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茜: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钟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许馨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摘 要:当前我国国内外舆论环境正在经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智库如能良好依托所在学校人才济济、学科多元、科研实力雄厚、国际联结广泛、全球治理参与深入、媒体资源丰富等优势,将能在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大有可为。本文从行动研究视角考察了清华大学在全球战略实施下的智库建设,特别是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经验,重点分析智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挑战及其应对方案,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智库;国际传播;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话语权;公共外交
一、动态能力视角的高校智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当前我国国内外舆论环境正在经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对环境改变做出准确判断以及良好的适应,进而主动地影响和塑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国际上,智库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组织,目标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咨询和建议及影响舆论走向。在我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及推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的重要机制,对于“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具有重要作用。整体而言,我国高校智库发展相比西方而言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获得了加速发展。2013年,我国智库总数仅426所,美国则有1828所。2021年,我国拥有1413所智库,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2203所智库的美国。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服务国家决策,还肩负开展战略性国际传播重任。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是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数码媒体显著扩大了公共领域的空间范围,并且日益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专业媒体与自媒体的界限。高校智库需要通过国际传播来支持在国际公共领域实现组织自身的多元职能。这些职能不仅包括支撑有关公共政策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为公众和媒体提供政策和实事分析与阐释,还包括为当前政策议题提供咨询建议等。值得关注的是,当今时代的智库传播受众不仅是本国政府,而且扩展到相关政策议题的国内外各类社会群体,因此需要协同管理多种传播的受众、渠道、内容及其影响。
近年来,我国一批高水平高校智库通过组织创新显著提升了国际传播能力。通过组织创新,高校智库管理者能够敏锐地发现或创造机会,设计和实施创新性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流程,并且提升组织成员的综合能力,从而推动智库与所依托高校相辅相成、协同发展。这种创新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意指组织整合、建设、重组组织内外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生产要素资源以创造价值,从而应对乃至主动影响和塑造快速变化中的社会环境。发挥动态能力的过程是具有高度创意、创新和创业性的过程,表现为组织采取战略行动以抓住机遇适应环境,进而影响和塑造环境以及变革组织自身,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因此,管理者本身既是组织具有的独特资源,也是负责开发和配置组织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决策者。以下就近年来清华大学智库的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二、清华大学智库国际传播创新路径案例分析
清华大学在2016年制定并实施了我国高校的首部全球战略,专门在“切实开展服务国家和世界的研究”战略方向下提出了“建立学科发展专家智库、完善学术决策机制、健全决策咨询体系”重要举措。2021年,清华大学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全球战略,即2030全球战略,在顶层战略“构建未来塑造力”的“持续提升学校全球影响力”目标下,专门提出要推进智库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智库。在两部全球战略的持续支撑下,学校成立并加强建设了诸如国际关系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健康中国研究院等多家新型智库。这些智库聚焦国际秩序、全球治理、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公共卫生健康等各类专业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建言献策,并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球宣介、阐释和传播我国发展理念和政策主张。
(一)搭建宣介中国政策和中国方案的国际论坛平台
清华大学各类智库通过举办不同主题的国际论坛,积极搭建解读中国政策、宣介中国主张的交流平台,以此“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 在外交与安全领域,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连续10年举办世界和平论坛。论坛的定位是为增进中外理解、促进世界和平贡献智慧。论坛每年汇聚各国前政要、智库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以及战略安全领域的有识之士,并成为中国领导人向世界阐述和解释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场合。
2. 智库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在新兴的人工智能治理领域主动发声。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与治理论坛。论坛邀请我国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等部委代表解读我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政策及其相关国际合作成果。论坛与会人员是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地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专家学者。论坛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世界工程组织、慕尼黑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伦理中心、剑桥大学、瑞士人道主义对话中心、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等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智库合办多场分论坛,在广阔的平台上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政策与立场。
3. 部分清华智库还通过在国际论坛上承办分论坛的方式,提高中方在国际论坛上的显示度。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自2017年起在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承办“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倡导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地带观察与理解中国、传播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0年第四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消除贫困议题,清华代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脱贫7亿多人口、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的信息引起了论坛与会人员高度肯定。
(二)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扩大中国“朋友圈”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智库往往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组织形式,智库的专家学者多是国际舆论场的积极参与者,主要通过撰写文章、接受采访、公开演讲和社交媒体发文等形式引导某些话题的舆论走向。值得关注的是,以美国为典型的一些国家发展了较为完善的政府与学术人才流动转换身份的“旋转门”人才流动机制。一些智库专家学者可以出任政府官员或者政府官员在某个阶段在智库从事研究,形成实践与理论研讨、决策者网络与专家网络、决策部门与科研机构以及一轨外交与二轨外交的“交互嵌入”。因此,通过智库交流平台影响各国智库专家学者,在很大程度上亦能对国际舆论产生积极影响,推动高校社会服务从“供智”转为参与国家和国际事务的“共治”。
近年来,清华大学智库通过合办学术研讨会、合作科研项目、推荐专家与会等方式积极建设和扩大中国“朋友圈”。2019年成立的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已与世界多个国家的顶尖智库建立了智库全球伙伴网络,包括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大西洋理事会、能源基金会、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等。
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和开展全方位中俄合作实践及理论研究,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和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发展成为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平台和智库。2020—2021年,俄罗斯研究院承办中俄科技创新年活动,这是两国首次举办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家年活动。在此框架下,清华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签署《关于俄语创新人才专业化培养的合作协议》,依托俄罗斯研究院共建“俄语等级考试中心”,在专业化、多样化俄语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方面展开合作,并发起“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大赛极大增进了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创新热情。
(三)组建研究队伍,支持专家在国际场合发出中国声音
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智库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汇聚了大批不同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并根据议题不断充实扩大专家库,重点加强骨干学者和中青年学者力量,建设复合型研究人才队伍。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傅莹大使每年应邀出席国际知名论坛——慕尼黑安全论坛,她观察到,“但凡有中国人出现的场合,人们在讨论中总是要顾忌中国人的感受,中国学者的发言和提问也很吸引与会者的注意并经常得到肯定”。因此她总结道,“我国智库应发挥好桥梁作用,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思考和行为,介绍中国的成功道路,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等等。我们需要一大批善于向外界说明中国的人才。”
为支持、鼓励专家在国际场合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发起中国论坛项目。第一,同国外智库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地智库涉华议题的论坛讨论,以《国际智库活动预告》的方式定期向专家学者发布,鼓励专家学者参会报名;第二,向国际论坛推荐中国专家参会并发言,支持中国专家结合热点话题接受境外媒体采访,宣讲中国立场;第三,定期编写并推出《答问参考》《热词解码》《参考观点》,汇总当前涉华热点问题的详细背景资料与官方立场、近期国际热议话题和相关的英语表达,以及外媒发表的可用于对外传播的论点论据,供专家参考;第四,特别向专家及其他有海外交流需求的人员提供一对一咨询和培训,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西方话语体系、涉华舆论以及如何在国际舆论领域进行危机管理,增强中国声音在国际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灵活运用新媒体,创新国际传播路径
随着数码科技的迅猛发展,媒体深刻改变着全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态,媒体智库化和智库媒体化的协同融合发展模式日益显著。这种新模式反映了信息传播者与知识生产者各自主动开发和获取对方的资源要素、关键能力、身份特征及话语权。从全球趋势看,在媒体智库化发展模式下,媒体将传统的信息加工、生产和传播模式转变成基于资源聚合融汇的深度研究模式,从而形成集战略研究、思想传播、舆论引导、社会服务与决策咨询为一体的全链条智力服务业态。智库媒体化发展则是智库积极拓展外部媒体渠道同时主动开发自媒体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提升话语权,同时也拓宽筹资渠道。智库和媒体两者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激发多种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和互动,促进智库产品的生产、转化与“破圈”。智库由此通过扩大传播渠道和加快传播速度来掌控智力成果从生产到应用的价值创造全过程,即提供全链条的智力咨询服务。在这一背景下,拥有较强自媒体和外部媒体资源的高校在智库建设上具有智力与媒体叠加的比较竞争优势。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发挥独特智力优势不断拓展“融媒体”矩阵,在多样化的传播人才、资源和渠道与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元媒体之间建立了互动性和互补性的紧密关联。如该中心及其中国论坛建设了中英双语官方网站,截至2022年1月共制作29期中国论坛特约专家访谈系列双语短视频在全网推送,国际传播平台包括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titcher、LinkedIn等。中国论坛还制作《大咖说》《大使说》和《部长说》系列原创视频、根据线上研讨会改编的《中国论坛·现场》等视频,邀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等接受采访,获得较好社会反响。通过努力,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实现了对中国政策及相关观点和立场的多渠道国际传播,对冲对华不利的话语陷阱和误解谬论,提高了所在智库及其所在高校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五)培养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青年人才
未来智库领军人才建设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如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项目”为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青年学生学者和专业人员设立的研究交流平台。该项目已建设了战略青年说、战略青年读书会、青年论坛、与专家面对面等定期活动,打通了青年群体与智库研究者、高校教师的交流渠道,提升了青年人才对国际政治、国际战略的观察和理解,增强了他们对国际时事的敏感度和认识程度,同时指导和支持他们在与智库专家学者的互动和交流中学习如何更好地宣传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此外,该项目还推荐和资助优秀学子走出国门,去国际论坛学习、观摩和发言,并与其他国家青年研究组织开展对话和交流活动。
三、提升高校智库国际传播实力的启示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智库国际传播能力,本研究建议从原创思想、媒介平台、行动参与以及传播战略四方面协同发力。
(一)全力创造引领性概念和原发性观点
我国需要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理论结构和话语模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国际舆论场上,只有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风向,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历史上,欧美智库曾提出过不少引领全球话语的概念,如“文明的冲突”“软实力”“利益攸关方”等。中国智库在国际交流场中往往受西方话语体系的影响,并且有限的一些国内源发的新概念则难以实现国际推广。因此,要推进对外传播,高校智库需要苦练内功,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构、话语模式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创造引发全球性关注和辩论的主张和思想。
(二)坚持打造自己的高端刊物和品牌会议
中国高校智库需要对标世界顶尖智库,推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刊物和品牌会议,充分利用智库研究成果、有影响力的政策建议来引导国际舆论及国际社会议程设置。世界顶尖智库都自己的“明星”刊物,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外交》双月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杂志等。这些刊物主要面向政府各部门决策者和各领域精英,不止在华盛顿有相当影响力,也受到各国官员、学者和媒体关注。又如,一些知名智库会定期举办各类高层会议,邀请各国政要和知名学者出席发言,让不同国家的政府和学界之间倾听意见、交流观点。在这些由期刊和会议构成的半官方、半民间平台上,官员和学者能够相对自由地发表见解,通过对冲、引导、整合他国参会者的观点,有意识地营造“利我”的讨论氛围。目前我国虽已逐步形成诸如中国发展论坛、世界和平论坛、香山论坛等一些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品牌会议,但在会议的影响力、传播方式和互动形式上,仍与国际知名论坛有一定差距。
(三)积极参与并引导国际涉华议题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更加积极有为”地在国际上发挥大国作用,国外智库掀起了“中国研究热”,经常举办中国议题相关研讨会。如2020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涉及中国的分论坛就多达11场,议题包括“西方如何面对中国挑战”、“跨大西洋关系与中国难题”等。然而,各种国际会议上的中国面孔仍然较少,中国声音仍然较弱。西方媒体、智库、出版社、自媒体平台已经占据目前国际舆论的优势阵地,而我国各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高校的专家学者是国际发声的重要力量,需要为他们及时提供智库的研究成果和对外传播培训,帮助专家“走出去”和“讲出来”。同时,专家从国际会议上带回来的最新资讯和舆论风向也能为智库把握当前国际形势、调整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言提供指导建议。
(四)多元媒介并举的国际传播战略
第一,加强建设“人媒”智库。人与人面对面的实时互动沟通交流是人际沟通的高效模式。高校校园具有高人才密度和高人员流动性的特征,即使在线沟通日益变得经济方便,高校智库仍然需要积极利用校园适合直接人际沟通的环境优势。
第二,大力建设“数媒”智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加速推动了高校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模式发展,当今很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能够以在线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经济便捷地大规模实现实时与异时、同地与异地多元模式组合的互动性沟通。高校智库需要积极利用这些新的技术方案推动传播,不仅包括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也包括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互动。
第三,创新建设“智媒”智库。积极开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库进行的研究,提升智库获取和分析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基于实证的决策。同时,智库在数码媒体中传播的信息本身产生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这类数据可以评估智库影响力并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改进智库与用户的沟通互动方式以提高智库的服务能力。
第四,坚持建设“学媒”智库。高水平大学具有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交叉融汇、相辅相成的独特优势。在数码媒体信息迅捷发布和传播的今天,高校智库需要大力支持智库专家的学术出版工作,包括以期刊论文、书籍、报告等形式发表学术文献,也包括帮助学者在多种大众媒体上推广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谨慎地平衡专家在当前实事研究与长期追踪研究、短时段与中长时段项目不同类型研究的投入和产出。
四、创新高校智库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
高校智库提升自身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智库及其学者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但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和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智库学者参与国际活动和对外发声,影响了他们对外主动活动,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性。四类主要困难和挑战及其应对建议如下。
(一)高校智库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高校缺乏举办国际会议自主审批权。举办国际会议是高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目前,高校举办国际会议报批手续较为复杂,申报和批复耗时较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线下国际交流严重受阻,国际学术界频繁举办线上会议,迅速建立了便捷且密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模式。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线上会议审批程序的复杂性有所增加,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学术界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时对外发声。
2. 智库在海外举办国际会议尚无审批通道。在海外举办会议是智库扩大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如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每年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等都发挥了在海外扩大智库,甚至智库所属国影响力的作用。目前我国尚无针对高校智库在海外举办国际会议的相关管理办法,高校智库因此缺少在海外扩大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平台和机会。
3. 对智库专家对外交往管理过严挫伤专家参与对外交流的积极性。我国高校教师邀请外国学者来华、与外国驻华使馆官员见面、接受外媒采访等均需多个部门审批,整体而言,审批程序复杂、获批可能性较低。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一些有关重大事件的重要外媒采访,可能会因审批程序而错过及时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的机会。当前,这一审批制度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专家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
4. 缺乏对智库专家参与对外发声的系统评价和奖励机制。目前高校智库专家的考评机制仍参照高校教师管理,仅对专家就学术期刊发文、出版学术专著、学术组织任职等有明确要求,而对专家出席国际论坛、国际媒体发文、接受国际媒体采访等并无反馈、评价或奖励机制。专家主要出于兴趣或责任参与此类工作,因此高校智库难以有效管理专家参与对外发声的投入和效果。
(二)应对高校智库国际交流合作挑战和困难的建议
1. 部分高校在国内外举办国际会议实行备案制。建议将目前高校举办国际会议的规则由报批制改为报备制。校级主办的国际会议向教育部报备,学院主办的国际会议向学校报备,系所主办的国际会议向学院报备。为防止发生重大负面国际影响,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制定具体会议议题的负面清单。负面清单可根据形势变化做动态调整,负面清单之外的议题可由高校自行决定。
2. 制定高校智库核心专家名单库。结合智库专家对外发声的综合表现,制定高校智库专家名单库,并将库内专家的涉外活动报批改为报备。定期为库内专家进行政策吹风和解读,并且为专家提供有关接受媒体采访、出席国际会议和在外国媒体上发文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支持。可以根据年度评估动态调整专家名单库。
3. 建立智库专家对外发声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将出席重要国际论坛、国际媒体发文、接受国际媒体采访等活动视为“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行动,纳入对高校智库和专家的评估体系和高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指标,并对表现突出的专家予以肯定和奖励。
4. 强化高校智库对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鼓励我国高校智库与国际知名智库加强合作与交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鼓励智库通过国际形势研判和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分析等成果为所在高校制定高质量的国际合作战略贡献专业意见,并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
五、结语
站在新时代“两个大局”的交汇点上,我国高校智库需要积极对外发出中国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我国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信互通、互学互鉴、互惠互利,从而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塑造新型的国际关系。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成功的智库组织本身即一种通达的战略性传播媒介,有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将各类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成他们跨越学科、领域、国家、文化、时空等边界进行交流与合作,按照特定的目标实现信息和思想的流动、集中与扩散。
高校智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应积极发挥智库和高校整体的动态能力。高校智库处于政、产、学、研、用以及媒体等多种类型生态要素交互作用和能量传递与转换的边界区域,因而有潜力产生和使用丰富多样的智力资源和其他多种资源,进而发挥智库联结多元群体的独特中介作用。因此,高校智库需要强化统筹协调和资源保障能力,按照国家需求统筹谋划重大任务,协调充实资源,健全保障机制,及时应对时政需求特别是突发重大事件。同时,高校智库尤其需要加强开放合作能力建设,坚持全球视野,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加强国际研究合作,营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合作交流环境,鼓励智库专家在高水平国际会议、学术出版平台以及新闻媒体上发表研究成果和时政评论。
整体而言,高校智库需要积极开发和协调校内外和国内外各种优质资源,创新智库组织形式和与国内外社会的沟通互动方式,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推动智库与所在高校的协同发展,整体提升高校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既要关注发展和改进现行政策及应对突发事件,也要重视通过长期研究支撑国家长远规划与复杂问题解决。高校智库需要全力打造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的才智优势,以多学科和国际化的专家队伍、活跃的学术思想、开阔的国际视野、过硬的服务能力、对全局性和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及丰富多样的媒体矩阵,通过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以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国家。
本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