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把准方向,抓住机遇,开创中欧经贸合作新局面

2022-12-24

编者按:12月20日,2022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直播形式,汇聚国内外政商界高端人士,围绕“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全球视野——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多方智慧,解读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倡议加强全球合作共赢。中国前驻英国大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刘晓明线上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演讲。中国论坛特此首发演讲全文,以飨读者。

1671884065623064806.jpg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再次出席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我谨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本届论坛以“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全球视野——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非常契合当前形势和时代主题。我们在这一主题下,共商中欧合作发展之道,很有意义。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确立了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当前,中国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世界的目光也关注着正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对于中欧经贸界人士来说,党的二十大释放的重要信息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把握。我认为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中国对外政策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将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这是中国发展同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关系的基本方针,显示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第二,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潜力蕴藏于市场的大体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广阔市场空间。潜力来自于发展的高质量。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战略部署,显示出中国政府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决心,这也正是中欧企业可以大有作为的“主赛道”。

第三,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意志坚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国际体系深度融合。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实施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得到了欧洲企业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今后,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跌宕,世界经济复苏受挫,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凸显,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陡增。欧洲也正面临多重挑战和考验,整个欧洲都在思索战略自主和经济安全等关乎长远的根本性问题。中欧经贸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一方面,我们看到中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互利共赢依然是主基调。本月初,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习近平主席同米歇尔主席举行会谈,李克强总理、栗战书委员长分别会见。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国和欧盟机构领导人之间首场正式会晤,起到了加强战略沟通、凝聚共识,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了更多稳定性。

疫情背景下,中欧贸易连创新高。今年1至10月,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6.3%,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23.8%。不少在华欧洲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和未来前景,不断加大在有关领域的投资。
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万列,同比增长7%。现在,每过一分钟就有三个标箱的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抵欧洲。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中欧班列连接的是亚欧大陆两端,造福的是沿线各国,反映出中欧经贸合作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广泛影响和光明前景。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欧洲,“政治正确”正在挤压经济理性,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倾向突出。我们注意到,近期欧盟出台或正在酝酿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发出一些负面信号,不少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对此表达了担忧。欧盟近期正在讨论降低“过度对外依赖”问题。我们要分清依赖和互补,所谓的依赖很多是互补。中欧经济互补性很强,双方经济脱钩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中欧经济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越来越宽。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欧洲多国通胀加剧等种种挑战,中欧应当坚持双向开放,不断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尤其要避免人为设置新的壁垒。这符合中欧根本和长远利益,也是中欧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责任和担当。

这方面,中欧企业家和工商界人士可以大有作为。在此,我愿提三点建议。

一是要做稳定增长的贡献者。中欧双方经济体量相当,经济互补性强,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双方企业家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助力双方经济增长,夯实中欧关系的经济根基和民意基础,通过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为动荡的国际形势和不可预测的市场注入更多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二是要做开放包容的捍卫者。越是风大浪急,我们越要同舟共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艰难时刻,在多重危机叠加的复杂时期,如果还要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损人害己,不得人心。希望中欧双方的企业家们为维护经济全球化、共建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积极奔走呼吁,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坚决反对人为设限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是要做绿色创新的开拓者。绿色和数字经济是中欧产业转型的重点,也是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欧企业界可在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广阔领域寻找商机。去年,中欧举行了两次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取得丰硕成果。双方企业可以乘势而上,探讨通过建立合作机制、设立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合作基金等方式加强合作,推动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最后,我希望中欧企业家把准方向、抓住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局中占先机,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结出更加丰硕成果,造福中欧,惠泽世界!



上一篇:周波接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纪录片访谈,分析阿富汗现状

下一篇:周波:中国对乌克兰危机的最大责任就是不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