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讲好中国故事” 系列实践工作坊第二期——“环境合作”

2023-02-13



“讲好中国故事” 系列实践工作坊




回顾 | 第二期“环境合作”

微信图片_20230214085313.jpg


FEB

04

2月4日下午,以“环境合作”为主题的“讲好中国故事”系列实践工作坊的第二期于线上成功举行。工作坊邀请到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并有近六十位同学与会交流讨论。

本期工作坊通过模拟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形式,围绕环境保护的不同思路以及讲好中国环境治理故事的实践策略展开。

1676336052149022735.png

刘星妍同学介绍了中国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展示了中国现阶段在气候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事业上的大国担当

随后,葛宇琛、张紫辰、张煦蓬同学模仿外国记者口吻,就中国气候治理政策与实效提出了问题,刘星妍同学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实例对这些尖锐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1676336114504076007.png


张庆鑫同学梳理了当前对我国环境政策的部分误解和偏见,并分析了这些误解与偏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才能讲好中国环境故事。她认为,可以运用本土化、重客观、求生动三个策略,呈现多层次的环境故事,传播有力多元的中国声音。

1676336124081022053.png

王彬彬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并就此话题进行阐发。王老师指出,要想准确、专业、生动地讲好中国环境治理故事,首先要做好知识储备,注重对专业术语的把握,避免在无形之中强化受众的刻板印象。

随后,王老师就如何“生动”讲述中国环境治理故事为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在外宣中注意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主动调整站位,用英文的思维习惯来准备和国际友人的交流,用国际社会能够理解的话语框架来讲述中国故事;以“刻意学习”的心态积累身边人的“中国故事”,把这些真实鲜活的“精彩案例”传播出去。

最后,王彬彬老师特别强调了“亲和力”的重要性。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认知的“卡点”,我们要卸下个人情绪,用准备好的故事和数据进行阐释,努力弥合分歧。


工作坊简介

“讲好中国故事” 系列实践工作坊共三期,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关切议题的讨论,明确中国立场,了解多方观点,提高国际对话能力


本系列实践工作坊邀请海外实践支队有相关兴趣的同学参与,鼓励参与同学在活动前深入调研、发现问题,在提问、互动环节发表个人见解,勇于质疑、积极表达,从观点的碰撞和思维的交锋中加深对热点议题的理解,收获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技能


工作坊由清华大学学生全球战略研究协会2023年寒假“讲好中国故事”实践支队主办,受到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指导与支持。

1676336476505062379.png




上一篇:回顾 | “讲好中国故事” 系列实践工作坊第三期——“对外贸易”

下一篇:CISS举办首届“一年一度美观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