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联合举办“2025中美二轨对话”。CISS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与卡内基中国中心主任华自强(Rick Waters)共同主持。与会专家线上参会,围绕“十字路口的人工智能:中美合作与竞争”和“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技术扩散”议题发言并展开讨论。
“十字路口的人工智能:中美合作与竞争”环节由CISS副主任肖茜主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技术与国际事务项目访问学者宋杰(Scott Singer)和CISS副研究员董汀作主旨发言。宋杰强调了美中在国际合作与双边竞争中寻找平衡的重要性,并分享美国如何评估DeepSeek功能与益处。董汀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革命性,不应使用传统地缘政治框架展开分析,同时提出了中美三个潜在的人工智能合作领域。
“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技术扩散”环节由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技术与国际事务项目代理联席主任亚瑟·纳尔逊(Arthur Nelson)主持,CISS特约研究员、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鲁传颖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技术与国际事务项目研究员山姆·温特-利维(Sam Winter-Levy)作主旨发言。鲁传颖指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人工智能技术时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渴望借助人工智能解决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可能缺乏应对人工智能负面影响的必要准备。山姆则介绍了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出口的三种不同立场,以及如何平衡技术扩散的利弊。
此外,与会者就如何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协调与各国监管经验分享达成共识,深入探讨了如何建立全球监测机制来应对非国家行为体可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行为。达巍与华自强在发言中指出,尽管当前政治环境复杂,但建立行业对话、利用多边平台和第三国会晤等方式仍能为必要的双边合作提供途径,中美需要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全球挑战。
审核: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