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2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寻找共识点、创造确定性”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印尼等国的六十余位嘉宾,围绕“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全球及亚太地区热点问题走向”、“经济科技竞争与全球治理”三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27日下午,会议举行了公开论坛,十余家中外媒体到场采访报道。
与会部分嘉宾合影
分论坛主持人
在26日上午的会议中,论坛嘉宾围绕国际秩序走向大国战略抉择以及中美关系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国际格局更加碎片化,正从单极向多极转变,国际制度的作用正在被削弱。专家们认为,中美之间的对抗并非必然,中美应管控分歧、避免危机扩大化、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以避免双边关系继续下滑,并在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禁毒、非传统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
议题一“国际秩序走向与大国战略抉择”引领发言嘉宾
议题二“中美关系”引领发言嘉宾
26日下午的会议以乌克兰和中东两场危机为主题。与会专家探讨了乌克兰问题和中东问题当前特点、影响以及未来走向。与会专家认为,俄乌冲突可能持续僵持,美国大选或成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国可积极发挥斡旋和调停作用。加沙的紧张局势或持续数年,如何敦促双方停火、冲突结束后如何进行政治安排以保障安全和缓和局势亟需讨论。
议题一“乌克兰问题”引领发言嘉宾
议题二“中东问题”引领发言嘉宾
27日上午的会议围绕亚太形势、经济科技竞争与全球治理进行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尽管朝鲜半岛局势复杂,但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和国际合作仍可能寻求稳定。专家们也认为各方需谨慎处理台海和南海问题,避免紧张局势升级。与会专家探讨了国家安全与经济科技合作之间的关系。专家们认为,当前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议题三“亚太地区热点”引领发言嘉宾
单元三“经济科技竞争与全球治理”引领发言嘉宾
27日下午的环节中,与会专家与来宾分享了对各国共同利益与合作潜力的看法,并为各方未来合作路径给出建议。对于大国关系,与会专家强调,加强战略互信、对话磋商和人员往来对保持大国间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对于国际热点,专家们建议管控好朝鲜半岛、乌克兰和中东等热点。在经济、技术和全球治理方面,与会专家认为国际合作潜力巨大,但面临信任缺失、政治与安全化、机制碎片化等挑战。专家们还回答了听众有关美国内政、反恐国际合作、大国政治与多边主义等问题的提问。
公开环节
张燕生在26日晚宴上做主题演讲(上)
黄铁军在27日午宴上做主题演讲(下)
CISS主任达巍在最后的感谢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环境较一年前更加复杂,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更需寻求新的共识,以促进全球稳定与合作。他指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愿意继续为学者们提供交流思想的平台,推动建设性的国际对话,为全球战略与安全问题提供更多洞见。
达巍教授总结讲话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了平行的青年互动环节,CISS“战略青年”同外方嘉宾做了深入交流,现场也有清华大学中美人文交流协会的学生对中外方嘉宾进行采访。
战略青年领袖工作坊(主题:探索边界,塑造未来)
中美人文交流协会学生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