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青年】读书会第八期|《缔造战略》(3)

2021-05-28

2021年5月22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举办战略青年读书会第八期活动。本次活动的阅读内容为《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第九章和第十二章。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牛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8位战略青年、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李德烨同学和来自参考消息的马骐騑参与了本次线上读书会。本次活动由战略青年学术部成员、来自牛津大学的吴迪博士担任领读人。

《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是一本战略史论文集,集结了多位战略史学家们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治实体战略史的考察,是研究战略和战略历史的经典学术著作。本次读书会围绕第九章与第十二章展开,第九章《一个民族国家的战略无常:普鲁士-德国(1871-1918)》分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政关系、决策体系内的分歧与割裂,指出过强的军事专业主义、军方对维稳职能的强调阻碍了合理的战略制定,暗示普鲁士军事传统在大工业时代里已经落后。第十二章《通往意识形态战争之路:德国(1918-1945)》分析了德国战略思想及行动的转变,指出政治在军政关系中逐渐占上风,但军事专业主义依然强烈、军政互动松散;又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战略意义,强调意识形态因素也令德国的战略缺乏理性考量。

1622294695645043698.jpg

领读人吴迪认为,德国战略与德意志统一时的局势有着诸多联系,一些问题也在统一时便显露出来,因此提出本次读书会第一个问题:德意志的统一是否是国际体系变化导致的?吴迪接着抛出了两个对德意志失败原因的流行解释,邀请与会者辨析:民族主义是否为德意志成败的重要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因为大战略的失误吗?

在主题发言环节,崔元睿认为,德国两度战败的直接原因是不明智地选择战争,导因则是德国畸形的政军关系、快速而脆弱的崛起与国际体系的摩擦以及极度恶化的安全环境。她特别强调,德国因强敌环伺和缺少大规模殖民的经历,进行帝国战争时付出了高昂的试错成本,最终积重难返。刘一燊认为,欧陆大国无暇顾及欧陆均势的事实为德国崛起创造了有利环境。其次,军方的专业主义、文官控制不足和军方作为保守主义壁垒的属性,阻碍了明确合理的战略制定。最后,意识形态可能是决策者误判局势和难以确立战略目标的重要原因。王静姝认为,大战略要求保持目的与手段的主体性并促使协调互动,而德国因军政关系失调、路径依赖等两次未能缔造大战略。她接着指出,德国从统一到二战时期里完成了从内阁战争到总体战的革命性变化,反映出欧洲的风向与德意志的传统。

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李德烨则结合数位学者的观点,提出了对原作者论断的不同解释。作者在论及德国战略目的时,强调目光短浅的军人对战争或和平的政治决策和取舍的干预,而费舍尔(Fritz Fischer)对贝特曼宰相(Theobald von Bethmann-Hollweg)在七月危机中的作用的记述则与这一观点冲突。在战略方式上,作者认为德国曾采取狂妄的进攻作战方式,而祖巴尔(Terence Zuber)却对施里芬计划的真实历史影响提出质疑,认为该计划从未意在真正指导作战。本章作者还认为德国缺乏实现其战略目的的手段,但结合克劳塞维茨和费伦(James Fearon)提出的战争偶然性对手段的影响可知,决策者常面对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且物质力量对比对战争结果不具有唯一决定性。因此,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未知和变化的要素,现有的大战略思想需要适应性战略来补充。

1622294813843036544.png

领读人吴迪围绕思考题,对战略青年的发言逐一进行了点评。随后,战略青年们就战略失误和战术失误、施里芬-毛奇计划的缔造与破坏、道德与战争的问题、意识形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战略青年读书会通过组织战略青年深入阅读和讨论战略史、战略理论相关书籍,在阅读中提升战略意识,培养思考国际问题时的战略思维。战略青年项目是面向国际问题领域的青年学生和青年专业从业者的研究交流组织,作为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指导下的专门项目运行,由青年自主组织,通过讲座、研讨会、圆桌及年度大型论坛等多样形式,培养有战略眼光、有国际视野,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青年学生和学者,推荐并资助其中的优秀人员去国际论坛学习、观摩和发言,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撰稿人:王秀珊


上一篇:CISS启动美国研究月度务虚机制

下一篇:清华战略青年说活动回顾 | 对话“我与世界的相遇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