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达巍谈特朗普时代中国如何应对

2025-02-17

中国知名国际关系问题专家达巍表示,特朗普2.0之初,中美关系开局尚可。尽管下一步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走势不明,但中国应当“做自己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以应对中美关系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正在美国访问的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日前在此间接受中评社独家专访,谈他对特朗普第二任执政之初中美关系现状和走势的评估,以及对中国如何应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的看法。

d078299ee0e31bf9816fdcb0b05dfa06.jpg

达巍接受中评社专访认为,特朗普第二任,中美关系开局还不错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美关系开局尚可 走势不明

特朗普从当选到执政的过去三个多月,对中美关系和对华政策有不少表态,也开始有所动作。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走势如何?

达巍表示,他个人感觉,到目前为止中美关系总体状况还可以(so far so good)。特朗普胜选之初,大家普遍比较悲观,但是从他近期言行来看,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特朗普做了很多事情,但中国并不是他这么做的最大焦点。最大焦点首先是美国国内,然后在外交政策上,中国也不是最大焦点。特朗普目前更聚焦于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中东、乌克兰。当然中国是其对外政策大图景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原来人们比较担心的专门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实施。

第二,中美高层存在互动,都有意愿继续交流。特朗普上任之前,两位领导人通话;上任之初,王毅与鲁比奥通话。特朗普也表达了访华的意愿。虽然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但双方的行动和反制都还算克制,留有余地。

过去一年八次访美的达巍表示,从他与美方各界人士交流的感觉,美方专家对特朗普的许多政策意图看不清楚。虽然现在的形势好于预期,但多数人还是相信中美关系还是非常困难的;多数人抱持悲观观望的态度,但也相信会有一些稳定关系的机会,比如就芬太尼、经贸等问题达成某种协议。

以美国棱镜看特朗普 焦点是美国

对于有人担心特朗普先整顿美国内后,将更有能力专注于对付中国,达巍不以为意。他说,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使命和抱负是“让美国再伟大”,其焦点是美国国内。问题在于,在特朗普看来,中国在“让美国再伟大”的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达巍相信,特朗普肯定认为,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让美国不那么伟大,比如芬太尼问题,但这种问题有望得到缓解;特朗普也肯定认为,美中可以在一些问题上合作,以使得美国再伟大,比如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特朗普会从这个层面来考虑对华政策,但他上台不是专门为了针对中国,而是为了振兴美国。

达巍希望中国人不要一切从中国的棱镜来看美国的政策,而是要从美国的棱镜来看特朗普的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尽管目前还看不清楚。

台湾问题是红线 比20年前更危险

至于最可能震动中美关系的红线问题,达巍最关切的还是台湾问题。他认为,台湾短期内应该不会成为大的问题,但令人担忧的是,赖清德会否为了争取连任,在其第一任期的末期制造事端,引发危机?

达巍指出,20年前陈水扁为了谋求连任制造过许多危机,但当时中美关系不错,中美实际上联手压制了陈水扁的冒险举动。而现在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完全变了,特朗普是否有意愿压制赖清德可能的冒险举动,抑或有意借机打“台湾牌”?这种危险性比20年前更大了。

达巍预期,特朗普政府会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做一些以往常做的事情,比如对台军售,但又不做触及红线的事情。过去几年,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搞事,分为象征性行动和实质性行动。象征性行动叫得凶、刺激性大。如果特朗普政府刻意将象征性行动当牌打,以刺激中国;如果届时正好与经贸谈判不顺利,两国出现其他摩擦等情势相联动,形势就会变得更加危险。

对于新加坡战略学者马凯硕预期特朗普可能在美国的一中政策上对华做出更坚定的承诺,达巍不表乐观。他认为,特朗普个人也许常有惊世骇俗之言,但美国国内对于台湾问题的总体看法正在稳固地朝掏空“一中政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朝坚持一中原则的方向发展。尽管美国的“一中政策”如今捉襟见肘,但至少还有利于各方维持稳定。如果美国更新其“一中政策”,有可能会向“一中一台”演变,而不会向有利于中国大陆的一中原则方向演变。

5815dfd34c666ede0bd4b2f33401e9b9.jpg

达巍认为,台湾问题在赖清德第一任末期将变得更危险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不管特朗普做什么 坚持做自己的事情

在纷繁复杂、变数多多的特朗普2.0时代,中国应当怎么办?达巍认为,在没有发生触及红线的极端情况下,中国应当按部就班地根据自身的利益,“做自己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首先当然是发展和振兴经济,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只要认为是对中国有利的正确的事情,就去做。

达巍表示,中国不必过多考虑特朗普做了什么,然后或者一定做出针锋相对的反应,或者赶紧抓住所谓特朗普给的机会,填补美国留出的空白。中国应当以自己为主,坚持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比如,如果认为全球化依然对中国有利,就继续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如果觉得国际多边主义仍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有效方法,就要继续推动国际多边机制发展。

达巍强调,在此过程中,中国一定要重视改善和强化与欧洲、东南亚、日韩等区域和国家的关系,尤其是要注重改善中欧关系,稳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他将改善中欧关系列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首要重点,并相信如果乌克兰冲突能得以缓解,对改善中欧关系将是利好。

本文2025年2月15日首发于“中评社”



下一篇:朱锋 | 制裁与反制裁:中美科技博弈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