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晶:中阿合作的新动向和战略考量

2022-12-16

文晶: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中心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1671412596316023939.jp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在利雅得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右)握手。(美联社)

12月7日-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为,中阿峰会的顺利举行被普遍认为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特殊意义。

中阿合作新动向

习近平此次沙特之行,无论是中阿、中海多边层面还是中沙双边层面,都成果斐然。

中阿双方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在支持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文明对话、安全稳定等8个领域推进“八大共同行动”。中海峰会中,中国决定将与海合会国家在能源、金融投资、科技创新、航天太空和语言文化五个重点领域推进合作。双方还同意将加强在5G和6G领域的技术合作。中沙关系迈入全新阶段,萨勒曼国王同习近平会见并亲自签署首份《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此外,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沙特“2030愿景”,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了20份合作成果文件。

中阿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1956年,埃及率先与新中国建交,开启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交的进程。中阿早期交往的基础和底色是中国积极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反对美英在中东的霸权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外汇来源地,也是中国劳务输出和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合作方。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阿贸易优势互补,双方在能源等领域合作全面提速。此次中阿峰会举办前,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04-2021年,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从367亿美元增长到3302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市场占沙特原油出口总量的27%,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873亿美元。

中阿各自的战略考量

所有政治行为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一直以来,阿拉伯世界因为域外大国的强权干涉、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派矛盾错综复杂,在世界力量格局中一直是一盘散沙,并未获得与其人口和国土面积相匹配的实力与地位。冷战时期,阿拉伯国家被迫在美苏两个阵营选边站,始终深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进入21世纪,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冲击及美国在地区发起的战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传统阿拉伯政治大国整体实力衰落。而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为代表的海湾国家通过石油、天然气等迅速积累财富,并且积极在国内推行改革,向地区乃至全球展示影响力。

其中,沙特作为二十国集团唯一的阿拉伯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2016年,沙特提出“2030愿景”,为沙特确定了三大目标: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心脏、全球性投资强国和亚欧非枢纽。沙特要实现这三大目标,需要打破以往单一的经济结构,而中国在新能源、基建、5G等数字经济领域具有优势,可以说与沙特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战略互补。而美沙“以石油换安全”的同盟关系基础也颇为深厚,但近年来美沙在人权、石油价格等问题上间隙不断。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认为“不必将鸡蛋都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应谋求在中美之间搞“平衡外交”。

中国将此次中东之行作为今年元首外交的收官之作也体现出中国对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和为贵”等理念贯穿于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同为古老文明,并且都经历过民族觉醒和解放斗争。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缺乏安全对话机制和多边对话平台。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并提出中东安全新架构,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欢迎。中国的中东政策源于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需要维护和平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消费品和高新科技的重要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并不是中东事务的重要参与方,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长期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地区国家在经贸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深化及中国产业自身走出去的发展需要,中国与中东近些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也为美国所“瞩目”。

今年7月,拜登中东之行前曾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文章指出,“其沙特之行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在中东发挥影响力及修复与沙特的关系”,在访问中又指出,“美国决不允许中俄占据美国离开中东后所形成的真空。”

但不能简单片面地把中国与中东合作的推进与深入解读为“中国将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中国不谋求与美国在中东争夺所谓势力范围,而是主张在“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的原则下拓展双边与多边关系,主张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与繁荣。

完全从大国竞争的叙事来看中东或有失偏颇,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沙特为代表的地区大国的战略自主性正在逐步增强。

文章首发于台湾《中国时报》A10版


上一篇:姚云竹:国际安全形势震荡使全球出现分裂趋势——世界知识论坛2022之二

下一篇:拜登政府的生物安全战略:有效升级还是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