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导语: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就中国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受观察者网采访。他指出,此举是保护海洋生态的正当举措,也是以创新方式行使主权、反制菲律宾侵权行为的必要行动。他强调,中方已做好执法准备,若菲美继续挑衅,将面临更严厉反制。
Club Briefing: On September 10,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arborough Shoal National-Level Nature Reserve.
Wu Shicun, Chairman of the Huayang Ocean Research Center, stated in an interview that this move is a legitimate measure to protect the marine ecosystem, as well as a necessary action to exercise sovereignty in an innovative way and counteract the Philippines' infringing activities. He emphasized that China is prepared for law enforcement and that i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 their provocations, they will face more severe countermeasures.
观察者网:近几个月以来,美菲频繁联动并侵闯我黄岩岛领海及周边海域。9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您认为选在这个时机宣布有哪些用意?
吴士存:顾名思义,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个考量还是保护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去年,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联合公布了《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发现黄岩岛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比较良好。
但是,我也看到部分相关报道,由于菲律宾渔民在黄岩岛附近海域的非法捕捞,对那里的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坏。所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首要考虑。
其次,我认为这也是我国维权手段的一次创新,以环境保护的形式来维权,有利于占据道德高地。去年11月8日菲律宾通过了所谓“海洋区域法”“群岛海道法”这两部“恶法”,前者将黄岩岛、仁爱礁纳入其主张管辖的海洋区域。中方随后采取了反制行动,在11月10日公布了黄岩岛领海基线。
从去年公布领海基线,到这次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现了我国维护黄岩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进一步深化,并且手段多样化,也是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具体体现,事实上也是对菲律宾持续侵权行动的一种反制。
第三,这是向国际社会,包括菲律宾和美国,传递一个信号:如果再有其他形式的侵权行动,中国会有更严厉的反制措施。如去年菲方通过所谓“海洋区域法”,我们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而最近以来,菲律宾的海警、海军、公务船和渔船多次侵闯黄岩岛,其频次和力度不断加大,前段时间还造成船舶碰撞事件。中方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只是一次象征性的宣布,未来会有一系列的监管和执法措施跟进,准备好对日后菲美的进一步侵权做出反制行动。

9月16日,对侵闯黄岩岛领海、故意冲撞中方船只的菲律宾公务船,中国海警依法采取管控措施 。(图源:底线思维)
观察者网:从进一步强化南海岛礁综合治理、弥补短板的角度来看,您怎么评价这次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示的意义?
吴士存:我觉得可以这样来解读,这次行动体现了中国说到做到,或者说“由说到做”的转变。过去,我们更多是通过一轨交流,即中菲之间政府层面的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海警之间的对话机制进行沟通,也曾经达成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共识与承诺。但这些共识与协议达成后,被菲律宾轻易就推翻了。我想,这一次的决定也是基于多年来同菲律宾方面打交道的实践经验来教训总结。我们也曾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他们说到做到,但是菲律宾这个国家,答应的事情他不一定会做到。
其次,中方宣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再到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立言、立威,从手段上实现了“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过去,我们更多是通过外交渠道,偶尔也通过海上行动作为辅助,例如在仁爱礁、仙宾礁,包括去年菲方强闯黄岩岛的案例,我们都有过相应的海上执法与警巡行动,但是相对来说手段不够多元。
最后是针对性比较强。南海争议声索国当中,并不是只有菲律宾一个国家,还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等。但这一次我们的行动主要针对菲律宾,尽管在其他方向上也存在海洋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所以,其他国家经过中方的好言相劝后及时悔改,但中方的警告对菲律宾却难以奏效,而且我们是在不再相信菲方给出的承诺之际,才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察者网:9月16日,菲方组织十余艘公务船非法侵闯我黄岩岛的领海。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在帮腔拱火。您预期美菲接下来可能就黄岩岛问题采取怎样的挑衅与升级?
吴士存:我认为局势是否会升级不取决于中国,而是取决于菲律宾,以及他背后的重要盟友美国和一些域外国家,是否会向菲律宾传递错误信号,导致其误判局势、铤而走险。

9月12日至13日,菲律宾海军与美国海军约翰·费恩号驱逐舰(右)、日本海上自卫队大隅号登陆舰(左)在菲律宾三描礼士省外海举行联合演习。(图源:底线思维)
在我们宣布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天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便发表声明,显然是选择站在了菲律宾这边,宣称中国的举动“破坏稳定”,是“胁迫性”的,甚至认为,宣布自然保护区等同于阻止菲律宾渔民进入黄岩岛,称那里是他们的“传统渔场”。鲁比奥还在声明中提到了所谓南海仲裁“裁决”的“有效性”问题。
其他的域外国家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一定程度上也有加拿大。近期这些国家分别与美菲在南海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和联合巡逻。
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菲律宾不会因为我方这次宣布了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善罢甘休,可能会选择升级挑衅。对于菲方可能采取的后续行动,我认为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其过去的套路,以所谓的“民间”组织牵头的形式组织大规模渔民的船队,比如去年5月一个菲律宾的所谓“民间组织”召集上百艘渔船擅闯黄岩岛,但无果而终。因为我们采取了严密的应对措施,菲方船队甚至在距离黄岩岛50海里外就被拦了下来,根本没有抵近周边海域。
但未来,菲律宾会不会吸取教训,仍然难以下定论。菲律宾派出更大规模的渔船队,在其海警乃至海军的护航下强闯黄岩岛保护区,比如,抵近到我们划设的核心区,进行破坏或者抵消我方对自然保护区的宣示与管控,这种可能性依然很大,也符合菲律宾的一贯做法。
第二,美菲方面可能会强化海空监控。这在前段时间已经发生,陆续有十几条外国海警船甚至海军船只擅闯黄岩岛领海,并伴有外国飞机飞越领空,实际上是一种监控行为,他们试图观察中方在宣布了自然保护区后,会不会采取一些其他行动。
对于这件事,各方是心照不宣的,菲律宾和美国人在担心什么?从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来说,美国不应担心中方宣布自然保护区,甚至从道义上讲应该支持这一行为。未来,对方采取海空监控,甚至派出无人机的监控频次可能会加大。
第三是组织联合军演,这在我们9月10日宣布之前已经发生过了,最近又出现美菲日的联合军演。我认为,未来美国牵头的军演活动可能会更靠近黄岩岛附近海域,频次更高,形式上可能更强调小多边框架,比如美菲加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其军事演习的科目也会增加,比如演练“登岛”“夺岛”等行动,甚至演练阻止岛礁建设的行动,试图通过演练这些科目传递某种信号,显示他们已经在做准备、有所预案。
最后,我觉得不能低估菲律宾故伎重演,用军舰“坐滩”的可能。除了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军舰外,去年菲律宾海岸警卫队9701舰在南沙群岛仙宾礁“坐滩”近5个月,直到我方采取措施、断绝其补给后才撤出。但菲方仍扬言要重返,尽管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

1999年,菲律宾海军“本格特”号登陆舰曾在黄岩岛“坐滩”,但在中方施压下被迫拖走。(图源:底线思维)
事实上,1999年11月,菲方也曾派军舰在黄岩岛“坐滩”,直到后来中方通过强硬的外交交涉,菲律宾政府才不得不把那艘军舰拉走。现在,针对中方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菲律宾再度故技重施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其他潜在的升级行动还包括炮制假新闻,与包括外国智库等第三方机构相勾结,捏造、传播所谓中国渔民“破坏南海海洋环境”、“损害”珊瑚礁、采挖砗磲等虚假图片视频等等,并再度提起所谓“二次仲裁”,甚至要求仲裁庭采取临时措施。
我觉得菲律宾无外乎采取这些挑衅升级手段,有些是他已经用过的,有些是曾经扬言实施的,有些是我的预测。
观察者网:那么,相比过去的阻拦、水炮驱离等处置措施,您认为未来中方可以在黄岩岛进一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强化管控,有效应对菲律宾“灰色地带”式的碰瓷挑衅,包括其渔民的污染破坏行为?
吴士存:首先,这次宣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相对并不大,总面积3500多公顷,算起来也就30多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十几平方公里,应先集中加强这部分的管控。
过去我们宣布领海基线,潟湖内的面积就是150平方公里左右,要实现完全控制,还要把领海的警戒线向外推,确保菲律宾的渔船、海警船、公务船进不了领海,从目前的情况看,其管控难度是比较大的。现在的重要任务则是加强对这3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的管控。
我认为中方肯定会有一系列的后续保障措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立法层面,对于自然保护区一定有实施细则,具体是由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还是海南省三沙市来制定还不清楚,但肯定会有相关实施细则出台。比如实验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也可以批准外国真正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调查的申请。至于核心区,原则上是禁止所有科研调查活动。那么,我们的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开展?核心区的海洋环境如何,珊瑚礁的生长情况如何,通过什么机构来批准其工作,监测持续时间多久,需要提前多久提交申请?这些都需要有一系列的实施细则来规范。
第二是执法层面的管控。未经申请批准擅闯我保护区、实验区,擅闯核心区的性质就更严重了。在执法层面,海警机构必然采取措施,包括登临检查,针对其毒鱼、炸鱼的行为,包括携带危害海洋环境的物品(这种事之前也出现过)进行处罚。这样的管控必然加强。
此外,关于菲律宾渔民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我认为,至少应在实验区范围内对其进行“清零”,不允许有零零星星的菲律宾渔民进来,甚至他的公务船和海警船跟在后面,以“提供补给”的名义侵闯黄岩岛潟湖。否则,我方宣布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延续性、严肃性与权威性就可能受到挑战,且可能助长菲方的进一步侵权行动。
如若不对这些渔船进行“清零”,可能逐渐出现越来越多试图挑战保护区的船只,慢慢地“蚕食”、进入我方核心区,如果这样下去,到最后自然保护区将面临“名存实亡”的困境。所以,我认为,从宣布建立自然保护区之日开始,我方就应对菲律宾渔船的非法渔业活动进行“清零”,一艘船也不能进来。

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其中绿色为实验区,红色为核心区。(图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第三,既然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我们应在充分监测的基础上,对部分(如果有的话)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珊瑚礁,进行修复。其中有些是因为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升温,还有的则是受到渔业活动的人为破坏,导致了局部性的珊瑚礁受损。中方派出科研人员进行修复,也是服务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宗旨,真正地保护、修复黄岩岛的生态环境。
第四,如有必要,我们可在黄岩岛扩大海洋环境监测站,监测海域水质、珊瑚礁的生长情况。包括可以在实验区或黄岩岛的其他海域里建立一个实验室,邀请全国乃至全世界真正从事海洋科学研究、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的科学家一起来合作研究,设立共同攻关的课题,如关于珊瑚礁的生长状况跟踪调查、珊瑚礁修复技术、渔业资源调查,等等,中国具备这样的条件。
观察者网:您去年也在对话中提过,为应对菲律宾的频繁挑衅,在黄岩岛进行填海扩建也是潜在的反制手段之一。现在国内有不少人认为,既然宣布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会再对黄岩岛进行填海扩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与相关争论?
吴士存: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一个爱国者,以及对南海维权有着深厚情怀的学者,我个人认为可以在黄岩岛上有一些更大的动作。黄岩岛不但靠近南海交通主航道,北望巴士海峡,从南海进入西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通道;向西距西沙群岛主岛永兴岛500公里,向南距离我们现在控制的美济礁500公里,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这也是菲律宾觊觎已久的原因。
考虑到越南、菲律宾等正在做的岛礁陆域吹填,后续,中国是否也应该对黄岩岛做进一步的建设?我想这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中国有权这样做,想做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承认并向国际社会阐明。至于是否会在黄岩岛进行建设,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否有利于强化中方行使主权与实际管辖。如果中方对局势的判断是,仅仅在黄岩岛宣布了领海基线、公布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仍不足以维护自身的主权与行使管辖权,则相应地,势必需要建设基于一定陆地区块的防卫型设施,那么将有必要进行吹填。
第二点,是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目前宣布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占据了道德高地,如果需要进行吹填,则应在确保黄岩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或者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考虑做这件事。
第三点,是否有利于降低中方维护黄岩岛领土主权和行使管辖权的成本与代价。菲律宾船只反复侵闯、试图重返黄岩岛,破坏我们已经宣布的海洋环境保护区,甚至于要采取某种激进行动来“否定”中国的领海基线,我方势必要采取反制行动。前段时间,不仅是海警船,连我们海军的驱逐舰也上了,因为菲律宾派出的侵权渔船太多,仅凭海警船还不足以能对他产生威慑力并完全制止其行动。不管是从远距离力量投送还是后勤补给角度来说,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

2024年5月,菲律宾多艘船只在我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开展与正常渔业生产作业无关的活动,中国海警加强现场监视取证。(图源:央视新闻)
如果说为了应对菲律宾的严重侵权行为,也为了降低我方的维权成本和代价,那么在黄岩岛进行吹填并建设维修、油料补给设施,或者干脆造一个港口,既省去了返回母港的成本,又能更加及时有效地反制菲律宾的侵权行为。
第四点,是否会面临来自外部势力介入引发的安全威胁。我认为,外部势力介入的越多,让中国愈发感受到在黄岩岛的领土主权宣示、海域管辖权的行使上受到挑战,则越有可能采取吹填的行动。
2012年我国宣布东海方向的防空识别区后,日本曾有部分学者或从事战略研究的自卫队退役军官认为,中国很快会在南海方向宣布防空识别区。当时我是对此予以否定的,我认为并不存在这个必要,因为当时在南海方向,我们还没有面临来自周边小国家的安全威胁。
如今,美菲在黄岩岛问题上频繁地从海空发动挑衅,无视我们宣布的领海基线。按照1992年的《领海及毗连区法》,进入中方的领海领空需要得到批准。既然某些国家故意挑衅、擅自闯入,则中方可能会考虑宣布黄岩岛方向的防空识别区,要求外国飞机进入我领空必须提前申请,否则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中方是否会采取吹填黄岩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菲律宾等后续的挑衅行动。
中国有权利这样做,至于做不做则主要取决于对上面四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本文2025年9月25日首发于“北京对话Beijing 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