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昊接受丹麦《贝林时报》专访

2025-04-16

孙成昊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4月12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接受丹麦《贝林时报》(Berlingske)记者Alexander Sjöberg的专访。孙成昊在采访中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形势,表示两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话。现将主要观点摘译如下:

孙成昊在采访中表示,中方对待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很明确,不会屈服于对抗性举措。特朗普政府借关税向中国施压,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韧性,这种“进攻性”做法不可能让中国让步,且美国试图强行达成协议的代价将会很高。中国不会被动面对特朗普的强硬做法,而会坚定、克制且有针对性地反制。因此,如果美国想与中国展开对话,应该展现诚意,避免言行不一,例如不能一方面表示愿意对话,另一方面却推行制裁和其他形式的对华施压举措。

孙成昊提到,特朗普的当选标志强权政治的回归。奉行“美国优先”、相信“强权即公理”,这是一种交易性现实主义。此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相对谨慎,其关注点一直在乌克兰危机和美国国内政治上。但是,当前的“贸易战”改变这一局面,两国关系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将持续。

孙成昊认为,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和极右翼势力抬头也可能给中国带来风险。原因在于虽然这些事态发展并非仅针对中国,但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重新引发对中国的敌意,也致使如“TikTok对美国民主构成威胁”“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等错误言论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孙成昊在采访中表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都需要增进相互理解,避免走向对抗。一方面,中国始终保持对话大门敞开,因为“贸易战”不是由中国挑起。中方也已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中总结经验,希望对话能以结果为导向,扩大合作领域,减少所谓的“竞争”。另一方面,如果美方能够“理性”行事,可以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孙成昊提到,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美国已不能主导一切事务,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并非仅由美国决定。若美国执意强调“美国优先”,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诉诸军事威慑、遏制等措施阻碍他国正常发展,妄图用强硬手段维护所谓的“美国霸权”,中国绝不会接受。

孙成昊表示,中国支持世界走向多极化,因为其有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构建更公平、更有活力的多边国际秩序。同时,美国在全球缺失领导力的行为,会为中国和欧洲及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提升关系创造空间,这也是各方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务实选择。

《贝林时报》(Berlingske)是丹麦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日报,于1749年首次发行,总部位于哥本哈根。该报属丹麦最大报业集团“贝林氏出版公司”,是丹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

原文链接:

https://www.berlingske.dk/internationalt/trump-undervurderede-xi-vil-han-i-dialog-er-der-kun-en-vej-frem-han

编译:于润婷

审核:孙成昊


上一篇:布鲁金斯学会代表团访问CISS

下一篇:CISS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联合举办“2025中美二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