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败走阿富汗?——国际智库媒体阿富汗问题观察系列之一

2021-09-01

编者按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武装力量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阿富汗总统加尼离开阿本土,阿富汗局势突变,未来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阿富汗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历史上其国内形势的多次变化均对世界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为更好理解瞬息万变的事态,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整理了2021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下令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以来,海外智库专家和学者的相关文章,就阿富汗问题的经验教训、美国撤军的战略后果、塔利班执政前景等议题汇总观点。现分别推送,以飨读者。

8月25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受邀在《经济学人》“美国权力的未来”专题中发表《美国为何败走阿富汗》一文。基辛格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缘于没能界定可实现的目标,无法确保可持续的政治进程。基辛格指出,美国的军事目标过于绝对,政治目标又十分模糊。阿富汗历来就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政治和军事沿袭着部族和种族的封建结构,强烈抵制中央集权,阿富汗人民也一直是愿为自己的部族和部落自治而战斗的勇猛战士。历史多次证明,当外部力量试图介入加强中央集权的时候,所有部族力量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因此,美国即便摧毁塔利班的所有基地也无法消灭这一力量,引入民主国家的政治构想也显然不会成功。基辛格提出,可以实现的目标是军事上,遏制而非摧毁塔利班;政治上,采取协调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等阿富汗邻国共同打击恐怖活动的外交路线。基辛格表示,鉴于自身国力和历史价值,维护国际秩序美国责无旁贷,不能试图撤军而问诸水滨。美国撤军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无法抵消,但处在执政早期的拜登政府仍有机会制定并维持符合国内国际需要的全面战略。

8月17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中东问题专家、前军方阿富汗战略文职小组顾问安东尼·科德斯曼(Anthony H . Cordesman)撰写的报告《阿富汗政府军崩溃的原因》,从阿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分析了塔利班选择行动并势如破竹的原因。作者认为美国及其盟友低估了塔利班的复杂性和能力,对阿脆弱政府军事支持的僵化和缺乏全盘战略考量造成了当前局面。此前他在11日发表的《从战争中吸取教训:谁失去了阿富汗?”与“我们为何迷失”》报告中,详细反思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军事和民事教训,包括扶植阿政府进行国家建设及治理的失败、“反恐战争”战略目标不清、对对手评估不到位及形势误判等。作者认为美国未来需要更精确的战略分流(Strategic Triage),提升对外战略资源投入效率,而非盲目增加投入。

8月16日,《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发表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前国务卿蓬佩奥的高级顾问迈克尔·麦金利(Michael P. McKinley)的文章《我们都失去了阿富汗》。作者认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败局是过去二十年美国在阿政策失败累积的结果。长时间以来美国高度误判了阿富汗国内局势,包括阿政府及地方军阀的腐败无能、国内政治领导缺失、塔利班的复杂性及周边国家对其支持。这使美对阿政策长期僵化,以致今日仓皇抽身。

7月6日,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瑟夫·邓福德的高级顾问卡特·迈卡斯恩(Carter Malkasian)在《政客》杂志网站发布题为《阿富汗战争让美国费解之处》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忽视了塔利班更善于鼓动阿富汗人参战。美军的存在则被阿富汗人视为对其领土和国家尊严的侵犯,而阿富汗人身份认同中存在一股强劲的保卫国土、反对外敌入侵的信念,这种信念导致美军无论如何无法完全“打败”塔利班所代表的一部分阿富汗人,反倒增强了塔利班的优势。但作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过去的阿富汗战略完全错误,未经如此长的战争,美国无法真正认识到不应投入过多的资源来追求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况且在“伊斯兰国”被剿灭前,美国确实面临着实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早在2020年3月,《外交事务》杂志3/4月刊便刊登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将军的顾问卡特·马尔卡西安(Carter-Malkasian)的文章《一场好战争如何变坏》。作者回顾了美国涉入阿富汗问题的历史,认为从老布什拒绝塔利班参与和平谈判时起,美国已错过了寻求和平的机会。阿富汗国内政治腐败、巴基斯坦的涉入使美国对阿政府的扶植政策难以奏效,加之对恐怖主义的恐惧及美国内选举政治使美从阿撤军一事一拖再拖。作者提醒,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最大的教训是缺乏未雨绸缪的评估和方案,从而逐渐深陷泥潭难以脱身。

撰稿:王静姝、崔元睿、王叶湑

核稿:肖茜、董汀、包坤极



上一篇:总第430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31日-9月1日)

下一篇:总第429期-CISS海外信息专报(2021年8月26-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