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115 | 从普利亚峰会看七国集团的涉华动向

2024-09-06

编者按《美国观察》是在中华美国学会青年分会支持之下,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CISS Youth)推出的专注于观察美国的栏目,既有围绕美国问题的基础研究也有针对美国问题的深度思考。投稿要求和联系方式详见:《美国观察》长期征稿启事。

稿件一旦录用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单篇400-500元),并有机会参与CISS实习生项目和战略青年的后续活动。优秀稿件将推荐至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已有部分稿件被“中美聚焦”、澎湃新闻等转载。

本文是美国观察推出的第115篇文章,聚焦普利亚七国集团(G7)峰会对华战略暗线发展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对具体议题的剖析揭示七国集团峰会围绕供应链、气候治理以及后峰会时代宏观议题下的对华战略发展趋势。

640 (1).jpg

本文作者:陈宏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2024年6月,普利亚七国集团(G7)峰会在意大利召开,重点讨论支持乌克兰、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技术合作。围绕中国的讨论成为隐形主线,在普利亚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中,中国的身影一直若隐若现。[1]各国在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和气候治理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共识。在气候治理方面,七国集团呼吁加强与中国合作,尽管其中常带有政治考量。此次峰会反映国际社会在关键领域的分歧和对抗,同时展示在多边合作上的潜在共识。在此基础上,七国集团内部受到欧盟右翼势力抬头的影响,以及各自国家的内部政治挑战。西方媒体对峰会的报道更是使用了如“疲惫”“最后的晚餐”等词,媒体界普遍认为七国集团处于危机之中。[2]

关键领域:供应链对华去风险化

美国在供应链领域始终将中国视作“敌对”角色。本届峰会更是污名化中国,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任性的”经济参与者,向西方市场倾销电动汽车,并威胁要停止出口高科技行业所需的关键矿产。联合声明中,七国峰会表示,“一个遵守国际规则的不断发展的中国符合全球利益。我们不会与中国脱钩或闭关自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增强经济韧性,就必须去风险并实现多样化。我们将单独地与集体地采取措施,投资于自身的经济活力。我们将减轻在关键供应链中的过度依赖性。”[3]基于此可以看出G7国家逐渐认识到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采用的话语是“去风险”而非“脱钩”,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首先,脱钩(decoupling)指完全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而去风险(de-risking)则是减少过度依赖,避免供应链单一化带来的风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报道的:“G7国家优先选择去风险化而不是脱钩,以避免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4]

在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去风险被视为降低供应链风险的一种重要策略。克里斯托弗(Martin Christopher)在2004年提出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框架表示,通过识别、评估和减缓风险,可以提升供应链整体韧性。[5]具体到对华供应链的去风险,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则提出,如果全球供应链可以更加多元化、更加便捷,便可以更好成为应对单一市场依赖风险的有效手段。[6]

同时,去风险战略的出台存在历史维度上的必然性。伴随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愈发重要,以七国集团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力度前所未有。再加之新冠疫情彻底揭开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底色,尤其是供应链中持续深化的、对中国生产和物流的过度依赖。在此基础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摩擦正在不断加剧,双方在技术领域以及人权问题上的持续分歧促使七国集团开始考虑如何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以确保自身经济安全。对于我方而言,本次七国集团会议的结果表明整体负面趋势极有可能持续延续,甚至可能加速。[7]

具体看,七国集团已提出并采取以一系列措施与策略实现供应链对华去风险,包括多元化供应链、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关键资源的本地化生产以及对供应链透明度和韧性更高标准的设立等。欧盟作为七国集团的非正式成员国提出并大力推动多元化供应链建设,在西方社会已然形成一定影响力。在学界也收获极大支持,如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便是支持多元化供应链的主流观点。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早在19世纪初期便提出,国家应专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8]然而,当政治风险和供应链中断风险增加时,完全依赖单一国家的比较优势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

多元化供应链成为一种平衡经济效率和安全性的策略。当前,西方社会如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开始鼓励企业在其他国家寻找替代供应商,从而减少对以中国为首的单一国家的依赖。同时,美国作为七国集团中影响力、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对华去风险的路径中走得更远。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指出,在过去5年中,有超过90%的美国企业将部分生产从原国家,其中从中国迁移的公司占据较高占比。[9]例如,Nike将大量生产转移到越南[10],Western Digital和General Electric在泰国设有生产设施,Intel和Dell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制造业务[11]。

第二项主要措施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就是美国政府为实现对华去风险而提出的全新政策,其目的在于使本国政府与企业加强与政治关系稳定、价值观相近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建立更可靠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以取代原本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具体来看,供应链正在从中国逐步转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而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份额已经从2017年的峰值 21.6%下降到2022年的16.7%。[12]同时,有报告指出印度将成为贸易转移、对华去风险的主要受益者,预计未来几年将吸引大量美国公司的生产转移。[13]

除以上两大重点外,关键资源本地化生产与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和韧性更加强调对技术、监管维度上的重视。具体看,资源本地化要求七国集团对关键资源和技术(尤其是半导体和医药产品)进一步增强自身生产能力,从而确保在危急时刻的供应稳定。以美国为例,美国为促进本地化生产,已经通过改为《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供5亿美元资金,以支持企业在美国建立相关生产设施。[14]为增强供应链透明度和韧性,七国集团选择通过技术手段,如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强化并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整体看,供应链对华去风险化是七国集团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采取的务实策略。以期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同时,继续维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该策略本身不仅是经济策略,更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一环。

气候治理:重点领域的必要合作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尽管处于合作基调之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协调与博弈同时进行。尤其是基于大国关系的气候治理议题,如中美欧三国已经在气候领域中形成矛盾与冲突并行的合作态势。整体看,互动需求仍在,但中美欧三方对于合作的底层动力迥然不同。本届峰会中,七国集团优先承诺加强能源安全,采取行动实现去年 12 月在迪拜举行的 COP28 气候峰会上设定的雄心勃勃的能源目标,确保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C 以内的目标触手可及。[15]与此同时,呼吁中国在《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和《昆明-蒙特利尔协定》(Kunming-Montreal

Agreement)的框架内,就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领域与中方接触,包括在国际论坛中进行接触,解决脆弱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和融资需求以及全球卫生和宏观经济稳定等问题。

在本届峰会报告中,七国集团一致提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多个重点领域加强国际合作。这不仅涉及减少碳排放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还包括在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组等方面的紧密协作。实际上,早在 2022 年 6 月于埃尔毛城堡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德国联邦政府便希望推进国际气候合作,并为此建立气候俱乐部。[16]而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8%,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在气候治理中的角色至关重要。[17]因此,与中国合作是七国集团推进气候治理议程,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

具体看,七国集团强调以下三方面的议程推进,即减少碳排放和推进能源转型;对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支持以及科技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首先是能源转型与减少碳排放,七国集团承诺在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三倍,并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同时强调逐步淘汰未减排的煤炭发电,推动能源系统的脱碳化。[18]在对于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支持上,七国集团承诺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但同时强调通过自身公共产品,即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促进可持续发展。最后,在新兴技术高地领域中,七国集团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电池技术、绿色氢能、智能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进一步扩大在气候方面的国际合作,旨在更好促进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普及。

基于此,七国集团在气候领域下对华合作的重点领域业已形成,即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效率提升;碳捕集与储存(CCS)技术以及气候适应与韧性建设。具体看,由于中国在推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上已取得显著进展,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风能生产国。所以七国集团假借减少中国的碳排放量、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借口,试图让中国共享领先技术,并与七国集团共同参与后续研发,如七国集团成员国和中国可以共同开发新型光伏技术和风力发电机。而在能源效率领域,由于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七国集团提出应引进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和节能设备,在中国开展更高能效标准和法规合作,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碳捕集与储存(CCS)技术之中,七国集团试图通过试点项目和技术转让,推动该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帮助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美两国在该领域已经作出榜样,即中美碳捕集技术合作案例。最后,在气候适应与韧性建设之中,七国集团认为需要增强中国在面对气候变化影响时的适应能力,包括防洪、防旱和应对极端天气等,并宣布将会与中国合作开发气候适应技术和方案,[19]通过绿色气候基金(GCF)等渠道向中国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

从七国峰会的后续情况看,该领域虽然存在诸多进展与机遇,但也面临挑战。中美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在气候政策和实施方面存在的差异将会影响气候合作。西方国家传统的治理路径无法套用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之上。其次,在具体技术合作中,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转让是敏感话题,中国与七国集团在气候领域采取的不同路径选择并不意味着有好有坏。第三,资金支持和投资风险管理更是合作中的关键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然在气候治理中做到自身本分,并且承担了大国责任,七国集团如何更好支持中国进行治理是一大难题。尽管有的声音认为,可以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和私人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能够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仍需平衡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需要更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帮扶,以实现经济结构绿色转型。

七国集团未来涉华展望:从经济对抗到技术竞争的全方位博弈

除前文中提及的两大议题之外,本届峰会也呈现包围中国的过度态势,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七国峰会将通过协调经济政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推动人工智能监管标准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制衡中国。尽管当前的七国集团在政策协调上存在一定困难,但初步策略已然成形。

首先,经济贸易领域或许是七国集团内部对华声音最为一致的领域——七国集团将与中国进行持久竞争。当前,美国已对中国采取包括对高科技产品和关键制造业(如电动汽车和半导体)的制裁和高额关税措施。本次七国集团峰会中,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领导人一致认为,中国对他们的经济“构成严重威胁”。然而,尽管七国集团作为集体共同表明中国对其自身的威胁,但相较于美国采取的直接对抗方式,欧盟则显得更加谨慎。出于对中国经济体量的考量以及历史上与中国的紧密经济联系,七国集团内部对于中国的经济打压并非铁板一块。基于此,欧洲国家自身也在如何应对中国的经济威胁方面存在分歧。尽管欧盟委员会已经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新关税,但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却表示欧盟此举使得“中国汽车制造商有相当大的空间来降低利润率、支付关税,而且基本上还有空间保持价格不变。”[20]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关税和制裁政策并没有完全被欧洲接受。

其次,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中,七国集团与中国的竞争正在呈现强烈上升趋势。自2013年开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非洲和亚洲。伴随“一带一路”倡议蓬勃发展,七国集团国家纷纷开始设立相关项目对标“一带一路”倡议,试图在该领域与中国竞争。无论是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还是美国试图通过其“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PGI)来提供与中国相抗衡的基础设施资金,都可以发现与中国对抗的影子。此外,七国集团还在推进具体项目,如美国、欧盟和日本联手在非洲打造“洛比托走廊”,即将非洲多个国家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项目,旨在为这些地区提供中国以外的投资选择。

最后,人工智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科技热点,已经逐渐演变成为新一轮技术高地。而其中,针对人工智能监管延伸出的技术对抗此起彼伏,究其原因,不仅是美国为继续落实对中国的全方位制裁,拉拢七国集团其他国家,而且也有七国集团其他国家自身发展人工智能的野心。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峰会中教皇方济各出乎意料与各国领导人强调“管制”人工智能发展的议题[21],目前意大利方面正寻求支持教皇方济各的倡议,即《罗马人工智能伦理呼吁》(Rome Call for AI Ethics),进一步敦促各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确保“数字创新和技术进步服务于人类的天才和创造力,而不是逐渐取代它们。”[22]具体看,相较于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七国集团不仅关注技术创新,还致力于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当前,七国集团内部已就相关规则提出各自建议,欧盟方面推出《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将人工智能风险分为“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和“最小风险”四类,对应不同程度的监管措施。[23]相比之下,美国的人工智能监管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逐渐加快步伐。拜登政府已经在2022年发布了《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The Blueprint for an AI Bill of Rights),并在2023年颁布了行政命令(14110号),旨在进一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可信和透明。[24]在此基础上,伴随美国与欧盟通过跨大西洋技术和贸易委员会(TTC)加强合作,七国集团未来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的协调将逐渐加深,很可能形成针对中国发展的统一立场。

结语

普利亚七国集团峰会不仅凸显了全球主要大国在供应链、气候治理等关键领域的分歧和对抗,也展示了七国集团在面对中国时存在的不同取向,暗含了双方在多边合作和务实策略上的潜在共识。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主要大国既需要在利益和安全上进行博弈,也必须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加强合作。从中国视角看,峰会揭示了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一致性及其内部矛盾。七国集团提出的“去风险”策略显示了其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其在经济现实面前的谨慎。气候治理方面,尽管七国集团呼吁合作,但其措施常带有政治考量。编:闫咏琪审:孙成昊(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立场无关。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参考文献 

[1]New York Times. G7公报28处提及中国:措辞强硬、凸显对抗性.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40617/g7-summit-china-russia/

[2] 湖南日报. G7开会,外媒:堪比“最后的晚餐”.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6/20113452.html

[3]七国集团领导人声明(有关中国部分的摘译). https://www.state.gov/translations/chinese/statements-releases-2023-12-06-g7-leaders-statement-6-zh/

[4]Financial Times, G7 prioritises ‘de-risking’ China links over ‘decoupling’, https://www.ft.com/content/f308c4f7-790e-48d7-935c-f525de7c247e

[5] Christopher M, Lee H.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 through improved confid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4, 34(5): 388-396.

[6] Baldwin R, Freeman R. Risks and global supply chain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need to know[J]. 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2022, 14(1): 153-180.

[7] Denny Roy, The Diplomat, What ‘De-risking’ Means for China, https://thediplomat.com/2023/05/what-de-risking-means-for-china/

[8] Ricardo D. 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M]. London: J. Murray, 1821.

[9] BCG, More Than 90% of North American Companies Have Relocated Production and Sourcing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https://www.bcg.com/press/21september2023-north-american-companies-have-relocated-production-sourcing-over-past-five-years

[10]Vietnam remains biggest manufacturer of Nike, second for Adidas, Puma. https://theinvestor.vn/vietnam-remains-biggest-manufacturer-of-nike-second-for-adidas-puma-d4346.html

[11] UNA, Exit the Dragon: Shifting Manufacturing Out of China, https://una.com/resources/article/shifting-manufacturing-out-of-china/

[12] Hinrich Foundation, Supply chains are moving away from China. The reasons are more complex than you think. https://www.hinrichfoundation.com/research/article/trade-and-geopolitics/supply-chains-are-moving-away-from-china/

[13] SCMR, The Shift from China is Leading to India, https://www.scmr.com/article/shift-from-china-is-leading-to-india

[14]The U.S. government will distribute $500 million from the CHIPS Act to fund R&D for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a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semiconductors/the-us-government-will-distribute-dollar500-million-from-the-chips-act-to-fund-randd-for-packaging-technology-and-a-research-institute

[15]IEA, G7 ministers draw on wide range of IEA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energy security and accelerate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 https://www.iea.org/news/g7-ministers-draw-on-wide-range-of-iea-recommendations-to-strengthen-energy-security-and-accelerate-clean-energy-transitions

[16] SWP, The G7 Summit: Advancing International Climate Cooperation? https://www.swp-berlin.org/10.18449/2022C34/

[17]IEA. Global Energy Review: CO2 Emissions in 2021.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nergy-review-co2-emissions-in-2021-2

[18] 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 The 2024 G7 Summit in Apulia, Italy,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4/06/14/fact-sheet-the-2024-g7-summit-in-apulia-italy/

[19]Carbon Brief. G7 ministers agree to speed up phaseout of fossil fuels. https://www.carbonbrief.org/daily-brief/g7-ministers-agree-to-speed-up-phaseout-of-fossil-fuels/

[20]Politico. Rich countries unite against China ... sort of.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4/06/14/g7-china-strategy-00163388

[21]WEF, G7 Summit talking points: From Ukraine and Gaza to the impact of AI,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4/06/g7-italy-summit-key-talking-points/

[22]Eurasia review. G7 Leaders End Summit With Warning To China, Commitment To Manage AI.https://www.eurasiareview.com/15062024-g7-leaders-end-summit-with-warning-to-china-commitment-to-manage-ai/#google_vignette[23]nccgroup. The EU AI Act:Pioneering the Future of AI Regulation. https://www.nccgroup.com/us/the-eu-ai-act-pioneering-the-future-of-ai-regulation/

[24]BROOKINS. The EU and U.S. are starting to align on AI regulation.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the-eu-and-u-s-are-starting-to-align-on-ai-regulation/


上一篇:《美国观察》116 | 哈里斯-沃尔兹组合何以取胜美国大选?——基于组合人选与演讲语言视角的策略性分析

下一篇:《美国观察》114 | 美对华新能源产业打压的路径、原因及影响——以电动汽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