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关系的急速倒退和恶化,让两国人民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充满忧虑。特朗普政府从2月以来不断升级对中国的科技战、媒体战、人才战、外交战,甚至不惜将两国的对抗蔓延到金融领域,已经将中美关系危险地推进到全面对抗的边缘。7月23日国务卿蓬佩奥的中国政策讲话,更自以为是地想要重弹美苏冷战的老调,妄图将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上台后对苏战略中的“邪恶帝国”帽子扣在中国头上。这不仅是荒谬的时空错位,更是美国右翼反华势力对21世纪世界政治的误判。防止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充满敌意和恐吓目的的各种军事行动中出现“擦枪走火”,防止在未来两国关系疾风骤雨进程中各种形式的军事冲突,应该是两国需要迅速开启的最后的“安全阀门”。
中美关系需要启动最后的“安全阀”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蛮横打压不仅严重破坏了全球抗疫合作,更让世界对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渴望和追求,自冷战结束近30年来前所未有地面临崩溃性前景。防止中美关系决裂的最后希望,很大程度上要靠两国军方尽快重启对话进程。
新冠疫情全球暴发的严峻局势本来应该是中美加强合作的助推剂。美国国内疫情的持续恶化,本来应该让特朗普政府全力集中于国内抗疫,但美国的政治和政策精英,却将疫情视为美中力量对比有可能发生有利中国转变的地缘战略游戏。
特朗普政府在疫情期间全力打压中国出于三大因素:一是特朗普本人和右翼反华势力出于国内政治和选举利益的考虑,竭力向中国“甩锅”,不惜拼命炮制“中国威胁论”,制造弥合国内政治分裂和指责特朗普本人抗疫乏力的外来危机事件;二是美国政府、国会和战略界的各种政策精英,想要利用新冠疫情带来的压力,全力推进打压中国的各种反华举措,试图把“新冷战”强加给中国;三是从11月3日大选日的选情考虑,特朗普政府想要把对华强硬和打压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亮点”,把“打压中国”作为民意动员的抓手,利用美国社会在疫情暴发后日趋情绪化的对华心态抬升选情。随着美国大选日临近,特朗普政府究竟还会在挑动美中对抗升级上采取什么行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和防范。
防止中美冲突在军事领域失控
目前南海和台海局势持续高度紧张,今年以来美国舰机超过2000余次进入中国周边的海域。避免两国出现因事故性的舰机碰撞而酿成流血冲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需要展示的起码的“理性选择”,更是中美需要为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渴望担负起的责任。
特朗普政府新公布的南海政策声明企图全盘否定中国的南海海洋权益主张,其台湾政策更是前所未有地动摇了中美建交以来历任美国政府遵循的“一中政策”。南海与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就是当前美国政府蛮横实施的全方位“打压中国”政策。从7月4日到现在,美国持续派出双航母编队在南海进行巡弋和多国联合军演。美军用侦察机在过去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持续对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抵近侦察,针对中国南海岛礁主权的“航行自由行动”频率持续增大。认清特朗普政府对华“疫情报复”背后的巨大国内政治利益动机和狂妄的对华“新冷战图谋”的同时,我们既要采取行动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不必随着特朗普政府急于对抗的步调起舞。
从美苏冷战的历史经验来看,大国竞争和对抗越激烈,彼此军事力量的行动越需要慎重。防止大国对抗失控最后的一道“安全阀”,就是各自军事力量出现海空相遇和对峙状态时,需要保持必要的克制和谨慎,需要避免对对方的军事和战略意图出现致命误判和采取过激行动。中美关系出现历史性变化的今天,经贸关系已经不再是两国长期稳定交往的“压舱石”。特朗普政府对华的科技战、贸易战、人才战和外交战,已经破坏性地开始扭转两国互利共赢的大局。面对特朗普政府抗疫失利而产生的对华“甩锅需要”和“选战需要”,该是重启中美关系危机管控“安全阀”的时候了,中美两军高层应该尽快重启接触和对话,降低两国和两军之间的误判,避免事故性摩擦和碰撞引发流血冲突。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片
美国防务部门高层也意识到当前美中战略博弈背后的巨大潜在风险。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7月21日在公开讲话中,尽管继续使用中国是美国和“自由世界”面临“最大威胁”等煽动言论,挑衅说美军要持续威慑和阻止中国在南海的“强制性行动”,但他也同时表示,并不希望看到美中两国出现军事冲突的前景,希望在年内实现他本人的访华以恢复两国防务高层的接触与对话。埃斯珀的这番言论让我们看到在特朗普政府强硬的对华打压行动背后,至少还依然存在着的理性与冷静。
危机之际两军关系需要“往前走”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及时、有效地在最为紧迫的冲突性议题上采取危机管控措施、防止两国近半个世纪来之不易的互利共存关系全面塌方、避免过度炒作对抗性话题而引发流血冲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美国对华无理打压只会引起中国上下迎难而起,坚定地捍卫我们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此同时,相关职能部门重启接触、对话和磋商,真正将危机管控落到实处,也是当下时刻重要的国家利益所在。
本文2020年8月3日首发于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