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青年】读书会第十四期|《白宫掌权者》

2021-11-26

2021年11月20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办第十四期战略青年读书会。本次活动的阅读内容为《白宫掌权者》。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南京大学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等院校和工作单位的12位战略青年成员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本次读书会。本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河和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孙成昊担任领读人,战略青年成员王秀珊主持。

微信图片_20211129092007.jpg

针对阅读内容,领读人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几经变迁,逐渐从较为波动走向较为稳定的决策框架,也日益成为白宫决策的“神经中枢”,在美国国安安全决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白宫掌权者》重点从国安会的组织自身演进、利益集团政治和国际环境变化三个角度,考察国安会成立至今的演变路径、规律和启示。

肖河在领读环节介绍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在1945年到1981年期间的基本特征和演进逻辑。他认为以军政关系和府际关系为代表的制度特性是该制度演进的核心线索,作为环境需求的苏联威胁和政党轮替的政治生态变化,则通过战略思维形塑制度样貌,总统本人作为决策核心,其战略思维、政治地位、管理风格等非功能性个人因素对该制度的影响也值得特别关注。

孙成昊在领读环节评介了1981年至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的演进脉络。立足于研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度对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借鉴与参考意义,他认为发轫于老布什时代的三级委员会模式是这一时期制度连贯性的主要表现。相较于奥巴马政府对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决策中枢和坦诚斡旋人的角色界定,特朗普本人突出的执政风格阻碍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机制发挥其应有作用,拜登政府在继承奥巴马政府的实践的同时,通过增设“协调员”职务以改善决策效率低的致命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印太事务团队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最大部门,其涉华官员大多源于“旋转门”机制和学术界。 

微信图片_20211129092012.jpg

在自由讨论环节,领读人同参会的战略青年就去安全化、泛安全化、气候安全、卫生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战略青年读书会通过组织战略青年深入阅读和讨论战略史、战略理论相关书籍,在阅读中提升战略意识,培养思考国际问题时的战略思维。战略青年项目是面向国际问题领域的青年学生和青年专业从业者的研究交流组织,作为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指导下的专门项目运行,由青年自主组织,通过讲座、研讨会、圆桌及年度大型论坛等多样形式,培养有战略眼光、有国际视野,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青年学生和学者,推荐并资助其中的优秀人员去国际论坛学习、观摩和发言,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撰稿人:刘一燊、李泽西


上一篇:【战略青年】读书会第十五期|冷战战略格局的形成

下一篇:【战略青年】读书会第十三期|作为战略史的冷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