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线上对话会

2020-07-06

7月2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举办“中美欧关系及新冠疫情的全球应对” 线上对话会。会议由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胡谧空(Mikko Huotari)主持,慕安会主席沃尔夫冈·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致欢迎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德国联邦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诺伯特·洛特根(Norbert Röttge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作为主要嘉宾发言。20多位来自中、美、欧各国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参与讨论。

会议主要讨论了各国疫情应对情况、中美欧关系发展趋势、国际组织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未来中美欧共同抗击疫情合作等问题。

1594090455509069161.png

傅莹在发言中说,国际上对中美两国携手合作应对新冠疫情抱有期待,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没有表现出合作的兴趣和意愿,反而试图向中国甩锅。不过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两国卫生官员、医生和科学家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相比之下,中欧抗疫合作要顺畅一些,双方互相提供医疗物资支援,组建联合专家组,交流防控经验,并为复工复产提供“快捷通道”。根据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未来中欧还将重点就疫苗研发、经济复苏加强合作,并共同推进对非抗疫三方合作。

傅莹指出,中国政府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真实记录了抗疫的历程和有效做法,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理念和主张。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防控国内疫情的同时,向15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物资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中国还向世卫组织提供了两批共5000万美元援助,承诺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中国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中国还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1594090539663003883.png

针对部分学者提到对中国在疫情初期应对不力的指责,傅莹予以反驳和澄清,表示这些错误认识并未阻碍中国对其他国家伸出援手,为全球抗疫做出贡献。

1594090570071097040.png

傅莹强调,流行性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她主张各国分享控制疫情的信息;在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发、生产和分发上开展合作;对医疗条件较弱的国家提供帮助,防止更大规模的疫病暴发;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与安全,防止世界经济次生灾害。

此后,各国学者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同此次新冠疫情是全球性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其中成为赢家。多数参会人员赞同中美欧各国应将疫情问题与其他地缘政治问题区别开来,努力在整体关系下滑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在疫情应对上的合作。还有专家提出,在疫苗研发如火如荼的同时,应尽快将疫苗的全球生产和分销安排提上日程,以保证疫苗的有序供应。

慕安会始于1963年,前身是以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为重点议题的“国际防务大会”。近年来,慕安会成为各国高级防务问题官员及专家就国际重大安全问题阐述立场、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2020年2月,傅莹受邀出席慕安会,并在人工智能开放论坛、“中美冷战?迷思与现实”讨论会以及“在全球化中迷失:亚洲的世纪中欧洲的位置”讨论会上做主旨发言。

撰稿人:黄萧嘉


上一篇:傅莹出席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

下一篇:CISS举行“疫情冲击下的中美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线上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