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发展的思考

2020-08-05

苏格: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蓬勃发展,围绕着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需求,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决策咨询制度研究逐步扎实推进。当前,国际形势正处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为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的建设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历史舞台和更高的时代要求。推进新型外交智库建设,既要鼓励培植新苗,同时又要重视老树新枝,不忘初心,循序渐进,改革创新,综合布局。

第一, 理论创新和战略思维。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我们必须要建立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构思、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为研判形势,谋划战略,制订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是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的使命和职责。中国和世界关系呈动态发展,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必须实事求是研判自己在国际格局的定位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中国外交智库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着眼于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围绕国际形势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关于历史传承:一是继承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中寻求智慧。二是洋为中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成果。

第二, 咨政建言,开展二轨外交。首先形势研判,就是“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审时度势,国际形势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我们对国际格局力量的对比变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都必须心中有数,对形势的全面发展要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的问题,方向和走势必须进行精准的战略判断,坚决避免战略误判。其次是政策规划,把握国际形势走势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利益,以我国外交阶段性目标的任务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客观分析机遇和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策略。要跟踪研究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要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站在最前沿,把握新动向,推出新思路,研提新建议,提出前瞻性、战略性、有创意、具可操作性,且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中央决策当好参谋。新时代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工作是立体多元的。外交智库的作用涵盖方方面面,政府外交智库的职责使命就是服务一线的外交,通过国际交流发出特殊的作用。

第三,公共外交,引领舆论,把握和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民众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外交政策十分关心。与此同时,舆论需要正确和正面的引导,增强公众对中央外交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使大家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智库的任务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责无旁贷,必须深入研究公共外交的沟通艺术,深入浅出,行之有效引导公共外交的沟通艺术,积极引导广大民众正确认识国情,理性观察世界,努力培养和构建综合、开放、包容、平和的国民心态。“借船出海”,在国际舞台上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步入新时代,我们要重新规划和践行如何请进来,走出去,增强国际智库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争取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观点和表述,增信释疑,求同存异,相得益彰,相向而行。

第四,人才培养,学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智库人员必须恪守忠诚使命,奉献的中国外交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具备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使命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内外兼修,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打铁还得自身硬”。我国现有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分布不够均匀,需综合平衡,新时代外交的问题越来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还有涉及极地、网络、太空等新疆域,外交智库绝对不能故步自封,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才能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致力于培养中青年研究骨干,使我国外交智库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三是培育扎实的学风,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外交研究是一个长期艰苦细致的过程,必须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脚踏实地,严谨求真,刻苦钻研,潜心治学,厚积薄发,才能真正有所建树。

近年来,中国智库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有的智库研究依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今后应践行“勤俭办外交”、节约办研讨,力求避免内容上的简单重复,练好“内功”,产出原创性、高质量成果。

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正是从事外交和国际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外交智库恰逢难得的历史机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交流取长补短,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2020年7月16日首发于人民网


上一篇:吴士存:南海局势出现三个值得警惕的迹象

下一篇:朱锋:重启军事对话,中美最后“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