充称,在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印度比加拿大更具“战略重要性”。
美国寻求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在对外经贸方面的合作,并借此缓和与巴基斯坦和中东的紧张关系。
美国联通南亚与中东国家,缓和与相关国家矛盾,通过对外经济援助,帮助这些国家环节国内经济困境、追求多元经济体系的同时,建立以美国为推动力量、以印度为参与主体的区域性经济体制,以达到对冲“一带一路”倡议、削弱中国影响力渗透的目的。
一是美国支持“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以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和印度联手推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旨在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影响,是其反华遏华“大战略”的关键一步,可以称得上是“美以阿印欧版的一带一路”。该倡议旨在建立一条海陆联运的贸易与经济合作走廊——始于印度孟买,由海路至阿联酋、沙特波斯湾港口转入陆上,再经约旦至以色列港口海法进入东地中海,最终到达欧洲南部。美国除欲借此重塑中东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缓解海湾国家间猜忌、减少以色列与海湾国家紧张关系外,还想通过该走廊加强印度—阿联酋—以色列—美国组成的“中东新四方”(I2U2)机制和七国集团领导下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以此来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二是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高调访问”巴俾路支省瓜达尔港,为加强美巴贸易往来做铺垫。近期,美驻巴大使唐纳德·布洛姆(Donald Blome)“高调访问”巴俾路支省瓜达尔港,号称旨在“考察商业和发展前景”。布洛姆在瓜港表示,该港口系加强美巴贸易的重要设施。从美巴关系角度看,美此举意图考察美国未来在巴投资潜力,缓和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借助巴基斯坦国内面临的经济困境、地缘博弈、政治动荡等多重问题,努力赢得巴基斯坦好感。此外,美国一直担心中国在瓜达尔港的大力投资是用于军事建设目的,害怕瓜港已然成为中国在巴基斯坦驻军基地。因此,美希望通过访问来确认瓜港的非军事性,消除顾虑。
美国极力发展与印度关系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印度改变对华政策,为美国拉拢印度应对中国提供机遇。莫迪政府寻求在供应链、科学技术、能源等方面减少对华依赖,以“印度制造”名义,发展印度自身经济贸易。在政治问题上,印度与中国边境对峙态势不断恶化,口头上虽极力希望改善与中国关系,却不断增加驻扎边境的军事建设。同时,开始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公开表态,呼吁中国应当遵守相关“规则”,并发展与菲律宾合作关系,支持南海相关裁决及台湾地区“现状”。在中美战略博弈呈现长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支点,印度改变对华政策,为美国拉拢印度,强化“印太”战略部署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美国短期内并不担心印度成为另一个亚洲“强国”,有利于美国提升在“全球南方”区域的影响力。一是印度制造业与军工能力较弱,即便在美国帮助下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与机遇,但国内贸易结构的根本性矛盾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莫迪政府的超级大国雄心仍然面临企业技术弱、制造业领域投入不足、高端知识人才少或流入国外等问题,这一“空中阁楼”式的发展理念需要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实现。二是印度国内民族宗教与政党斗争激烈,政府会将更多注意力首先聚焦国内安全与种族冲突议题上。印曼邦冲突与印缅安全问题仍然是该地区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暴力恐怖事件充斥,社会治理问题严峻。国内政党及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意度上升,导致政府更多聚焦于内政问题,无暇兼顾发展问题。
下一步,美国南亚政策的主要关注方向有以下几点:一是印度将举办第五届印美“2+2”对话,重点可能会升级美印在军事、芯片以及经济方面的合作;二是美巴关系与中巴关系走向,虽然美国短期内不会考虑在瓜达尔港扩大对外投资,但应当持续警惕美国对巴贸易政策动向;三是美国借“全球南方”合作对中国周边安全产生的影响,美国借扩大“全球南方”国家重要性,很可能对中国周边环境与安全态势造成一定程度冲击;四是关注美国盟友与南亚国家的互动,是否会产生盟友追随美国对南亚战略的行为?此外,美国在应对加拿大与印度之间的矛盾时的战略选择,也需要持续跟进。
审核:孙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