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沱生: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中国的抉择

2024-12-30

张沱生: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观智库首席研究员


全球化的发展可能进一步受阻、变形、步履艰难。多极化不会止步,但大国关系将进一步趋向分裂、对抗,新冷战有向全球扩展的可能。科技变革的加速如不能配以新的多边制订的国际法规,其带来的风险将更难逆料。

对于什么是现存国际秩序,中国与美国的看法有较大不同。美国认为是 “规则基础上的国际秩序”“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中国认为是联合国宪章和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规基础上的国际秩序。二者既有交叉又有分歧。事实上,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秩序已经历多次变化:从雅尔塔秩序到冷战秩序,再到冷战结束后的新国际秩序。

冷战结束至今已有30多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冷战结束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在此期间,随全球化、多极化和科技变革三大趋势的发展,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出现了积极变化:

6ef72fbaf4fda09fb8c0b0678400dd1d.png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被“一超多强”格局所取代,大国地缘政治摩擦明显减弱,大国关系不再具有对抗性质,合作接触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方面。

——多边主义在全球与地区范围内快速发展,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得到加强,世界贸易组织、地区多边自由贸易区及各种多边政治安全对话合作机制纷纷建立与发展。

——传统安全挑战下降,非传统安全挑战逐步上升,国际社会开始就全球与地区治理开展与加强合作。在此期间,国际军控防扩散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先后达成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议,国际反恐合作与全球维和行动成绩显著。

第二阶段从2010年中期至今。在此期间,全球化、多极化、科技变革三大发展趋势的消极面对国际秩序、国际格局的冲击日益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在: 

 ——全球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上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去全球化逆流涌现,各国间的自由贸易、科技合作日益受阻。特朗普第一总统任期的美国是去全球化的始作俑者。

——多极化仍在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再现并日趋激烈。近年来,美俄已陷入新冷战,中美亦走到新冷战的边缘;大国军备竞赛已有呼之欲出之势。

4af27afd1a86f985d0db4045b54e5b51.jpg

▲2024年10月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喀山举行。

——科技变革继续加速发展,并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在诸多新安全领域,在缺少相关国际法规的情况下,网络战、信息战愈演愈烈,世界更面临着发生外空战与智能化战争的严峻风险。

——多边主义受到单边主义严峻挑战,全球与地区的多边框架因分裂对立而作用下降,联合国、WTO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严重削弱,安理会决议往往因一票反对而难以发挥作用,全球治理困难重重。

上述变化在2024年继续发展。俄乌、中东两场战争仍在进行,美与中俄对抗加剧,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受阻,气候变化风险持续上升。根据今年6月澳大利亚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和挪威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报告,近两年全球发生的军事冲突与战争已达到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点。

最近,在第一任期大搞单边主义,退出多个国际条约,发动贸易战、科技战并大力扩充军备、谋求所谓“以实力求和平”的特朗普又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这可能给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的国际秩序带来更加强烈甚至是颠覆性的冲击。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执政轨迹,其大选中宣示的政策,其正在组建的执政团队,都预示着这一危险前景。

在此形势下,全球化的发展可能进一步受阻、变形、步履艰难。多极化不会止步,但大国关系将进一步趋向分裂、对抗,新冷战有向全球扩展的可能。科技变革的加速如不能配以新的多边制订的国际法规,其带来的风险将更难逆料。

冷战结束后,中国曾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然而,随近10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已再次大大上升。

d2eb19683678095337a91dd34a3e2692.jpg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信集团展位的智能工厂模型。

上述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须做出怎样的抉择?我的看法是:

第一,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中国将面临更加全面、严峻的挑战,机遇仍然存在或会出现,但将远小于挑战。对此必须有十分清醒、深刻的认识。

第二,作为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大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中国视为“超级大国”),中国必须为维护与改进现存国际秩序,维护全球多边框架,避免与制止新冷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

第三,对于内外两个大局,中国必须首先做好自己国内的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外,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结伴不结盟;坚持多边主义,团结大多数。唯此,才能战胜严峻挑战,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同时肩负起一个大国不可推卸的国际责任。


本文2024年12月26日首发于“中美聚焦”


下一篇:鲁传颖 | 《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为全球数据治理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