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宾:“一带一路”应树立绿色典范,提高绿色成分

2021-07-10

编者按: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顾宾日前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BRI should set a green example by stopping financing new coal power”,他认为,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提出要建设清洁、绿色“一带一路”,如果“一带一路”能够停止投资新的煤电项目,不仅将有助于履行《巴黎协定》的气候承诺,提升“一带一路”的美誉度,还可以促进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让更多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中国论坛特此转发中英文原文,以飨读者。


上月,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美国拜登总统呼吁在世界范围实施基础设施计划(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意在联合盟友抗衡“一带一路”倡议。在特朗普时代的“蓝点网络”沉寂多时之后,这一举动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在基础设施国际合作领域的再次出发。但是,拜登的号召尚显空洞,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

但是,这次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公报有一点值得关注。这些国家一致承诺从明年开始,不再使用政府资金支持新的海外煤电项目,而且要向G20和更广范围推广这一“最佳做法”。这一动向值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事业高度关注。

自从2013年提出倡议以来,国际上抹黑、污蔑“一带一路”是低标准、污染环境的噪声不绝于耳。煤炭发电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单一最大来源。如果“一带一路”拒绝投资新的煤电项目,将有利于实现《巴黎协定》把全球气候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进而提升“一带一路”的美誉度。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高质量的核心内涵之一是清洁绿色。无煤(coal-free)的“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这一雄心目的。

去煤化有助于落实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在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承诺用时最短,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压力最大。如果“一带一路”去煤化,参与其中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将推动并引领借款国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1625891625982068959.png

目前共有32个重要的国际机构为“一带一路”事业背书。它们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机构多数视“国际最佳实践”如生命。如果“一带一路”去煤化,有利于它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共建“一带一路”事业。

“一带一路”尤其应当关注并回应多边开发银行的政策动向。例如,欧洲投资银行的步子迈得最大,明年起不再投资化石能源项目,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亚洲开发银行自从2013年起不再投资煤电项目。在今年5月出台的能源政策草案里,亚行又明确禁止投资新火电项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自从2016年开业运营以来,没有投资过一个火电项目。目前,亚投行正在考虑修订其能源战略,把火电项目投资禁令写进去。

根据联合国消息,110多个国家已经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此过程中,低碳经济蕴藏的巨大商机不可低估。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谁的步子迈得快,迈得坚决,谁将受益最大。

已有140个国家明确支持“一带一路”。甚至很多西方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等,通过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从“一带一路”收获利益。如果“一带一路”明确宣布去煤化,将有更多国家改变立场,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

1625891649509067262.png

我们所处的时代以“乱”为特点,主要大国关系处于爬坡过坎的重构阶段。“一带一路”应当被视为中西方合作的新通道,无煤有助于通道畅通。  

当然,我不会幼稚地认为,“一带一路”受到攻击,是因为所谓的有关火电投资的“低标准”造成的。主要的原因,还是伴随中国崛起,美国感到自己的霸权受到威胁。如果“一带一路”去煤化,有助于收获西方社会、特别是西欧国家的善意,有助于挫败拜登政府联合盟友边缘化中国的企图。

需要强调的是,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深信绿色标准要“高且可行”(high and feasible)。因为亚洲是全球储煤最丰富的的地区,占全球储量38%。由于煤炭资源便宜、可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例如亚洲的煤炭消费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超过40%,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7%。对此现实,我们应当面对、回应,而不是回避或假装看不见。

因此,“一带一路”去煤化,绝不是完全无煤,或立刻无煤。相反,我们要支持金融机构投资改造现有的火电厂,采用“清洁煤”技术——例如碳捕捉和存储(CCS),使得煤电更清洁,实现煤电逐步、有序退出。如果煤电项目需要早于寿命周期提前关停,应当有可行的、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中文版首发于2021年7月9日观察者网)


上一篇:赵华胜:美国新阿富汗战略及评估(完整原文)

下一篇:于洪君:任何国家都不应以“世界领袖”身份在国际社会颐指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