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动态 | 总第51期

2020-04-13

1、 约瑟夫·奈称美两国应保持“合作式竞争”。疫情使本就紧张的美中关系雪上加霜,两国在疫情中的表现都难以令人满意。美国的疫情应对同样显得笨拙慌张:特朗普上任后解散了国安委流行病小组,削减了用于世卫组织的拨款;在疫情暴发后,美政府先否认疫情的严重性,后又将责任归结于“中国病毒”。美中缺乏合作令全球难以形成有效的国际应对机制。除了疫情应对,特朗普政府面临更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制定与执行对华战略。信息革命与全球化已经改变了世界运转的方式,美中贸易战与经济脱钩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疫情与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也无法用单边主义方法解决。首先,美国虽然在传统大国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也不能任性妄为,应通过与盟友密切合作,对中国开展有效竞争。其次,美中两国在竞争的同时,也需要在全球共同利益方面进行合作,建立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在当下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美中首先应停止舆论战,就应对疫情进行合作并为疫情反复暴发做好准备。此外,无论是出于利他还是自保,美中都应当共同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在疫情中度过难关。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4月3日发表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上的文章,《为何疫情会使美中关系雪上加霜》。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why-coronavirus-making-us-china-relations-worse-139457


2、关键技术领域自给自足是国家安全问题。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法解决美中经济分歧,特朗普政府仍不断寻求在经济与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特朗普政府在寻求经济脱钩过程中主要有三重途径:第一,通过不断增加关税使双边贸易萎缩;第二,实施投资限制与出口管制,严控技术转让;第三,使用《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案》对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进行威胁。美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在现实中与中国经济脱钩并重新塑造全球供应链。随着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与供应链将会陷入两难的困境。虽然特朗普的遏制经济政策效果有限,但是这些政策迎合了美中逐渐脱钩的大趋势。

——新美国安全中心助理研究员与能源政策独立分析人士撒加托姆·萨哈4月1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全球供应链、经济脱钩与美中关系:美国视角》。

https://www.cnas.org/publications/commentary/global-supply-chains-economic-decoupling-and-u-s-china-relations-part-1-the-view-from-the-united-states


3、特朗普对华政策最符合美国利益。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一直受到各界批判质疑;疫情暴发后,特朗普继续在国内外受到“阻碍多边合作与控制疫情不力”的批评。事实上,与这些批评声音相反,新冠肺炎疫情恰恰凸显出世界是个角力场的无情事实,在其中诸如中国这样的有力竞争对手随时准备占据有利地位,国际机构的协调能力有限,国家才是实施有效行动不可替代的单元。美国政府需要停止对中国的幻想,认清中国政府的现实。目前,需要与中国进行有效竞争,是美国两党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另一方面,特朗普强调美国利益也引发了国内关于全球化代价的激烈讨论。数年来,反对全球化被批判为孤立主义与“背离历史潮流”,但此次疫情让人们看清一个事实:经济联系并不是在一个地缘政治竞争的真空中发生的。在疫情中依赖中国生产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供给凸显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风险。美国不应将公民健康交给中国,更不应让中国政府控制信息基础设施与敏感个人数据。总而言之,“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美国孤立”,美国政府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修正前几届美国政府过度全球化的举措。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总统前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纳迪亚·沙德罗4月5日发表在《大西洋月刊》网站上的文章,《应考虑这种可能: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是正确的》。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0/04/consider-possibility-trump-right-china/609493/


4、美国不会因疫情改变遏制中国战略。未来将在四个具体竞争领域加倍下注。遏制中国已被纳入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议程,疫情暴发之前,美国国会就已经在起草惩罚中国的法案,现在也不应期待美国战略因新冠病毒发生重大转变。美国政府不认为中国是一个关乎生存的威胁,也不会选择采取与北京“硬核”脱钩等极端政策,那样会把世界分裂为美国阵营和中国阵营。今年美国议员将重点忙于竞选活动和更多刺激经济复苏的立法讨论,“敲打”中国不得不等待时日。但预计未来美国将在以下四个具体的领域加倍下注同中国竞争:在西欧,着力加强跨大西洋关系,抵消中国的分化活动;在亚洲,敲定美国的印太重要伙伴关系,其中“四国联盟+”框架是将合作推向下一个高度的重要工具;在非洲,对抗中国影响力,借以支持大中东和欧洲两个重要战略地区稳定与和平;在国际组织中,抵制中国的渗透,削弱国际组织服务于中国的能力。

——美国传统基金会副主席詹姆斯·卡拉法诺4月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上的文章,《美国的冠状病毒疫情后中国综合征》。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americas-post-coronavirus-china-syndrome%C2%A0-139722


5、美学者认为中国想利用疫情“统治世界”。疫情是一场全球灾难,但对于控制住国内疫情的中国来说,是一次扭转历史潮流的难得战略机遇。西方政治系统是以常规生活来构建的,而中国社会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革命社会。因此,西方社会不具备北京那样能够快速动员国民统一行动的能力。目前中国正通过三种途径谋求在疫情中改变全球秩序:第一,拿中国目前较为有序的状态与世界其他地区作比较。虽然无法保证中国的疫情数据属实,但在短时间内从疫情中回归正常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美国没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将会严重受损。第二,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陷入工厂停产的状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已经快速恢复生产。且与此前大部分分析人士的预测相反,中国3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月的35.7%快速提升至52%,这说明制造业已经充分恢复了活力。第三,不排除在极端情况下,一些重要西方国家的经济会崩溃。中国此时可以趁机提供援助并重塑国家形象。如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建立世界秩序的开端一般,中国也将有机会创造对自身有利的秩序。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布鲁诺·马卡斯4月3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中国想利用疫情统治世界》。

https://www.hudson.org/research/15888-china-wants-to-use-the-coronavirus-to-take-over-the-world


6、美国需有更大的对华战略。以往的美国对华战略强调“竞争性共存”,如今这一战略已无法遏制中国崛起,美国必须提出一项新的对华战略。美国应当承认并适应中国在全球秩序中的崛起,但应“有度”。目前美国大战略令人担忧的原因如下:首先,这些概念目光短浅地一味着眼于中国,而忽视俄罗斯、朝鲜、伊朗和暴力极端分子。其次,“竞争性共存”的二元性认可一个重要的亚洲文化元素——阴阳论,这会导致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共识并与中国结盟。美国需要采取主动策略,而不是在战略上跟着中国亦步亦趋。第三,美国的人力物力有限,这就要求实行一种比较有整体性的全球战略,政策不能局限于中国。

新的战略方案应采用“包围”策略。“包围”是对美国在全球秩序中所处地位的重申,它基于三个原则:以价值观为基础;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力由全社会一道做出反应;可供美国的伙伴、盟友和志同道合的国家仿效。“包围”不是“一刀切”的零和战略,而是具有可塑性,可以根据全球各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类似于隔绝的方法很可能会有利;在另外一些情形下,包括“竞争性共存”的其他提议或许会恰到好处,比如接受风险和摩擦来重新评估中国的举动,或者在有争议地区保持定力来扰乱中国的主导地位。

——美国军事分析师威尔逊·沃恩迪克3月1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上的文章,《美国必须要有更大的对华战略》。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america-must-have-grander-strategy-china-133677


7、G20并未传递出合作抗疫的积极信号。首先,各国领导人承诺采取一切有必要的措施对抗疫情、提振经济与为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但此声明缺乏具体建议,也并未指明几个经济大国应该从何种程度来跟进应对疫情的国际措施,只是重述并采纳了各国政府与央行已经采取的财政与预算政策。其次,虽然据称G20计划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但这一数额仅是各成员国已制定计划的总和,并未产生新的计划。第三,声明中关于贸易的条款并无太多新内容,反而附加了一些条件,例如“需与我国公民的需求相一致”,这句实际上就是让成员国免除违背承诺的决定;相关条款还允许各国就医疗物资、食品与其他重要物资进行出口限制。此外,声明中并不包含关于削减关税与减少贸易壁垒的承诺。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所发布的声明不同,此次20国集团峰会声明并未传达关于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此次峰会成果有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美中两个最大成员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无法形成有力的国际应对措施。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副总裁马修·古德曼、高级研究员史蒂芬妮·西加尔、高级顾问马克·舒博尔3月27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评估G20虚拟峰会》。

https://www.csis.org/analysis/assessing-g20-virtual-summit


8、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李认为,美国需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并争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与中国的话语较量。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处置不当导致新冠肺炎在全球扩散,但现在中国却展开了“洗白”自身形象并抹黑美国的舆论战,美国国内也有部分知名智库人士附和中国政府的言论,进一步将疫情扩散归结为特朗普政府的错误所致。类似言论大概有两个假设:第一,中国赢得舆论战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中采取了坚决而有效的措施;第二,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中反应迟缓,疫情形势恶化暴露了美国体制的脆弱性。这些言论并不具有建设性,对应对疫情也并无助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言论忽略一个重要事实,疫情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是因为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的拖延与掩盖。根据模型推算,如果北京的应对措施能够提前一周、两周或三周,疫情规模将降低66%、86%或95%。特朗普政府高级成员屡屡在外交场合使用“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就是在强调这一事实。而美国不少新闻媒体则与中国政府一道批评如此说法是煽动种族主义。中国政府急于抹去“武汉病毒”一类的表达方式有深层地缘政治原因。疫情在全球暴发暴露了中国政府体制的重大缺陷,而不是如中国共产党所宣传的“具有优越性”并“将最终取得胜利”。北京的叙述暗示美国已经失去了领导全球的能力,而中国引领世界才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不符合现实的,美国仍是全球领袖,比中国具有体量更大并更有创新活力的经济。美国在全球的盟友、伙伴体系也是远超中国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在疫情中向一些欧盟国家提供的帮助,导致这些国家对北京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印象。但整体上看,欧盟国家在看待这件事时更倾向于认为是欧盟不团结的结果,而并非美国领导失败造成的。综上,如果美国没有意识到正在与中国进行话语较量,则必将输掉这场竞争。如果美国继续损贬自身实力,会使美国国民与盟友失去信心,最终输掉与中国的大国竞争。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李3月24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中国在疫情中展开有损美国全球地位舆论战,美国须还手》。

https://www.hudson.org/research/15853-combating-china-s-covid-19-propaganda-offensive-to-undermine-the-united-states-on-the-global-stage


9、 G20国家需以多边主义应对疫情。G20由最大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组成,占全世界GDP的90%,且未设秘书处所以形式非常灵活,是目前最合适商议对抗疫情,协调国际合作的框架。G20应当像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挺身而出,为控制疫情、提振经济与重建信心贡献力量。苏巴奇建议G20组织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领导人应当坚持“虚拟化”会议,取消不必要的聚集,为全世界树立好“保持社交距离”的榜样;第二,G20应当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世卫组织监控突发疫情与做好医疗资源协调分配工作;第三,G20组织应当像给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经合组织正式席位一样,在会议中给予世卫组织正式席位;第四,G20成员国应当为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疫情做好准备;第五,G20应当准备好一揽子应急计划,为全球经济万一出现全面崩溃做好准备。综上所述,面对凶险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目前国际社会充满了空洞宣言和相互抹黑,各国领导人应当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G20应当勇于作为,协调国际合作,防止最坏的可能发展为现实。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保拉·苏巴奇3月20日发表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上的文章,《G20必须做的事》。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g20-covid19-global-response-by-paola-subacchi-2020-03?a_la=english&a_d=5e74d92dc7fdb940f4bd1514&a_m=&a_a=click&a_s=&a_p=homepage&a_li=g20-covid19-global-response-by-paola-subacchi-2020-03&a_pa=curated&a_ps=&a_ms=&a_r=


10、欧洲各国须在欧盟层级进行多边合作应对疫情。在疫情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为了控制局面采取了多项应急措施,引发一定担忧:首先,布鲁塞尔方面担忧,各成员国利用此次机会走向权威统治,动摇欧盟共有的基本价值观。其次,边境问题讨论是另一个被疫情激化的领域。一直以来,开放边境都是欧盟团结的象征之一;如今,欧盟成员国却纷纷关闭了边境。第三,法国与德国在3月中旬决定暂停向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出口医疗物资,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利益至上”的逻辑;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国家的帮助也似乎表明,在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是中国的慷慨而非欧盟的团结。目前危机刚刚开始,欧盟与成员国需要向世界证明,欧盟内部合作与国际合作并不是自由主义精英不切实际的梦想,而是各国政府安然度过危机的有效途径。根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近期民调结果显示,欧洲公民仍然期待欧盟机构在保护其生命与安全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委员会需要在接下来几周内制定一份后疫情时期欧洲行动方案,还需要证明其他应对疫情与恢复经济手段的作用。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主任杰里米·夏皮罗、高级研究员安东尼·德沃金、研究主任苏西·丹尼森3月27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共度疫情难关:应对流行病的欧洲与全球方案》。

https://www.ecfr.eu/article/commentary_pulling_through_the_coronavirus_together_european_and_internatio


11、中巴经济走廊影响南亚力量平衡。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设计最为复杂,发展最为迅速的项目,对南亚的力量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一个提升经济效应的项目,北京还以通过此项目将战略影响从南海扩大至印度洋与阿拉伯海。中国可能将在吉沃尼建立第二个军事基地,这显然反映出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安全合作正在逐渐扩大。这一项目对地区国家以及现存的安全框架都将产生重要的地缘政治与战略意义。中巴经济走廊分为几个阶段,聚焦于道路建设与能源生产的第一阶段已于2019年结束。聚焦于将巴基斯坦经济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将面临困难与挑战:一,目前普通民众逐渐对中巴经济走廊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满,要求重新与中国就这一项目进行谈判;二,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将对项目的批判贴上“与巴基斯坦为敌”的标签,这反而可能招致巴基斯坦社会更广泛的反感与抵制;三,市场扭曲、金融风险、难以纠正的腐败、对耕地的破坏等都使得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项目难以一帆风顺;四,中巴不断扩大合作使政府的监控能力显著提升;五,中巴两国的国家通讯社签订了新的谅解备忘录,外界担心这可能会带来巴基斯坦媒体自由进一步被侵蚀。

——德国海德堡大学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齐格弗里德·伍尔夫3月18日发表在东亚论坛网站上的文章,《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巴关系未来发展》。

https://www.eastasiaforum.org/2020/03/18/cpec-and-the-future-of-china-pakistan-ties/


12、 美大选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俄美关系。俄罗斯在过去过于关注美国,现在应该转为关注国内事务,并与中国保持友好且平衡的关系。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与俄罗斯重塑关系、共同协商防扩散与反恐等安全问题是明智的选择,但由于其国内政界依然存在反俄势力,如此协作将被视为对俄罗斯作出让步,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大选无法从本质上改变美俄关系,但不同选举结果可能会对这一关系产生不同影响。如果特朗普以较大优势赢得选举,他将在第二任期无需顾虑民主党人的情况下推进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俄政策。如果民主党人胜选,那么美国将无法指责是俄罗斯干涉选举的结果。美俄关系目前仍保持对抗状态,但与冷战时期的对抗已全然不同,不再是生存性的竞争,而是利益冲突。美国当前实力下降,在外交政策上呈现撤退趋势。俄罗斯可利用美国撤退留下的权力真空更多地参与地区事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求与美国合作。此外,目前美俄竞争强度与重要程度都低于美中竞争,但这一局势能为俄罗斯带来的战略机遇微乎其微。此外,美中激烈竞争还将会给俄罗斯带来一定挑战,因为如果世界重新回到两极态势,俄罗斯很可能会沦为中国的从属国家。如何防止这种可能性,也是俄罗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4月2日发表在该机构网站上的文章,《美国大选与俄美关系》。

https://carnegie.ru/2020/04/02/u.s.-elections-and-russia-u.s.-relations-pub-81428


上一篇:疫情海外信息专报35

下一篇:疫情海外信息专报 34