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沙特伊朗协议是中国担当全球中立斡旋者的第一步

2023-04-18

导读:3月10日,沙伊两国代表进行“北京对话”,4月6日,两国外长在北京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日前在《南华早报》发表英文评论认为,沙伊协议是中国担当全球中立斡旋者的第一步。就像在中东一样,中国是唯一能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大国。


中国在伊朗和沙特之间的成功斡旋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促使人们期望值更高:中国能否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提供类似的协助?

在中东,人们有时会说,“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我的朋友”。这里需要北京帮忙解决的麻烦不胜枚举。基于不结盟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国是唯一与该地区所有国家都交好的大国,因此有可能在当下更为紧迫的伊核问题上伸出援手。

据五角大楼透露,德黑兰的核武器发展令人关注:伊朗现在有能力在短短12天内制造出足够的核弹材料。

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退出伊核协议,目前拜登政府与伊朗就重启核协议的谈判也陷入了僵局。作为2015年促成伊核协议的重要一方,北京或许可以像撮合沙伊协议一样,先秘密地劝说德黑兰不要逾越制造核弹的雷池,之后再召集包括华盛顿在内的想法类似的各利益攸关方与德黑兰重启谈判,以达成一个新的协议。

相比之下,乌克兰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中国的两个朋友在互相掐架,无人知道战争会僵持多久,只知道一时半会它不可能消停。

1681778859293062202.jpg

中国在沙特与伊朗间成功斡旋,也有望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图源:南华早报)

目前的挑战是找到和平协议的基础——无论它是涉及俄罗斯无条件撤出乌克兰,还是进行领土谈判和让步。

俄罗斯希望的,想必是能至少宣称取得些许胜利。否则,俄罗斯总统普京难以解释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月时说,如果盟国能信守诺言,乌克兰就能取得胜利。这意味着,如果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确实存在乌克兰的盟友们不履行承诺的风险。

或许,这场战争会以签订类似于当年南北朝鲜都不情愿签署的停战协定而告终。但不同之处在于,由于俄罗斯比乌克兰更强大,因此边界不管划在哪,最终都更难稳固。

很难说欧洲的新安全架构将会是什么样子,但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必须进行谈判。

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俄罗斯的不安全感。北约说没有强迫其他国家加入是事实,但北约自冷战结束后的持续扩张,事实上适得其反。

如果莫斯科认定北约的扩张对俄罗斯构成了生存威胁,以至于它不得不使用武力来回击,那么,北约越受欢迎,欧洲就会变得越不安全。这个包含着一批世界强国的最大军事联盟自诩为自卫组织,实在是荒唐可笑。

就像在中东一样,中国是唯一能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大国。当其他大国都站在乌克兰一边时,北京既没有与莫斯科结盟,同时也与基辅保持友好关系。中国没有提供任何军事支持,但仍拥有俄罗斯的信任。

基辅可能会欢迎北京发挥中立斡旋者的作用。2013年12月,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问北京期间,中国宣布不会对乌克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宣布当第三方有任何此类威胁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北京在战争一周年之际宣布的十二点和平方案,是继冲突爆发以来所持的谨慎平衡立场之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十二点和平方案中的内容很难被挑战质疑,如所有各方需要尊重主权、保持理性和克制,要把有效保护平民放在首位等。

但是,在俄乌都没有表现出停战倾向的情况下,和平方案不能保证会取得成功。2022年,泽连斯基甚至签署了一项法令,禁止与普京进行任何谈判。此外,国际刑事法院最近对普京发出的逮捕令也使停火的希望更加渺茫。

华盛顿方面也强烈反对停火,认为这只会巩固俄罗斯获得的战果。

尽管俄罗斯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但因为北京发挥的作用,欧洲人最担心的问题——战争会蔓延成核战争——其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中,习主席已经明确表示,不能在欧洲使用核武器。因此,普京总统在本月与习主席的联合声明中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这让所有人如释重负。

北京下一步会做什么还有待观察,但很明显,它有一个长长的待办事项清单。显然,在一个日益分裂的世界中,人们期待中国成为和平的稳定器与中立的斡旋者。四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伊始,时任领导人邓小平曾说,中国要“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一个全球化的中国已经步入海洋。海床深不可及,中国只有义无反顾,破浪前行。


翻译:蒋绍澄

核译:韩桦

(本文中文版4月12日首发于“观察者网”)



上一篇:高健:英国政界须慎重思考这三个问题

下一篇: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刘晓明在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发表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