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走向开放包容的东亚——区域国别学与“一带一路”研究

2024-05-03

翟崑: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2024年4月20日,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山大国际观察”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进行了专访,围绕区域国别学、东南亚研究、“一带一路”问题等话题聆听翟崑教授的真知灼见。本文对专访内容进行回顾。

问:您曾明确表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应坚守“起自学术、终及国家、惠及世界、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这充分体现了您“经世致用”的学术理念。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亚地区在一体化进程中亦面临着历史与现实交织、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多重挑战。针对此,您认为在推动东亚合作的过程中,区域国别研究应着重关注哪些关键问题的解决?

翟崑:东亚地区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是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重点关注的地区。围绕“起自学术、终及国家、惠及世界、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在推动东亚合作的过程中,大致有四类关键问题需要重点解决。第一,理论问题,东亚研究长期以西方视角为中心,而东亚合作恰恰是西方国关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的地区实践,中国区域国别学应加强基于东亚合作实践的理论创新研究;

第二,对策问题,东亚合作已经开展了近三十年,每个阶段都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当前中美逐渐开始全面战略竞争、美日韩菲亚太“小北约”初现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重新认识、定位并推动东亚合作,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第三,理念问题,东亚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带动世界的中国发展理念息息相关,但同时存在“知”与“行”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知行矛盾、实现知行合一是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始终的方向;

第四,可持续问题,东亚合作始于经济合作,虽然当前东亚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但随着美国供应链“友岸外包”、美日与我不断脱钩,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东亚合作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

问:我们关注到您近期在一篇学术著作中详尽探讨了美国针对东南亚地区青年一代所实施的公共外交策略。在东亚文化圈,东南亚多国,特别是越南等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挖掘和利用文化纽带,凝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青年对文化的共同理解与认同,以促进民间交流的深化,增进相互理解,进而推动国家关系的稳健发展及区域合作的持续深化。您认为在拓展中国与东南亚社会间文化交流渠道方面,应做好哪些工作?

翟崑:首先,东南亚是具有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活力的地区,在挖掘共同文化纽带方面,我们应该既注重发掘儒家文化、华侨文化等传统文化纽带,也应该关注社媒用户群体、跨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等新兴场域中正在生成的文化纽带。

其次,由官方和民间行为体组成的传播网络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挖掘利用共同文化纽带,是促进国家间传播网络对接、共振的有效方式。东南亚国家的传播体系在能力和路径上存在广泛差异,中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需求对接。部分东盟国家已经拥有成熟的传播体系,传播辐射力度强,中国应重视此类国家在全球传播网络中的枢纽节点作用,提升双边互动的针对性。部分东盟国家传播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中国与上述国家在能力建设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问:当前,全球互联互通战略之间确实存在竞争态势,例如美国的“印太战略”便明确表达了与“一带一路”相对的立场。然而,各国在单独推进全球互联互通方面均面临能力限制。因此,在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未来发展路径时,各国应遵循哪些原则,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应遵循哪些原则?

翟崑:在全球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各国应本着以下原则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一是坚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理念。各国应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寻求利益契合点,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应强调互联互通项目给沿线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各国在推进互联互通时,要统筹考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社会受益面、生态环保等长远影响。“一带一路”项目应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对当地经济、民生、环境产生积极效应。

三是尊重各国主权,照顾不同国家的关切。互联互通涉及许多国家,应尊重各国的发展诉求,照顾大小国家的利益,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推进。“一带一路”应是平等、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而非少数大国主导的封闭小圈子。

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让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一带一路”项目应坚持商业原则,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可持续的造血功能,避免加重沿线国家债务负担。五是提升互联互通项目透明度和包容性。各方应致力于提高项目信息披露水平,接受各界监督。“一带一路”倡议应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广泛吸纳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更多参与者,打造开放多元、惠及全球的合作平台。

总之,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但应本着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各国主权,让市场发挥关键作用,不断提升透明度和包容性。作为重要倡议,“一带一路”应身体力行,成为践行上述原则、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典范。

问: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周边外交的发展,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东南亚国家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国家。但部分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积极经营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为了建立类似古代社会的“朝贡体系”以达到称霸的目的。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类西方舆论战?

翟崑:首先,这类舆论是对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误解。中国提倡的“周边命运共同体”旨在推动共同发展,而非单方面的霸权主义,中国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法,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中国愿意与东南亚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区域的长期稳定与繁荣,这与“朝贡体系”有本质的不同。

其次,这类舆论是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误判。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方位制度化的合作体系。以基础设施为例,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的开通运行就是中国与东盟互利共赢合作的生动例证,雅万高铁开通半年来,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两万多人次,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现实的数据证明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最后从对策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可为中国-东盟关系共同发声,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与东南亚共有知识的宣传,以此打破部分西方国家的认知偏差。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长时段的历史交往形成了丰富的共有知识,包括对和平、安全、发展等概念的共同理解,这些都有助于打破西方舆论战的话语陷阱。

问:您认为,在区域国别学的研究中,中国学者应当如何避免“西方中心论”的研究倾向,实现“打造社会型学术,普及区域国别学”的学术追求呢?

翟崑:这里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避免“西方中心论”,二是如何打造区域国别学的社会型学术,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解决其一,则对另一个也有所助益。所谓区域国别学的社会型学术,就是把与外国相关的知识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普及,这里我认为可以从:器物(材料)、制度(体系)、思想三个层面来入手。

材料层面,无论是避免西方中心论,还是打造社会型学术,都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所研究的对象国,目前国内对于国外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许多中小型国家研究者更是寥寥。而避免“西方中心论”,打造社会型学术就是需要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非西方国家,进行长期的追踪及细致的田野调查,获得一手材料,从而在事实层面对对象国有着更为细致深入的把握。

体系层面,一是国内需要更快的建立起区域国别学的学科规范与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近年来诸多高校一直在做的事情,二是国际层面加强公共外交与制度化的人文交流。

思想层面,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从西方中心论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问:您曾指出,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学术共同体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至关重要。在此框架内,您特别强调了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鼓励青年人才投身于“一带一路”的研究与实践中的重要性。鉴于这一点,请问您能否为正在学习和研究“一带一路”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翟崑:对“一带一路”研究的青年学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需要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包括其历史背景、目标、参与国家以及它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一带一路”是一个多维度的倡议,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区域国别、公共卫生、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青年学生应该尝试跨学科学习,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

二是,青年学者可以通过阅读新闻、学术期刊和政府报告,关注“一带一路”的最新发展和相关国家的立场变化。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参与相关的实习、项目或实地考察,以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当然,学习并掌握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将极大提升你的研究和交流能力。

三是培养国际视野,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助于青年学者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年学者也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网络论坛,与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建立自己的学术网络、分享观点和扩大学术影响力。

问:您曾经指出,区域国别学需要“一专多能”的知识生产者。您认为,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双能人才”呢?

翟崑:作为青年学生,要成为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双能人才”,提高自身素养可遵循以下方法:

一是打破常规,跳出定势,培养自己学习和应用交叉学科方法的能力。打破单一的线性思维和本国中心主义的认知模式,基于对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把握,在不同知识体系间建立链接,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学以致用,用以强学,实现学术和实践能力的相互转化。在学术方面,通过原创性、基础性研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献力。在实践层面,发挥地区和国别的局势研判、跨文化沟通和国际传播、国际危机处理、国际战略博弈、全球和地区治理等复合型技能,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三是训练思维,熟知语言。培养灵活、批判的思维模式以及对国际形势的敏锐感知,并努力获取目标地区和国家的语言技能。四是提早规划,锚定职业。多与前辈、老师、相关领域实践者交流,基于自身优势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学科魅力和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助力。

本文2024年4月29日首发于“山大国际观察”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阎学通:数字时代的中国外交政策方向

下一篇:美国950亿美元外援对乌克兰和跨大西洋关系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