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办第21期战略清析论坛,主题为“特朗普MAGA运动眼中的世界与中美关系的前景”。本次论坛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与谈人为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副主任雷少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宇韬。CISS副研究员孙成昊主持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围绕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全球化和建制精英的敌视两个要素,探讨MAGA眼中的世界以及未来中美关系。主讲人赵海首先对MAGA的定义与政治本质展开分析,他指出,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作为政治口号的原型可追溯至1980年里根竞选时期,但特朗普在2016年赋予其新的意识形态内涵,核心是对白人主体性、传统社会结构(家庭/宗教/制造业)和民族国家主权的怀旧式重构。赵海强调,MAGA的敌人具有双重性——内部敌人与外部敌人。
在此基础上,赵海进一步指出MAGA运动实质是一场文化战争而非单纯政治动员。这一分析揭示了MAGA并非特朗普个人政治策略,而是基于特定历史焦虑的结构性社会运动,其目标是通过文化颠覆重构美国身份认同与国际角色。
对于中美关系,赵海指出,MAGA运动对中国的认知是具有麦卡锡主义的结构性偏执,他们把中国不仅看作战略竞争者,更视为一种对美国制度与文化的颠覆性敌人,将中国的崛起归结于美国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并把中国渲染为“21世纪最大地缘挑战”和“战略竞争对手”。
在与谈环节中,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副主任雷少华指出,特朗普主义的核心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以捍卫传统盎格鲁-撒克逊价值为名,通过身份政治动员、反精英叙事与国家主义复兴,试图重塑美国的政治秩序与文化认同。他还强调,外来移民的增加同样是美国利益的另一大威胁,移民的增加将会直接导致他们在选举结构和人口数量上对传统白人群体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宇韬指出,MAGA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社会引发广泛共鸣,主要在于其有效激发了部分中下层白人群体的身份认同感与被边缘化的情绪。这一群体在面对全球化、产业转移及社会结构变化等背景下,产生了深刻的经济焦虑与文化失落感,而MAGA运动恰恰通过民族主义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强调,回应了这些情绪诉求。
最后,现场听众围绕MAGA 运动内部多元派系的未来发展、中美关系走向等议题提问,主讲人和与谈人对此逐一回答并与听众深入交流。
【战略清析】系列论坛: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建设战略与安全领域学术共同体,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发起“战略清析”系列论坛,邀请从事战略、安全、国关、外交等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围绕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及本领域前沿研究进行研讨,从而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增进青年学者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本系列论坛定期举办,欢迎大家关注。
撰稿:任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