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于线上成功举办第四期战略清析论坛,参会听众近500人。本期战略清析论坛主题为“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与拜登对华政策分析”,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主讲,同时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赵明昊作为与谈人,就中美关系变化以及美国对华政策走向进行了分享交流。CISS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以及CISS副主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陈琪担任本次论坛点评人。CISS副主任肖茜主持本次论坛。
王栋主要从分析中美关系的理论框架、美国对华政策演进历程、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政策基本脉络以及基于分析的政策建议四个角度展开。首先,王栋结合2021年4月在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上发表的文章指出中美关系“结构决定论”的局限性,提出要考虑施动者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王栋援引“刻舟求剑”这一典故,对美国对华“旧接触共识”(Old Engagement Consensus)中的认识论谬误做了批评,并通过认知心理学“归因谬误”和“信念系统过早闭合”两个理论讨论美国作为施动者在两国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出理解中美关系变化,不仅要考虑结构因素,还需考虑施动者因素。其次,王栋对美国对华政策演进的四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同时分析了美国大选、美国国内政治分裂、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对美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带来的影响,预判2024年“川普主义”有可能卷土重来。第三,王栋认为拜登政府形成了以科技脱钩为核心,以经贸金融为表现形式的“技术+”对华精准脱钩模式。最后,王栋提出未来5-10年,中美两国应重建中美关系新的均衡,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寻求“再挂钩”(Recoupling),塑造“新接触共识”(New Engagement Consensus)。中美竞争的本质是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中国要通过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更高水平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参与国际分工,引领“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进程。
之后,孙成昊和赵明昊作为与谈人分享各自观点。孙成昊谈及布林肯5月的最新对华发言中的“变”与“不变”时认为,美国对华在大方向上没有改变,布林肯演讲所反映的是美国对华竞争在策略和手法上的微调,包括其提出的“投资”“联合”“竞争”以及“塑造中国战略环境”都不是新想法。之后,孙成昊重点就美国如何“联合”盟友,尤其是针对俄乌冲突背景下中美欧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孙成昊认为,美国目前正推动欧亚战略和“印太”战略的融合,但美欧在对华战略上仍存分歧。美国依然将欧洲作为大国竞争的工具,而欧洲自顾不暇,需要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粮食、难民等问题。当前,欧洲并未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欧美在地缘政治认知上存在差异。长期看,美欧同盟关系未来仍将走向松散化的“议题式同盟”。具体到分析美国能否实现联欧制华,孙成昊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继续跟踪观察。第一,欧洲对美国的认知。第二,欧盟谋求“战略自主”的趋势。第三,欧洲对中国的认知。
赵明昊补充提出一个新的视角,即美国对华政策演进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美国目前正采取一个对焦中国的全球战略。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将大国竞争作为主轴的外交战略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鲜明的内政导向,强调“外交就是内政,内政就是外交”,试图开创美国国家发展新周期。第二,现实的“价值观外交”,通过价值观因素修复美国内部以及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将价值因素全面融入经济、技术、安全等方面的政策。第三,精巧的大国竞争,关注竞争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平衡。最后,赵明昊指出中国应清晰认识美国内部的变化以及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逻辑,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随后,主讲人和与谈人分别回答了线上听众提出的问题。
最后,中心主任达巍以及副主任陈琪对本次论坛进行点评。达巍赞同王栋赋予动态化研究以理论框架的研究,同时也提出结合历史,从纵向四个层次思考中美关系,即观念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国家实力的力量(包括军事、经济)、种族的力量。此外,达巍也认可王栋的观点,即中美关系的变化率先发生在美国侧,而中国在这一国际秩序大背景下改如何选择,存在巨大不确定性。陈琪认为,推动美国对华战略演变的最重要变量依然是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认知,毕竟大国博弈更看重竞争者实力的相对消长。在美国实施对华大国竞争战略背景下,中美双方目前实际存的竞争共识是:第一,关注本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第二,展示各自塑造亚太及周边战略环境的影响力;第三,即使美对华决策出现不理性的行为,学者依然应坚持理性客观研究来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和稳定寻找可能性,同时大国的不理性决策也可能成为对方的机会窗口。在陈琪看来,中美关系的变化已处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愈益确定性的前景中。
撰稿:杨滨伊
核稿: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