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昊:美英澳联盟将让欧盟从“战略觉醒”走向“战略清醒”

2021-09-26

孙成昊: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近期,美国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结成新的三国联盟(AUKUS),美英将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技术,这一决定显然激怒了法国和欧盟。从经济层面看,澳大利亚背信弃义,选择了美英而抛弃了法国,让法国损失惨重,法国自然怒不可遏。从战略层面看,这种绕过法国、欧盟的决定让欧盟再次感受到自己在部分领域已成为美国可有可无的盟友。欧洲一些战略界人士认为,拜登执政下的美国正回归“特朗普时代”,甚至有人表示,拜登就是“披着羊皮的特朗普”。

微信图片_20210927084740.jpg

这一新的三边安全联盟似乎让拜登政府与欧洲的“蜜月期”戛然而止。拜登上任时宣称“美国回来了”并承诺重塑跨大西洋同盟。现在看来,如果把拜登执政前四年美欧同盟的种种问题都归结于“特朗普冲击波”,可能有失偏颇。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确实破坏了跨大西洋同盟的团结,包括对欧洲发起关税战、催逼欧洲成员国提升北约军费、通过“退群废约”掣肘欧洲在全球治理上取得进展等。

然而,欧洲战略界误以为“美国优先”只是昙花一现,当拜登取代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一切会回归正常。如果阿富汗撤军是拜登对欧盟的第一次冲击,那么这次的三国联盟就是第二次冲击。在这一背景之下,欧美关系回暖态势遭受重大挫折。

第一,阿富汗行动是北约历史上唯一一次启动共同防御条款,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对阿富汗投入很大,对欧洲具有重要意义,而与澳大利亚的潜艇协议对法国至关重要,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却遭到美澳联手蒙蔽,法国和欧盟的反应才会如此强烈。

第二,美国撤军和组建美英澳联盟都反映了美国在相对国力衰落、国内分裂加剧的前提下,自顾性增强,对欧洲盟友的让利空间不断收窄,这也预示着在美欧经贸、科技等其他领域的矛盾中美国也难以做出实质性让步。

第三,美国撤军将阿富汗乱局抛在身后,建立美英澳联盟则不惜牺牲欧盟成员国利益,这凸显了美国现实主义外交的冷酷一面,民主自由价值观和美欧政策协调只是选择性工具,两次事件将削弱美国在欧洲的信誉,增加欧盟对支持美国全球战略的顾虑。

在连续两次冲击下,欧盟正经历拜登任内的“战略清醒”。特朗普任内,欧盟已经实现了谋求“战略自主”的“战略觉醒”,但对形势认知还不够清醒。彼时,欧洲曾开启一场关于欧美关系的大辩论,主题之一就是“特朗普现象”究竟是一时的还是长期的,但未有定论。

如今,欧盟战略界更加清醒,因为问题不只出在特朗普身上,而是与整个美国内外政策调整有关。美国将欧洲视为可以按指令行事的“工具人”,并不尊重欧洲利益,而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对欧洲的尊重进一步缩水。欧盟明显感受到自己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已不会扮演关键角色,相比之下,英国、澳大利亚甚至印度、日本似乎都比欧盟更受重视。

短期看,这似乎重新激发欧洲对美国的质疑。但从长期看,欧洲的“战略自主”不仅强调自主于美国,还希望欧洲能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更大程度发挥欧洲的自主能动性。因此,阿富汗撤军以及美英澳联盟这两个事件绝不意味着欧洲介入印太受阻,相反,保持“战略清醒”的欧洲可能会继续加大介入印太的力度,而印太局势也将由此变得更为严峻复杂。

文章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微天下


上一篇:宋效军 余翔: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对市场影响大吗?

下一篇:赵可金:美国“实力外交观”为何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