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行第六届战略青年“学术伙伴”见面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的15位战略青年参与本次活动。CISS副研究员孙成昊、董汀,助理研究员石岩、宋博,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文晶、王从越作为中心“学术伙伴”老师出席本次见面会。第六届战略青年学术部部长孟庆一主持本次会议。
活动伊始,学术部部长孟庆一回顾了往届“学术伙伴”项目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赋能战略青年“pre-career”发展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本年度“学术伙伴”项目的创新机制与安排,鼓励战略青年和老师通过研究兴趣和话题交流结为“学术伙伴”,开展学术研究和论坛实践活动。
与会战略青年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内容涵盖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国际关系研究方向,并就国际组织、技术政治、人工智能治理、冲突管理及战略叙事等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学术困惑展开了讨论。
作为“学术伙伴”的中心研究员老师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针对青年们的研究选题和思路提出了具体建议。

文晶老师介绍了自己在美国外交、中东外交和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与近期对外传播的相关工作。文老师建议并欢迎战略青年积极尝试撰写评论,以此训练学术思维、扎实写作基础,提升自己找问题、抓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宋博老师从研究选题和研究思路的视角对战略青年分享的选题悉心提出了指导建议。共性问题上,宋老师建议研究主题要简洁明确;个性问题上,宋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变量选择、考量传导机制、细化研究框架等提升建议,肯定了战略青年在选题上的创新性和敏锐性,鼓励青年多挖掘问题表象中的动因因素,形成成熟的、综合的研究成果。
王从越老师强调了战略青年与研究员老师们建立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鼓励战略青年通过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王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俄罗斯和中亚问题、欧亚关系及大国竞争等领域的研究兴趣,鼓励战略青年积极尝试更加多元的研究方向,通过积累和锻炼展现青年的学术和实践风采。
董汀老师围绕技术和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并与对大国技术竞争感兴趣的战略青年进行了热切讨论。董老师指出,要关注到技术和国际关系方面价值合法性、存在合法性、结构合法性的联系,人工智能以其对范式的推动和改变作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契机,鼓励战略青年关注和思考AI安全和技术标准的新视角。
石岩老师围绕欧盟研究和冲突管理进行了研究分享和选题提升建议。石老师强调,要关注当前热点对于欧盟安全考量的影响,对于冲突管理的研究需关注欧盟政治层面的多方变量和因素,包括欧盟不同机构间的博弈和欧盟在不同安全领域的博弈,鼓励战略青年精细研究框架、明确研究主体,深挖研究核心问题。
孙成昊老师分享了目前自己围绕中美关系、美欧关系、美国内政等研究课题的进展,介绍了有关评论、学术文章、外方智库合作报告的相关工作。孙老师在总结中强调了战略青年“学术伙伴”项目的意义。他指出,战略青年是一个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伙伴平台,鼓励战略青年积极参与对外传播、国际合作和外事活动,帮助自己了解一线热点、积累实践经验,实现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全方位成长。

此次战略青年“学术伙伴”见面会为青年学者搭建了一个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高水平成长平台,充分体现了CISS在推动青年学术成长、培育战略研究后备力量方面的长期努力。通过整合中心智库资源与导师团队优势,该项目将进一步助力青年在国际交流、政策分析和学术训练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未来,战略青年秘书处将持续优化项目机制,探索跨学科、跨机构的创新活动形式,打造更加开放、多元、共享的交流平台,为战略青年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与资源支持,助力青年学者在全球治理与战略研究领域贡献智慧与力量。战略青年是面向国际问题研究领域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业者的研究型交流组织,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指导下运行,由青年自主组织,通过讲座、研讨会、圆桌及年度大型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有战略眼光、有国际视野,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青年学生和学者,推荐并资助其中的优秀人员去国际论坛学习、观摩和发言,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撰稿:李欣
审核:王从越、郭铭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