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智库报告
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
国际战略与安全动态
研究项目
战略与安全大事记
全 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7
»
总第73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25-29日)
4月25日,“监管评论”(The Regulatory Review)网站刊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马克·克兰伯格(Mark Klamberg)的评论文章《监管战时人工智能》。文章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愈发广泛。各国不仅大量试验致命性自主武器,即无需人工干预便可“选择和打击目标”的武器,还积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如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弹道解算、指挥通信等。
总第73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22-24日)
4月19日,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发布了分析师马尔辛·普齐霍德尼亚克(Marcin Przychodniak)和乌卡斯·贾辛斯基(Łukasz Jasiński)撰写的报告《朔尔茨访华——加强中德关系的尝试》。报告指出,德国总理于4月14日至16日访华的主要目的在于稳定中德经济关系,尽管欧盟一直在推行“去风险”政策。
总第73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17-19日)
4月9日,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刊登鲁汶大学研究助理艾伯特·约书亚·拉法(Albert Jehoshua Rapha)的文章《东南亚需平衡人工智能的创新与监管》。文章指出,东南亚国家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以提升该区域的竞争力和创新。
总第73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12-16日)
4月15日,《外交事务》刊登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项目负责人阿里·瓦埃兹(Ali Vaez)文章《中东仍有可能爆炸:伊朗和以色列冲突或还没有结束》。文章提到近日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的不断升级。13日晚,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300多枚导弹和无人机,尽管以色列成功地反击了这次袭击,但局势仍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总第734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9-11日)
4月10日,《外交事务》刊登专栏文章《美国在亚洲最好的朋友:加强美日同盟的理由》。文章认为,为应对中国挑战,拜登政府应提升美日同盟地位,成为印太地区“轴辐式体系”的核心。文章提到,基于以下几点,近年来日本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地位提升显著。
总第733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5-8日)
3月28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刊登了其访问学者帕夫拉克(Patryk Pawlak)和国际法博士葛黑(Aude Géry)的文章《为何需要一项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全球网络条约》。文章认为,虽然各国认识到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但许多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
总第732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3-4日)
4月2日,《外交事务》刊登专栏文章《中国仍在崛起:不能低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章认为,尽管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看似乏力,但中国经济并不会走向衰退。文章提到,当前西方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五点质疑。第一,认为中国GDP占美国GDP比重下降,将无法赶超美国。第二,认为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增长乏力。
总第731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4月1-2日)
4月1日,《外交事务》网站刊登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政治学教授布拉尼斯拉夫·斯兰切夫(Branislav L. Slantchev) 和罗彻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海因·戈曼斯(Hein Goemans) 合作的评论文章《乌克兰外交中的障碍》。该文指出,乌克兰外交面临严重障碍,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要求和乌克兰的生存欲望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谈判成功几率极低。
总第73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28-29日)
3月11日,布鲁金斯学会刊登技术创新中心治理研究项目Ann R. and Andrew H. Tisch杰出访问学者卡梅伦·克里(Cameron F. Kerry)的文章《如何在关键的国际标准上开展合作》。文章阐述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际在人工智能等重要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合作的必要性。文章梳理了美国、中国和欧盟在标准制定方面的主要战略和进展。美国的标准制定模式是行业主导型,利益相关方通过美国家标准协会建立自愿共识标准。
总第72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26-27日)
3月19日,《外交政策》刊登了记者基思·约翰逊(Keith Johnson)的文章《欧洲渴望成为印太地区参与者》。文章指出,欧洲防务和战略态势发生重大转变,随着国防开支的增加和对硬实力的主动使用,正在海上安全及印太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近十年,欧盟努力增强其在红海和太平洋等有争议水域的海军能力和部署,维护自由航行和国际规则。同时,英国和法国发挥带头作用,法国利用在印太地区的领土利益来加强其海军和外交存在,以维护其经济利益。
总第728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21-25日)
3月14日,兰德公司网站刊登其软件工程师拉塞尔•汉森(Russel Hanson)、高级政治学家亚当•格里森(Adam R. Grisson)与高级工程师克里斯托弗•穆通(Christopher A. Mouton)的研究报告《印太信息战的未来:人工智能兴起的挑战与前景》。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宣传战略影响力。
总第727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18-20日)
3月13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刊登高级研究员亚历克斯·克拉索多姆斯基(Alex Krasodomski)和执行董事马乔里·布赫瑟(Marjorie Buchser)的评论文章《欧盟新的<人工智能法案>可能产生全球性影响》。文章指出,欧洲议会日前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威胁要禁止对欧盟公民权益造成不可逆风险的AI应用,如认知行为操纵或生物识别。该法将适用于在欧盟运营的企业,特别是AI科技巨头。
总第726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14-15日)
3月1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站刊登其非常驻研究员阿姆兰·莫汉蒂(Amlan Mohanty)的评论文章《为什么需要全球人工智能协议》。该文章讨论了全球人工智能协议的必要性、目标和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认为需要AI全球协议的原因有:普惠性,确保个人和群体都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确保全人类从人工智能受益;
总第725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4年3月12-13日)
3月11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杰出访问学者卡梅隆·克里(Cameron F. Kerry)的报告《小院大帐篷:如何合作构建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报告梳理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的技术标准制定特点和国际角色,为各国如何合作构建关键技术国际标准提出建议。文章认为,美国技术标准制定以产业界为主导;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