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在清华和平论坛期间的发言

2019-07-10

 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合作
——傅莹在清华和平论坛期间的发言
2019年7月9日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专题论坛

在2019年6月底日本举办的G20峰会上发表的领导人宣言是这样开篇的:G20大阪峰会是在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全球经贸关系紧张,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首脑宣言明确提出要“维护并发展自由、公正、非歧视的贸易体制。”

3w.jpg

王毅国务委员介绍习主席出席G20大阪峰会成果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多边主义”。他在总结概括中说到,习主席“高扬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

今年4月“元老会”成员访问北京的时候,习主席就谈到这方面的问题,他说,单边主义的冲击让许多国家都感到压力和担忧。但是,国际社会支持多边主义的声音仍是主导力量。要确保既有多边进程不停顿,已经取得的成果不倒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贡献。

3e.jpg

中国对多边主义的认同和支持是与中国自身的外交理念相一致的,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也有其历史缘由。

今年是新中国外交70年,可以说是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中华民族对自己因为贫困落后而遭受外强欺凌和干预的经历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因而,从文化基因上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之一就是支持国际合作,中国秉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矛盾,不干涉内政,主张共同安全,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大势等等,都包华了多边主义的内函。

在外交上,中国也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一直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在我的职业外交生涯中,印象比较深的是冷战后,在全球化浪潮带动下,多边主义再度兴起,中国内部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中国对国际合作的兴趣和能力都快速增长。例如19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参与东亚地区多边合作,而且越卷越深,在一定程度上也主动地影响了周边地区多边机制的成长和扩大。中国积极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倡导到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投行是中国倡导的第一个多边机构。中国进而倡议了“一带一路”。

应该说,随着中国自身能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多边合作的参与能力更强了,现在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参与国。上合组织、中非论坛、金砖峰会等,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积极投入的多边合作平台。中国在主张维护现存国际多边机制的同时,改造和完善。中国因为历史的经验,坚持不结盟政策,但是积极推进与多国的战略合作。

诚然,由于中国是现代国际政治的“后来者”,中国学界对国际政治语汇“拿来”的概念比较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其本意和渊源都有复杂的背景。现在多边主义的兴旺,其缘起不能忽视当年威尔逊主义的实践和二战后国际体系的确立。

多边主义必然意味着主权的适当让渡,意味着大国对小国和弱国的适当照顾,也需要国家在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多边主义不能成为大国为自身利益而侵犯他国利益的载体。同时,多边主义不能无视国家主权的存在,特别是在涉及领土主权这样的严肃问题时,就必然要更多强调主权权益的不可侵犯性,对出现的争议需要直接相关方谈判解决。中国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争端,非旦迫不得已,是慎用武力的。

因此,我理解,多边主义的实用性更多是在涉及国际社会公共利益和面对共同风险和挑战时的合作行为。

而“单边主义”一词在中国的语境里是贬义词,往往被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同起来看。

中国既需要不断丰富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经验,也需要发展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对从西方拿来的概念,我们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也要融入中国自己的理解和智慧。比如“全球化”,我们支持经济全球化,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不认同西方眼中的“政治全球化”,因为那是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模式的全球化。再比如“全球治理”,我们需要重视现存的体系,同时要根据新的变化去不断完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过去无法想象的便利,同时也蕴含着复杂的风险,需要人类社会共同思考和应对。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两次聚焦全球治理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号召为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注入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多边主义的升华,也是对全球治理的期许。

最近这几年国际形势变化很快,其中有中国成长带来的影响,更多是美国战略和政策调整带来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可以说,世界又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世界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我们面临的选择并非简单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之间,也不是自由主义抑或保守主义之间,而是:维护和平与发展,还是走向战争与冲突;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包容和聚合,还是倒退回阵营对立、集团割据的状态。

从中国的角度,我们还是要看到世界大势是和平发展,和平合作是国际交往的正确路径。不能轻易动摇。


上一篇:传播是人与人的对话 ——在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傅莹在清华和平论坛期间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