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国观察》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战略青年项目推出的专注于观察美国的新栏目,既有围绕美国问题的基础研究,也有针对美国问题的深度思考。投稿要求和联系方式详见:《美国观察》长期征稿启事。
稿件一旦录用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并有机会参与CISS实习生项目和战略青年的后续活动。经过编辑部评选,围绕热点问题撰写的优秀稿件将推荐至澎湃新闻等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转载。
本文是《美国观察》栏目推出的第37篇文章,由此前美国联邦调查局搜查特朗普住宅引发右翼群体震动作为切入,分析了在社会经济文化危机、媒体渲染和政党政治影响下,美国右翼身份政治“三步转化”的形成过程。
本文作者:申欣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2022年8月8日,特朗普位于佛州的海湖庄园遭到联邦调查局(FBI)突然搜查。[1]尽管此次搜查据称是因为特朗普离任时带走了大量机密文件,但仍有大量共和党议员、州长发出强烈谴责。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表示这是司法部武器化的表现,佛州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则宣称这次行动是左派所为。[2]搜查发生后,大量特朗普支持者在海湖庄园外举旗抗议,批准搜查令的佛州地方法官频繁遭到侮辱性言论攻击,网络上针对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Merrick Garland)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雷(Chris Wray)的死亡威胁持续增加,甚至在12日还有一名武装人员试图暴力闯入FBI大楼。[3]同时,阴谋论迅速在右翼社交网站上传播,呼吁在美国发动内战的发帖数量短时内飙升。[4]此次搜查引起美国右翼群体巨大震动,体现了特朗普与其支持者的紧密连接,更深层次上也是政党通过右翼身份政治牢牢把控特定群体的表现。
美国语境中的身份政治是对社会中少数群体争取自身权利与独特地位进而影响政治的概括,上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被自由主义者和政治左派垄断。随着特朗普当选,右翼身份政治开始为全美各阶层所重视。这一波右翼身份政治以“白人至上”为核心理念与追求目标,以美国中下层白人群体为主要行动者,以总统乃至整个共和党的行动支持为合法性来源,持续对美国国内政治产生影响。[5]社会意识与政党政治的联合,不仅使右翼身份政治愈演愈烈,也使共和党抓稳了白人中下层基本盘。
作为一种蕴生于美国社会的大众自觉,身份认同并不会天然与政党结盟并发挥政治作用。其发展为右翼身份政治并成为两党政治极化下的关键议题,大致经过三步推进转化。
一、作为社会意识的身份危机感
第一步,经济与文化危机催生白人群体的身份危机感。
“位置商品”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内部,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彰显自身地位,通过与他人比较地位获得幸福感。[6]该理论揭示了人们将财富与地位挂钩、将地位与幸福感挂钩的心理,也同时暗示相对于不曾拥有大量财富的人来说,那些曾拥有大量财富并享受过由此而来的高社会地位的人对地位降级更敏感,对降级后的生活状况更加焦虑与惶恐,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反抗现状等激进情绪。[7]
美国中产阶层萎缩主要波及遭受全球化和高科技普及化冲击的蓝领群体。直到2012年,白人劳工都还以62.6%的比例在制造业工人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制造业空心化必然导致大批白人失业。[8]1970年以来,白人在美国劳工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到2022年仅剩55.4%,预计到2031年会跌至50%以下。[9]即使是保住工作的白人劳工,也因传统制造业日益稀薄的利润而逃脱不了工资增长停滞甚至降薪的命运。对于大量白人劳工来说,曾经“一房一车一狗”的中产生活如今难以为继,财富缩水、社会地位降低已成为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
另一方面,近年来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数量、法律、文化地位均快速上升。根据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非拉美裔白人占比已经下降至57.8%,而在18岁以下人口中已不占多数。[10]人口统计学家威廉·弗雷(William H. Frey)预测,到2045年白人比例将降至50%以下,届时美国将不存在主体族裔。[11]除了人口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肯定性行动”“伟大社会”倡议等政治举措也使少数族裔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但少数族裔与左派对身份权利的追求没有止步于此。部分由于美国学界对族裔身份的细分和深入研究,少数族裔的诉求从获得与白人平等的地位升级到保护自身个性文化。[12]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主义虽没有明确定义,但从20世纪90代起便作为少数族裔保留自身文化特质、平等共存于同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与政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13]
时至今日,多元文化主义虽已在美国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但各族裔特殊化自身文化的要求却把美国推向了身份认同破碎、族裔对立加剧的深渊。凡此种种都会导致白人对自身生存状况的焦虑与对其他少数族裔的怨怼,走投无路的绝望和不断升级的愤怒刺激他们走上右翼民粹主义之路。
二、媒体渲染下的右翼民粹主义
第二步,媒体对部分白人生存现状的偏向性渲染使白人身份危机感的程度加强、影响范围扩大,相应政治诉求被激发,右翼民粹主义逐渐发展壮大。
当下,媒体对个人生活的渗透赋予了其凭借传递大量信息塑造族裔认同与偏见的能力。[14]对底层白人经济与生活状况的反复且夸张的描述在揭露现实、吸引关注的同时,也加剧了白人的恐惧与偏执。
2008年,由理查德·斯宾塞(Richard Spencer)创建的“另类右翼”(Alternative Right)线上社交论坛成为极右翼者传播白人“正统身份”、歧视少数族裔、性少数、女性等群体的大本营。大量侮辱性话语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充斥论坛,指责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白人“文明”的假新闻与阴谋论四处横行。[15]他们还建立了大量带有种族主义暗示名称的浏览器和搜索工具、凸显族裔差异的网页下拉菜单与视觉设计以及更快捷的“另类右翼”网站入口。随着这些信息不断传播和“另类右翼”发展壮大,支撑“白人至上”的话语要点逐渐混入主流政治话语,论坛中带有歧视隐喻的符号也开始出现在主流新闻网站。[16]
2016年大选期间,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的畅销引发了公众对底层白人悲惨生活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作者詹姆斯·万斯(J. D. Vance)因此名声大噪,并于2022年5月在特朗普的背书下获得俄亥俄州国会参议员的共和党提名。[17]实际上,美国企业研究所早在1993年便从白人非婚生率快速提高这一细节入手分析发现,犯罪、毒品、贫困等社会问题正逐渐创造一个全新的阶层——底层白人群体。[18]之后,《纽约时报》等媒体和智库持续关注底层白人的真实境况,发现无论是城市中的“白色垃圾”(White Trash)还是五大湖以西的农民,都深陷失业、失学、物资匮乏、家庭破碎、不受尊重等生存困境。[19]
此外,对移民犯罪的频繁报道也加强了美国白人确保自身人数和文化均处于主流地位的愿望。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曾分析称,官方文件长期低估美国大量“非法移民”(Illegal Aliens)的极高犯罪率。[20]福克斯新闻的观众相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更倾向反对国会放松移民限制等法案。[21]此类报道令越来越多白人深刻认同“白人主流身份已然陷落”这一观念,由此迸发出的保护自身文化地位的强烈愿望使此波右翼民粹主义浪潮收获了更多支持者、更具号召力的政治理念和更明确的政策诉求。右翼身份政治自此成为美国两党竞争的备选策略之一。
三、被政党操纵的右翼身份政治
第三步,右翼身份政治广泛的选民基础、简易的政治操作以及可以预见的长久影响力使其受到保守派政治精英看重,成为国内政治重要议题。
相比于即使经过精巧设计、复杂计算也不一定受到关注与欢迎的政治与经济政策,身份理念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口号快速向特定群体传达极具诱惑力的政治承诺。[22]这意味着,以右翼民粹主义吸引选民的政党无需在政策制定上煞费苦心,而只需通过直白明确的话语和简单粗暴的政策将自身与右翼民粹主义挂钩。反过来,该行为也使白人群体在身份诉求不断被满足中变得更加极端。政党与目标群体在身份族裔议题上的相互强化使政党轻易实现了一呼百应的政治结果,右翼民粹主义浪潮上升成为影响美国社会各方面的右翼身份政治。
在2016年大选期间,特朗普便展现出明显的“反建制派”风格,对经济、移民、海外军事行动等多项重大议题发表惊人言论,包括“美国优先”、其他国家破坏美国利益等。[23]这些鲜明的右翼民粹主义主张使特朗普在民调中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在各州初选中披襟斩棘,将包括底层白人、传统经济从业者等越来越多群体收入囊中。[24]特朗普执政后,又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等多边条约和组织,以《美墨加协议》替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本土主义”“反智主义”“偏执风格”贯彻到底。
特朗普的言行成功将自身与美国新一波右翼民粹主义紧密相连,收获大批追随者。这些“铁粉”为特朗普创造了执政期间极其稳定的支持率,并间接导致1月6日国会山暴乱和海湖庄园搜查后的民众暴力行为。就共和党来说,其也在常年累月的政治宣传与运作中为自身贴上了右翼民粹主义标签。自茶党势力崛起以来,共和党内“反建制派”候选人频出。[25]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众议院前议长保罗·瑞安(Paul Ryan)、共和党前领袖埃里克·康托尔(Eric Cantor)和凯文·麦卡锡共同计划在全国招募民粹主义者参加中期选举;众多共和党人士在竞选活动、社交媒体和广播讲话中大肆围剿奥巴马本人及其代表的自由主义。[26]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共和党的右翼标签在党内“特朗普化”态势的驱动下更加鲜明,越来越多捍卫并效仿特朗普理念的议员不断涌现。[27]由此共和党通过将源自社会的右翼民粹主义为我所用实现对基层选民的吸引甚至是理念塑造,确保了近在眼前的新一轮政党重组中自身的选民基本盘。
四、结语
在美国的两党制下,社会意识被操纵为政治议题并非新鲜事。二战结束至今,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左翼身份政治、80年代的保守主义、还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右翼身份政治,背后均是社会力量与国家政治的纠缠融合和草根民众与权力精英的相互利用裹挟。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公意的确通过政党进入国家层次辩论并最终上升为法律,但政党对大众公意的操纵与利用又剥夺了大众的政治自觉,国内社会最终沦为党争战场。政党与选民间的此种矛盾或许是“美式民主”难以打破的悖论。
编:王叶湑
审:孙成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立场无关。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1] Marc Caputo, Ryan J. Reilly, “FBI search at Trump’s Mar-a-Lago home tied to classified material, sources say”, NBC News, 2022,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donald-trump/trump-says-mar-lago-home-was-raided-large-group-fbi-agents-rcna42133,2022年8月14日访问。
[2] Morgan Winsor, “Republicans speak out against FBI raid of Trump's Mar-a-Lago estate”, ABC News, 2022,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republicans-speak-fbi-raid-trumps-mar-lago-estate/story?id=88134193,2022年8月14日访问。
[3] Herb Scribner, “Florida judge who approved FBI search for Trump's home hit with threats”, AXIOS, 2022,
https://www.axios.com/2022/08/13/florida-judge-fbi-search-trump-mar-a-lago; TuAnh Dam, “FBI chief: Threats to law enforcement after Mar-a-Lago search ‘dangerous’”, AXIOS, 2022,
https://www.axios.com/2022/08/11/fbi-chief-threats-law-enforcement-trump-search; Herb Scribner, “Armed man who tried to breach Cincinnati FBI office dead after police standoff”, AXIOS, 2022,
https://www.axios.com/2022/08/11/fbi-cincinnati-armed-breach,2022年8月14日访问。
[4] Ben Collins, Ryan J. Reilly, “After Mar-a-Lago search, users on pro-Trump forums agitate for ‘civil war’ — including a Jan. 6 rioter”, NBC News, 2022,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justice-department/mar-lago-search-users-trump-forums-agitate-civil-war-jan-6-rioter-rcna42148,2022年8月14日访问。
[5] Francis Fukuyama, “Against Identity Politics, The New Tribalism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Vol.97, No.5, 2018, p.102-104.
[6] Robert Frank, Choosing the Right Pond: Human Behavior and the Quest for Statu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26-30.
[7] Francis Fukuyama, Identity: The Demand for Dig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Resentment,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8, pp. 137-138.
[8] Paul Taylor, The Next America: Boomers, Millennials, and the Looming Generational Showdown, NY: Public Affairs, 2014, p.10.
[9] Tamara Draut, “Understanding the Working Class”, Demos, April 16, 2018, https://www.demos.org/research/understanding-working-class; Valerie Wilson, “People of color will be a majority of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 in 2032”,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June 9, 2016,
https://www.epi.org/publication/the-changing-demographics-of-americas-working-class/,2022年3月11日访问。
[10] “2020 Census Result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21, https://data.census.gov/cedsci/table?q=&y=2020&d=DEC%20Redistricting%20Data%20%28PL%2094-171%29&tid=DECENNIALPL2020.P1,2022年3月11日访问。
[11] William H. Frey, “The nation is diversifying even faster than predicted, according to new census data”, Brookings, 2020,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new-census-data-shows-the-nation-is-diversifying-even-faster-than-predicted/,2022年3月11日访问。
[12] Michael Kazin, American Dreamers: How the Left Changed a Nation, NY: Alfred A. Knopf, 2011, p.210; Melody Crowder-Meyer, Rosalyn Cooperman, “Can’t Buy Them Love: How Party Culture among Donors Contributes to the Party Gap in Women’s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80, No.4, 2018, p.13.
[13]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44-52页;牛霞飞:《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政治极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1年第1期,第31-34页。
[14] Marina Pignatelli, “Ethnic Conflicts and the Media”, Public Sciences & Policies, Vol.2, No.1, 2016, p.136.
[15] Deena A. Isom, “Status Threat, Social Concerns, and Conservative Media: A Look at White America and the Alt-Right”, Societies, Vol.11, No.72, 2021, p.4.
[16] Jessie Daniels, “The Algorithmic Rise of the ‘Alt-Right’”, Contexts, Vol.17, No.1, p.62.
[17] Trip Gabriel, “J.D. Vance’s Rise From ‘Hillbilly Elegy’ Author to Senate Nominee”, The New York Times, 2022,
https://www.nytimes.com/2022/05/03/us/politics/jd-vance-ohio-senate-primary-results.html,2022年8月5日访问。
[18] Charles Murray, “The Coming White Underclass”, AEI, 1993,
https://www.aei.org/articles/the-coming-white-underclass/,2022年8月5日访问.
[19] 具体可见:Nicholas Kristof, “The White Underclass”, The New York Times, 2012,
https://www.nytimes.com/2012/02/09/opinion/kristof-the-decline-of-white-workers.html; Richard C. Longworth, “The New White Underclass”, United States Studies Centre, 2013,
https://www.ussc.edu.au/analysis/the-new-white-underclass; Tex Sample, “’Laughing at What I Love’: Notes on White Working-Class America”, Reflections, 2013,
https://reflections.yale.edu/article/future-race/laughing-what-i-love-notes-white-working-class-america等分析,2022年8月5日访问。
[20] Hans A. von Spakovsky, Grant Strobl, “What the Media won’t Tell You About Illegal Immigration and Criminal Activity”,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17,
https://www.heritage.org/immigration/commentary/what-the-media-wont-tell-you-about-illegal-immigration-and-criminal-activity,2022年8月5日访问。
[21] Tim Groseclose, Jeffery Milyo, “A Measure of Media Bia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20, No.4, p.1191.
[22] 林红:《美国右翼民粹主义浪潮中的白人身份政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第63页。
[23] TIME Staff, “Here's Donald Trump's Presidential Announcement Speech”, TIME, 2015,
https://time.com/3923128/donald-trump-announcement-speech/, 2022年8月21日访问。
[24] 刁大明:《“特朗普现象”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4期,第31-34页。
[25] 刁大明:《试析美国共和党的特朗普化》,《现代国际关系》,2018年第10期,第34页。
[26] Norm Ornstein, “The Eight Causes of Trumpism”, The Atlantic, 2016,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6/01/the-eight-causes-of-trumpism/422427/, 2022年8月21日访问。
[27] 刁大明:《试析美国共和党的特朗普化》,第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