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智库报告
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研究项目
战略与安全大事记
全 部
«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9
»
总第42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4月20-23日)
8月17日,《外交政策》网站刊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教授阿齐姆·易卜拉欣(Azeem Ibrahim)评论文章《中国不会重犯美国在阿富汗的错误》。文章认为,中国在阿富汗最关心的是地区动荡和疆独分子获得跨境援助问题。对此,塔利班将吸取过去20年的教训,把恐怖组织活动限制在境内,疏远疆独分子,同时和中国接触。因此,塔利班将可能是中国的可靠伙伴。
总第42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18-19日)
8月16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了华盛顿特区战略主席安东尼·科德斯曼(Anthony H. Cordesman)的报告《阿富汗军队崩溃的原因》。报告指出,阿富汗政府和军队在短时间内崩溃的原因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美方、阿富汗政府以及塔利班等多方因素。
总第42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16-17日)
8月12日,《国会山报》网站刊发前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主席、前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布莱恩·艾特伍德(J. Brian Atwood)文章《美国应减少反华论调并与中国真诚对话》。文章指出,对华敌意的猛增使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罕见一致,该论调在两国都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压缩了外交空间。文章认为,尽管美中有诸多分歧,但在努力恢复与伊朗的核协议方面,中国一直是美国盟友,中国还可在阿富汗提供帮助。
总第424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12-13日)
8月11日,美国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网站发表清华-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任莫里斯·格林伯格荣誉主席、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主管中国大陆、台湾和蒙古事务主任韩磊(Paul Haenle)的文章《为什么美中军事交流减少》。
总第423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10-11日)
8月6日,《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刊登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顾问内森·莱文(Nathan Levine)评论文章《与中国的意识形态竞争不可避免》。文章指出,把美中竞争定义为一场具有冷战式的意识形态竞争,将会使世界更加分裂,也将分散解决国内社会问题的注意力,并使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危机的努力变得更加困难。
总第422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9日)
8月5日,《华盛顿邮报》网站刊登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的文章《美中关系陷入“冷和平”》。文章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特朗普下令提高的关税仍未被废除,美国政府还试图在向美国企业提供资金的同时遏制中国科技企业。
总第421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6日)
8月5日,《国会山报》发布联合出版社国际版杰出专栏作家哈兰·厄尔曼(Harlan Ullman)的文章《冷战结束了?还是正在进行中?》。文章认为,随着中俄成为美国的潜在对手,“新冷战”的幽灵不容忽视。相较于美苏冷战,“新冷战”将存在几大不同点。第一,“新冷战”将在更广阔的战线上展开。第二,就对手而言,不同于前苏联,中国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其GDP早晚会超越美国。
总第42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5日)
8月4日,《外交学人》刊登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项目主任本·斯科特(Ben Scott)的文章《华盛顿“基于规则的秩序”策略的问题》。文章认为,基于规则的秩序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制胜关键,但笼统声称中国违反这样的秩序并不奏效,而应指出中国对国际法具体条款的违反,并加强在美国国内展示民主模式的成功。
总第41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4日)
8月2日,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发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研究总监和编辑安东尼·金(Anthony B. Kim)和2021年夏季青年领袖项目成员盖文·赵(Gavin Zhao)共同撰写的评论文章《美国的印太地区目标是促进经济自由》。文章认为,印太地区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关键部分,当前印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稳定性强,推进与该地区盟友的合作伙伴关系符合美国利益。
总第41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3日)
7月29日,《国家利益》杂志发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题为《地缘政治奥运会:中国能赢得金牌吗?》的文章。文章指出,东京奥运会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反思中国挑战美国地缘政治利益的恰当的类比。
总第41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2日)
7月30日《外交政策》刊登杜克大学公共政策与政治学教授布鲁斯·詹特森(Bruce Jentleson)题为《警惕“中国威胁论”进一步发酵》的评论性文章。作者指出获得美国两党高度共识、被视为民主与专制意识形态对抗的“中国威胁论”已助力华盛顿通过超2000亿美元的竞争法案,而作者并不看好此举,他认为 “中国威胁论”正被过度夸大。
总第41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30日)
7月27日,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发布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学院国际事务实践教授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的文章《国会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消极转变:战略压舱石》。文章指出,拜登延续了自特朗普政府以来愈发强硬的对华态度,国会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者指出美中建交50年以来,国会在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但未被重视的作用。
总第41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9日)
7月2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军事史学家马克斯·布特(Max Boot)《为什么离开阿富汗而留在伊拉克?拜登的政策毫无道理》一文。文章表示,尽管拜登宣布了美国将在年底前从伊拉克撤出其作战部队,但这只是为了应对伊朗煽动的民族主义要求,驻伊拉克美军并不会有大的变化。
总第414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8日)
7月28日,卡内基欧盟研究中心官网发布卡内基中东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哈里斯·哈桑(Harith Hasan)撰写的题为《伊拉克总理访问拜登后,美伊关系未来走向》的文章。文章指出,在伊拉克困难时期,其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访问美国,并提出了美军撤军或设定撤军时间表的明确诉求,但同时希望不要失去美国支持。
总第413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7日)
7月23日,《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刊登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弗朗西斯·布朗(Frances Brown)和托马斯·卡罗斯(Thomas Carothers)合作的评论文章《美国的民主困境》。文章指出,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重振美国在全球民主方面的领导地位,但他不应把对抗中俄作为民主战略的主要驱动力。
总第412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6日)
7月21日,《华盛顿邮报》网站刊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主任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McFaul)的文章《美国试图拉拢俄罗斯疏远中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文章指出,拜登将与中国竞争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
总第411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3日)
7月22日,《报业辛迪加》网站发布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撰写的文章《美中脱钩的风险》。文章认为,随美中关系愈发像冷战时的地缘政治动态,世界正走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新平衡。虽一些西方人士渴望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sputnik moment)来激励投资和改革,但应小心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总第41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2日)
7月20日,《国会山报》刊登前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主任约瑟夫·博斯科(Joseph Bosco)所撰文章《彭斯与拜登的中国政策:相互竞争又彼此一致的愿景》。文章认为,纵使两党出于政治需要而互相攻讦,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实则拥有大致相同的框架。
总第40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1日)
7月16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希腊欧洲和外交政策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丹弗斯(Nicholas Danforth)的报告《一种冷静、谨慎的平静:拜登政府上台6个月后,美土关系变得平静》。
总第40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7月20日)
7月17日,《外交政策》刊登杜鲁门国家安全研究员鲁马纳·艾哈迈德 (Rumana Ahmed)和国家民主研究所民主与技术主任莫伊拉·惠兰 (Moira Whelan) 联合发表的题为《中国能知道5G的力量,美国为什么不能?》的文章。
«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